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怡锡专利>正文

穴井式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935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9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穴井式灌溉系统,包含:一穴井与一水位控制器或供水瓶所组成,穴井包括有盛水槽(不透水容器)、输水管线、支架暨水位观测井及浮标;水位控制器具有进水阀、承接管、开关阀及浮体,承接管连接至输水管线,承接管内部容置一位置高于出水口的浮体,该浮体连结并控制开关该进水阀;可选用的供水瓶由水瓶、活动式直管部及高度调整器组成,直接倒置于穴井的支架暨水位观测井,利用压控原理自动供水,可与水位控制器共用或相互替代。如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凭借渗透力与连通管原理,将穴井埋设于土里,在盛水槽内的水面高不超过其开口下,水会由底部向上渗透,当渗透水面超越盛水槽开口时,水对外部土壤执行浇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穴井式灌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穴井式灌溉系统,尤指一种凭借水位控制器的浮体或供水瓶的位置升降调整,控制盛水槽内部的水面位置;而凭借水位升降,令浮体控制进水阀的启闭或供水瓶压力失衡自动供水,维持盛水槽内部的水位高度,使无须通过电力即可控制穴井对外部土壤灌溉的渗流量,凭借可依植物所需而给予适当的渗水量,以全天候进行自动浇灌,令水分渗透于穴井外部以浇灌于大面积的栽种地、单一或复数盆栽的植物,进而达到节水节能的功效。
技术介绍
种植是指通过施肥、浇水、除草等方式以培育植物者,其产品涵盖于粮食、蔬果、草药、经济作物及观赏植物等;其中,灌溉是以雨水以外的水源以进行种植。而最为普遍的灌溉方式,是以容器装盛水,而以人工方式直接浇灌于土壤,或直接安装洒水器或灌溉系统以通过接设于供水系统而以自动方式或人工方式进行浇灌者;然而,通过容器进行浇灌者,其供水量无法精确控制,且由于植物生长所需的水量并不相同,故若未能依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而予以浇灌水分者,将极易导致水量过多或过少而致植物枯萎,再者,若于所需浇灌的面积过广,或盆栽数量过多时,将导致需消耗诸多的人力及时间成本;而以洒水器或灌溉系统进行浇灌者,其制程的成本较高,且仅能针对大面积的栽种地进行灌溉,并难以适用于室内或室外盆栽,尤以住家环境为更甚者,且若用于盆栽,将极易导致水分散出于盆栽的外浪费水资源,且易导致环境脏乱以及蚊虫的孳生。故现有提供一种概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第M479004号的「具结水功能的自动给水花盆」,其也同案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告第CN203788787U号),其即如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所创作,主要凭借供水瓶倒置,并凭借输水管将水输送至相异的盆栽,进而达致大面积栽种的目的;然而,中国台湾M479004一案的供水瓶所容纳的水量有限,若用于大面积或多盆栽的栽种,则水量消耗的速度极快,导致无法长时间自动给水,令使用者须持续于供水瓶内补给水分,此仍将导致人力及时间成本的消耗,且也造成使用者极大的困扰。有鉴于此,吾等专利技术人乃潜心进一步研究植物的灌溉,并着手进行研发及改良,期以一较佳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且在经过不断试验及修改后而有本专利技术的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容器进行浇灌者,不易进行水量的控制,易导致植物枯萎,且进行大面积在重地及较多数盆栽的浇灌时,需消耗诸多人力及时间成本;而通过洒水器或灌溉系统进行浇灌者,其制造成本高昂,且难以适用于室内或室外的盆栽者;而中国台湾M479004一案的供水瓶所容纳的水量有限,难以确实适用于大面积或多盆栽的栽种。