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锦文专利>正文

一种浮筒沉水浮油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8661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筒沉水浮油吸收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主体、控制箱、控制面板、浮油排出口、吸油口、导管、吸油泵、透光度感应气泵调节机构,吸油口贯穿于装置主体、控制箱的内部空腔右下部且其贯穿出控制箱的外部,吸油泵固定连接于装置主体的内部空腔中上处且其与浮油排出口、导管之间呈机械连接状态,透光度感应气泵调节机构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控制箱的内部空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对流经设备吸油口的液体的透光率进行实时感应并据以对空气泵的泵气功率进行调节,确保了空气泵的工作功率能够满足实际浮油吸收工作的需要,保证了设备的浮油吸收效率及质量,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能。

Floating oil absorption device for float o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oat sinking water and floating oil absorp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a control box, a control panel, an oil slick discharge port, an oil suction port, a conduit, an oil suction pump, and a photometric induction pump regulating mechanism. The oil suction port runs through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ontrol box, the lower right part and the outer part of the control box. The oil suction pump is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and is mechan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oil slick outlet and the conduit. The light transmission induction pump regulating mechanism is movably connected 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and the control box. The invention can carry out real-time transmission of the liquid flowing through the oil suction port of the device. Induc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pump air power of the air pump to adjust to ensure that the working power of the air pump to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oil slick absorption,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oil slick absorption equipmen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actical performance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筒沉水浮油吸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油吸收装置制造
,尤其是一种浮筒沉水浮油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循环水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漏油及对润滑脂的冲刷必将把大量的油污带入循环水系统,长期漂浮在液面上,对水质造成污染,依靠人工清理较困难,劳动强度大。一次沉淀池水面的浮油较多影响水质,需要收集,而传统的浮油回收装置,如油带式浮油回收机、钢带式浮油回收、圆盘式刮油机等均不能进行扬程高、潮气大的一次池等深井水面的浮油收集工作,需要一种调试、使用方便的浮筒沉水浮油吸收装置。但是,现有技术在对液面上漂浮的油污进行吸收的操作过程中,虽然调试、使用方便,但是无法对对流经设备吸油口的液体的透光率进行实时感应并据以对空气泵的泵气功率进行调节,可能导致空气泵的工作功率无法满足实际浮油吸收工作的需要,对设备的浮油吸收效率及质量均产生影响,实用性能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浮筒沉水浮油吸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液面上漂浮的油污进行吸收的操作过程中,虽然调试、使用方便,但是无法对对流经设备吸油口的液体的透光率进行实时感应并据以对空气泵的泵气功率进行调节,可能导致空气泵的工作功率无法满足实际浮油吸收工作的需要,对设备的浮油吸收效率及质量均产生影响,实用性能不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浮筒沉水浮油吸收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主体、控制箱、控制面板、浮油排出口、吸油口、导管、吸油泵、透光度感应气泵调节机构,所述控制箱固定焊接于装置主体的右端表面且其与装置主体的内部呈互相贯通的状态,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连接于控制箱的前端表面上部,所述浮油排出口横向贯穿于装置主体的内部空腔左上处且其贯穿出装置主体的外部,所述吸油口贯穿于装置主体、控制箱的内部空腔右下部且其贯穿出控制箱的外部,所述导管横向贯穿于装置主体的内部空腔上部且其与浮油排出口的内部互相贯通,所述吸油泵固定连接于装置主体的内部空腔中上处且其与浮油排出口、导管之间呈机械连接状态,所述透光度感应气泵调节机构