小鼠股骨诱导膜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943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鼠股骨诱导膜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小鼠麻醉,在股骨内形成固定骨水泥占位器的钉道,随后在股骨中段处制造骨缺损;2)将带有通道的骨水泥占位器植入在骨缺损处,股骨髓内钉固定股骨;3)四周后收获诱导膜组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小鼠股骨诱导膜模型,诱导膜形成良好,组织学证实其为小鼠诱导膜组织,可以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和重复性,为统一评价标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ouse femur induced membrane mode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mouse femoral inducing membrane mode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anaesthetizing the mouse, forming a nail channel for fixing a bone cement occupier in the femur, then making a bone defect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emur; 2) implanting a bone cement occupier with a channel into the bone defect, and fixing the femur with a 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 After four weeks, the membrane tissue was induced by harvest. The mouse femoral inducing membrane model constructed by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inducing membrane formation, and is confirmed by histology as mouse inducing membrane tissue, which can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of the test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unified evaluation criter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鼠股骨诱导膜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小鼠股骨诱导膜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高能量创伤常常会引起复杂的四肢损伤和较大节段的骨缺损。在骨缺损重建治疗方面,近年来,诱导膜技术深受医学界的重视。诱导膜技术又称Masquelet技术,主要方法是一期行骨水泥填充缺损,二期去除骨水泥,在骨水泥周围形成的诱导膜包壳中植入自体松质骨。大量临床数据表明,Masquelet技术在提高骨缺损重建治疗方面确有疗效。近年来,学者们对Masquelet技术进行了相关机制研究,不同种类的动物实验模型也有报道。然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标准的小鼠骨缺损诱导膜模型。目前,诱导膜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上大段骨缺损的治疗。然而,关于诱导膜如何促进成骨相关机制以及免疫系统发挥的作用却很少有学者深入研究。作为一种模型生物,小鼠被广泛用于骨骼相关研究。然而在大段骨缺损模型中,以小鼠做模型动物的甚少。这其中存在着实验材料不易制作、显微操作技术困难、实验动物死亡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鼠股骨诱导膜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构建的小鼠股骨诱导膜模型,诱导膜形成良好,组织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鼠股骨诱导膜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小鼠麻醉,在股骨内形成与固定占位器的内通道连通的钉道,随后在股骨中段处制造骨缺损;2)将占位器植入在骨缺损处,用股骨髓内钉与股骨固定;3)四周后获取诱导膜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鼠股骨诱导膜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小鼠麻醉,在股骨内形成与固定占位器的内通道连通的钉道,随后在股骨中段处制造骨缺损;2)将占位器植入在骨缺损处,用股骨髓内钉与股骨固定;3)四周后获取诱导膜组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骨缺损的长度为2.5-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在股骨内形成通道的方法是,沿股骨外侧白线钝性分离周围肌肉及软组织,显露股骨中下段,用穿刺针,经皮选取股骨髁间为入针点,穿透股骨远端皮质骨后到达股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