为达致以上目的,吾等专利技术人提供一种穴井式灌溉系统,其包含:一穴井及一水位控制器与供水瓶,该穴井包括有盛水槽(不透水容器)、输水管线、支架暨水位观测井及浮标,该水位控制器则具有一进水阀及一承接管,该进水阀一端设有一进水端,另一端设有一连通该进水端的导水管;该承接管连通于该导水管,且该承接管设有一出水口;该盛水槽底部设有该输水管线,该盛水槽的输水管线对应连通该出水口,该输水管线对应连通设置该支架暨水位观测井及至少一连通该盛水槽的通孔,且至少其一所述支架暨水位观测井设有该浮标;该承接管内部容置一位置高于出水口的浮体,该浮体连结并控制开关该进水阀;凭借之,该浮体是在承接管的水位高于一定高度时关闭进水阀,而于水位低于一定高度时开启该进水阀进水,以通过连通管原理维持盛水槽内的水面高度;而凭借调整浮体的高度,以凭借连通管原理控制盛水槽内的水面位置;该供水瓶包含水瓶、活动式直管部及高度调整器,可直接倒置于穴井的支架暨水位观测井,利用压控原理自动供水,可与水位控制器共用或相互替代。据上所述的穴井式灌溉系统,其中,该进水阀内部的进水端处更设有一对应进水端的止水塞,且该进水阀穿设有一对应止水塞的制动件;而进水阀于该制动件一端设有一枢转部,该枢转部设有一对应于制动件的抵掣件,该抵掣件对应调整于该枢转部,且该浮体连结于该枢转部,以于浮体朝浮力方向移动时令枢转部枢转带动抵掣件以抵顶该制动件,令制动件抵掣该止水塞,使止水塞塞止于进水端,进而控制盛水槽的水面高度。据上所述的穴井式灌溉系统,其中,该支架暨水位观测井侧壁设有多个槽孔,且未设有浮标的所述支架暨水位观测井顶部更盖设有防尘件。据上所述的穴井式灌溉系统,更包含至少一容器,且至少一所述容器容置有至少其一该盛水槽,且该出水口穿设于所述容器。据上所述的穴井式灌溉系统,包含复数该盛水槽及至少一容器,至少其一该盛水槽的输水管线对应连通该出水口,其余该盛水槽的输水管线间分别凭借一连管相互连通者,且至少一所述容器容置有至少其一该盛水槽,且该连管及出水口穿设于所述容器。据上所述的穴井式灌溉系统,其中,其一所述容器更设有一透明管件,该透明管件对应连通于至少其一所述输水管线,且该透明管件的长度及位置对应于该承接管及浮体。据上所述的穴井式灌溉系统,其中,该进水阀更设有一出水端,该出水端对应组设并调节于该导水管内的高度,进而调整该水位控制器及浮体的高度者,且该导水管外缘于对应出水端的位置处更设有一紧固件。据上所述的穴井式灌溉系统,其中,该浮体更设有一连杆,该连杆连结于该枢转部;承接管顶端设有未密封的一防尘盖,且该连杆穿设于该防尘盖。据上所述的穴井式灌溉系统,其中,该连杆相对于浮体一端更设有一螺纹段,该枢转部设有一对应该螺纹段的锁合孔,以令连杆的螺纹段锁固于锁合孔的位置而调整浮体的高度。据上所述的穴井式灌溉系统,其中,该进水端连结一供水装置,且该进水端与该供水装置间更设有一降压装置。是由上述说明及设置,显见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下列数项优点及功效,兹逐一详述如下:1.本专利技术系将穴井埋入土壤中,并以水管与水位控制器连接,且凭借浮体及进水阀的设置,并依据连通管原理,盛水槽内的水位与承接管内的水位近乎一致,凭借水位控制器的升降以调整浮体的高度,进而可控制盛水槽内的水面位置,调整穴井内水面与盛水槽开口的距离;因此,于降低水位控制器及其浮体的高度,使水面与盛水槽开口的距离较远时,由于液体于渗透力与重力的交互作用下,抵达盛水槽开口较为不易,故对盛水槽外浇灌的渗流量降低;反之,若升高水位控制器及其浮体的高度,将使穴井水位高度升高,令水面与盛水槽开口的距离较近,因此液体可轻易渗透至盛水槽外部,进而提升对外浇灌的渗流量;且浮体是在水位高于一定高度时,令浮体上升而间接抵掣该止水塞,以停止进水而关闭进水阀,而于水位低于一定高度时,止水塞系不塞止于进水端而开启该进水阀进水,进而机械式的自动维持穴井的水面高度,如此反复,显见本专利技术无须通过电力即可控制穴井对外部土壤灌溉的渗流量,凭借可依植物所需而给予适当的渗水量,以全天候进行自动浇灌,进而达致环保、节水节能以及降低人力成本的功效,而不导致因水分过多或过少而使植物枯萎,且出水口是在土壤内供水,故水分较不易于蒸散,且植物根部可直接吸收水分,以达致省水、利于植物生长以及对于植物灌溉管理的方便性。