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控制箱的内部空腔中,所述透明度感应气泵调节机构由透光度感应传导装置、滑轮连接装置、齿轮传动结构、传动轮结构、空气泵气浮装置组成,所述透光度感应传导装置的右半部分固定连接于控制箱的内部右表面下部且其垂直连接于吸油口的上端表面,其左半部分固定连接于控制箱的内部左表面上部,所述滑轮连接装置的右半部分垂直连接于控制箱的内部左表面中间处,其左半部分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的内部右表面中上处,所述齿轮传动结构活动连接于滑轮连接装置的左端处,所述传动轮结构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的内部左表面中间处,所述空气泵气浮装置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的内底面处,所述透明度感应传导装置由透光率传感器、信号输出控制器、控制转动轴、控制转动架、内滑轮组成,所述透光率传感器固定连接于控制箱的内部右表面下部且其垂直连接于吸油口的上端表面,所述信号输出控制器固定连接于控制箱的内部左表面上部且其与透光率传感器之间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所述控制转动轴活动连接于信号输出控制器的前端表面中间处且其与信号输出控制器之间呈电连接状态,所述控制转动架活动嵌套于控制转动轴的外侧表面且其向控制转动轴的下端处延伸,所述内滑轮活动连接于控制转动架的内部空腔最下处且其外侧表面活动嵌套有连接绳索。进一步的,所述滑轮连接装置由滑轮固定架、滑轮、横向固定架、转动轮转轴、转动轮、绕线辊组成,所述滑轮固定架垂直连接于控制箱的内部左表面中间处,所述滑轮活动连接于滑轮固定架的右端表面,所述横向固定架垂直连接于装置主体的内部右表面中上处,所述转动轮转轴垂直连接于横向固定架的下端表面中间处,所述转动轮活动嵌套于转动轮转轴的外侧表面中间处,所述绕线辊活动嵌套于转动轮转轴的外侧表面最下处。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的外侧表面活动嵌套有连接绳索且其通过连接绳索与内滑轮活动连接,所述绕线辊的外侧表面紧密缠绕有连接绳索,所述滑轮、绕线辊之间通过连接绳索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轮的外侧表面边缘处均匀等距排列有外螺纹。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传动结构由第一齿轮固定架、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输出轴、轮齿结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输出轴、第一转轴、第一转动架组成,所述第一齿轮固定架垂直连接于横向固定架的下端表面左部,所述第一齿轮活动连接于第一齿轮固定架的下端表面,所述第一齿轮输出轴机械连接于第一齿轮的前端表面中心处,所述第二齿轮活动连接于第一齿轮的正下端处,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外侧表面边缘处均匀等距排列有轮齿结构,所述第二齿轮输出轴机械连接于第二齿轮的前端表面中心处,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连接于第二齿轮的前端表面边缘处,所述第一转动架活动嵌套于第一转轴的外侧表面且其向第一转轴的左上端处延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轮齿结构与转动轮呈啮合连接状态,所述第一齿轮输出轴、第二齿轮输出轴的外侧表面皆活动嵌套有传动皮带,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轮结构由第二横向固定架、传动轮固定架、传动轮、传动轮输出轴、第二转轴、第二转动架组成,所述第二横向固定架垂直连接于装置主体的内部左表面中间处,所述传动轮固定架垂直连接于第二横向固定架的下端表面中间处,所述传动轮活动连接于传动轮固定架的下端表面,所述传动轮输出轴机械连接于传动轮的前端表面中心处,所述第二转轴活动连接于传动轮的前端表面边缘处,所述第二转动架活动嵌套于第二转轴的外侧表面且其向第二转轴的右下端处延伸,所述第二转动架与第一转动架之间呈机械连接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泵气浮装置由空气泵结构、泵体输入轴、泵体出口、气浮布气盘组成,所述空气泵结构固定连接于装置主体的内底面左部,所述泵体输入轴机械连接于空气泵结构的前端表面中心处且其通过活动嵌套于其外侧表面的传动皮带与传动轮活动连接,所述泵体出口垂直连接于空气泵结构的上端表面最右处,所述气浮布气盘横向贯穿于装置主体的内部空腔中下处且其与泵体出口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透光率传感器对流经设备吸油口的液体的透光率进行实时感应并将信号传递至信号输出控制器,所述信号输出控制器根据其透光率具体情况控制其控制转动架绕控制转动轴的幅度,从而所述内滑轮外侧表面的连接绳索随之被不同程度进行拉动,所述滑轮、绕线辊外侧表面的连接绳索随之被拉动并使得绕线辊绕转动轮转轴进行转动,于是所述转动轮同时绕转动轮转轴进行不同程度的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在轮齿结构、外螺纹之间的啮合作用下随之进行传动并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至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进行不同速度的传动并通过第一转动架、第二转动架带动传动轮开始传动,于是所述泵体输入轴在传动皮带的作用下进行不同速度的传动并控制空气泵结构的泵气功率随之进行改变。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筒沉水浮油吸收装置的方案,通过设有透光度感应气泵调节机构,在对液面上漂浮的油污进行吸收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对对流经设备吸油口的液体的透光率进行实时感应并据以对空气泵的泵气功率进行调节,确保了空气泵的工作功率能够满足实际浮油吸收工作的需要,具体为透光率传感器对流经设备吸油口的液体的透光率进行实时感应并将信号传递至信号输出控制器,信号输出控制器根据其透光率具体情况控制其控制转动架绕控制转动轴的幅度,从而内滑轮外侧表面的连接绳索随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筒沉水浮油吸收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控制箱(2)、控制面板(3)、浮油排出口(4)、吸油口(5)、导管(6)、吸油泵(7)、透光度感应气泵调节