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技术属于隔离墙,特别是置于水中将两侧水体分开、用来治理污染的拦板。《技术背景》目前,治理湖泊污染的方法有多种,都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并且当水体置换速度很慢时,都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与各种方法相应所使用的装置结构复杂,耗资也很巨大,且使用麻烦。如,物理处理法的设施就需要占地很多的沉降池、输送设备、分离设备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理水体污染的分隔水墙拦板,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用于治理污染时的成本很低。解决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弯折起来的柔性拦板的两侧端连接浮筒,利用水的自身重力将柔性挡板的中部沉入湖底,形成一个横截面为U型的隔断墙体。采用柔性的拦板,在柔性拦板的两侧端连接浮筒,形成一个直立于湖水中,上部高于水面,下部紧贴湖底的,横截面类似U型的、中间注满水的水墙。水墙上端连接浮筒,下端在水墙中的水体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紧贴湖底,不易移动,并有抗风浪的能力。串联在一起的浮筒在水面上形成屏障,阻隔水体表层漂浮物在两个区隔开的水体中流动。依次将一系列这样的水墙拦板首尾相连,形成隔离的水域。水墙拦板上连接着定位锚,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体分隔水墙拦板,其特征是在柔性拦板的两侧端连接浮筒,中部沉在水底,形成一个横截面为U型的、位于水中的柔性墙体。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