2.本专利技术不仅可适用于单一盆栽,也可通过连管及盛水槽无限延伸串联,以适用于复数盆栽或大面积的栽种地,且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成本较低,凭借可大幅减少金钱成本,以及灌溉时的时间及人力成本。3.本专利技术凭借透明管件或支架暨水位观测井及浮标的设置,并利用连通管的原理,凭借可易于观察承接管及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穴井式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穴井、一水位控制器与供水瓶,该穴井包括有盛水槽、输水管线、支架暨水位观测井及浮标,该盛水槽是不透水容器,该水位控制器则具有一进水阀及一承接管,该进水阀一端设有一进水端,另一端设有一连通该进水端的导水管;该承接管连通于该导水管,且该承接管设有一出水口;该盛水槽底部设有该输水管线,该盛水槽的输水管线对应连通该出水口,该输水管线对应连通设置该支架暨水位观测井及至少一连通该盛水槽的通孔,且至少其一所述支架暨水位观测井设有该浮标;该承接管内部容置一位置高于出水口的浮体,该浮体连结并控制开关该进水阀;该进水阀内部的进水端处还设有一对应进水端的止水塞,且该进水阀穿设有一对应止水塞的制动件;而进水阀在该制动件一端设有一枢转部,该枢转部设有一对应于制动件的抵掣件,该抵掣件对应调整于该枢转部,且该浮体连结于该枢转部;该浮体还设有一连杆,该连杆连结于该枢转部;该连杆相对于浮体一端还设有一螺纹段,该枢转部设有一对应该螺纹段的锁合孔,以令连杆的螺纹段锁固于锁合孔的位置而调整浮体的高度;该支架暨水位观测井侧壁设有多个槽孔;该浮体是在承接管的水位高于一定高度时关闭进水阀,而在水位低于一定高度时开启该进水阀进水,以在浮体朝浮力方向移动时令枢转部枢转带动抵掣件以抵顶该制动件,令制动件抵掣该止水塞,使止水塞塞止于进水端,进而通过连通管原理维持盛水槽内的水面高度;而凭借调整浮体的高度,以凭借连通管原理控制盛水槽内的水面位置;该供水瓶包含水瓶、活动式直管部及高度调整器,能够直接倒置于穴井的支架暨水位观测井,利用压控原理自动供水,能够与水位控制器共用或相互替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井式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穴井、一水位控制器与供水瓶,该穴井包括有盛水槽、输水管线、支架暨水位观测井及浮标,该盛水槽是不透水容器,该水位控制器则具有一进水阀及一承接管,该进水阀一端设有一进水端,另一端设有一连通该进水端的导水管;该承接管连通于该导水管,且该承接管设有一出水口;该盛水槽底部设有该输水管线,该盛水槽的输水管线对应连通该出水口,该输水管线对应连通设置该支架暨水位观测井及至少一连通该盛水槽的通孔,且至少其一所述支架暨水位观测井设有该浮标;该承接管内部容置一位置高于出水口的浮体,该浮体连结并控制开关该进水阀;该进水阀内部的进水端处还设有一对应进水端的止水塞,且该进水阀穿设有一对应止水塞的制动件;而进水阀在该制动件一端设有一枢转部,该枢转部设有一对应于制动件的抵掣件,该抵掣件对应调整于该枢转部,且该浮体连结于该枢转部;该浮体还设有一连杆,该连杆连结于该枢转部;该连杆相对于浮体一端还设有一螺纹段,该枢转部设有一对应该螺纹段的锁合孔,以令连杆的螺纹段锁固于锁合孔的位置而调整浮体的高度;该支架暨水位观测井侧壁设有多个槽孔;该浮体是在承接管的水位高于一定高度时关闭进水阀,而在水位低于一定高度时开启该进水阀进水,以在浮体朝浮力方向移动时令枢转部枢转带动抵掣件以抵顶该制动件,令制动件抵掣该止水塞,使止水塞塞止于进水端,进而通过连通管原理维持盛水槽内的水面高度;而凭借调整浮体的高度,以凭借连通管原理控制盛水槽内的水面位置;该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怡锡
申请(专利权)人:李怡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