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固定焊接于装置主体(1)的右端表面且其与装置主体(1)的内部呈互相贯通的状态,所述控制面板(3)固定连接于控制箱(2)的前端表面上部,所述浮油排出口(4)横向贯穿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空腔左上处且其贯穿出装置主体(1)的外部,所述吸油口(5)贯穿于装置主体(1)、控制箱(2)的内部空腔右下部且其贯穿出控制箱(2)的外部,所述导管(6)横向贯穿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空腔上部且其与浮油排出口(4)的内部互相贯通,所述吸油泵(7)固定连接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空腔中上处且其与浮油排出口(4)、导管(6)之间呈机械连接状态,所述透光度感应气泵调节机构(8)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1)、控制箱(2)的内部空腔中;所述透明度感应气泵调节机构(8)由透光度感应传导装置(81)、滑轮连接装置(82)、齿轮传动结构(83)、传动轮结构(84)、空气泵气浮装置(85)组成,所述透光度感应传导装置(81)的右半部分固定连接于控制箱(2)的内部右表面下部且其垂直连接于吸油口(5)的上端表面,其左半部分固定连接于控制箱(2)的内部左表面上部,所述滑轮连接装置(82)的右半部分垂直连接于控制箱(2)的内部左表面中间处,其左半部分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右表面中上处,所述齿轮传动结构(83)活动连接于滑轮连接装置(82)的左端处,所述传动轮结构(84)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左表面中间处,所述空气泵气浮装置(85)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1)的内底面处;所述透明度感应传导装置(81)由透光率传感器(811)、信号输出控制器(812)、控制转动轴(813)、控制转动架(814)、内滑轮(815)组成,所述透光率传感器(811)固定连接于控制箱(2)的内部右表面下部且其垂直连接于吸油口(5)的上端表面,所述信号输出控制器(812)固定连接于控制箱(2)的内部左表面上部且其与透光率传感器(811)之间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所述控制转动轴(813)活动连接于信号输出控制器(812)的前端表面中间处且其与信号输出控制器(812)之间呈电连接状态,所述控制转动架(814)活动嵌套于控制转动轴(813)的外侧表面且其向控制转动轴(813)的下端处延伸,所述内滑轮(815)活动连接于控制转动架(814)的内部空腔最下处且其外侧表面活动嵌套有连接绳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筒沉水浮油吸收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控制箱(2)、控制面板(3)、浮油排出口(4)、吸油口(5)、导管(6)、吸油泵(7)、透光度感应气泵调节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固定焊接于装置主体(1)的右端表面且其与装置主体(1)的内部呈互相贯通的状态,所述控制面板(3)固定连接于控制箱(2)的前端表面上部,所述浮油排出口(4)横向贯穿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空腔左上处且其贯穿出装置主体(1)的外部,所述吸油口(5)贯穿于装置主体(1)、控制箱(2)的内部空腔右下部且其贯穿出控制箱(2)的外部,所述导管(6)横向贯穿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空腔上部且其与浮油排出口(4)的内部互相贯通,所述吸油泵(7)固定连接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空腔中上处且其与浮油排出口(4)、导管(6)之间呈机械连接状态,所述透光度感应气泵调节机构(8)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1)、控制箱(2)的内部空腔中;所述透明度感应气泵调节机构(8)由透光度感应传导装置(81)、滑轮连接装置(82)、齿轮传动结构(83)、传动轮结构(84)、空气泵气浮装置(85)组成,所述透光度感应传导装置(81)的右半部分固定连接于控制箱(2)的内部右表面下部且其垂直连接于吸油口(5)的上端表面,其左半部分固定连接于控制箱(2)的内部左表面上部,所述滑轮连接装置(82)的右半部分垂直连接于控制箱(2)的内部左表面中间处,其左半部分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右表面中上处,所述齿轮传动结构(83)活动连接于滑轮连接装置(82)的左端处,所述传动轮结构(84)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左表面中间处,所述空气泵气浮装置(85)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1)的内底面处;所述透明度感应传导装置(81)由透光率传感器(811)、信号输出控制器(812)、控制转动轴(813)、控制转动架(814)、内滑轮(815)组成,所述透光率传感器(811)固定连接于控制箱(2)的内部右表面下部且其垂直连接于吸油口(5)的上端表面,所述信号输出控制器(812)固定连接于控制箱(2)的内部左表面上部且其与透光率传感器(811)之间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所述控制转动轴(813)活动连接于信号输出控制器(812)的前端表面中间处且其与信号输出控制器(812)之间呈电连接状态,所述控制转动架(814)活动嵌套于控制转动轴(813)的外侧表面且其向控制转动轴(813)的下端处延伸,所述内滑轮(815)活动连接于控制转动架(814)的内部空腔最下处且其外侧表面活动嵌套有连接绳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筒沉水浮油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连接装置(82)由滑轮固定架(821)、滑轮(822)、横向固定架(823)、转动轮转轴(824)、转动轮(825)、绕线辊(826)组成,所述滑轮固定架(821)垂直连接于控制箱(2)的内部左表面中间处,所述滑轮(822)活动连接于滑轮固定架(821)的右端表面,所述横向固定架(823)垂直连接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右表面中上处,所述转动轮转轴(824)垂直连接于横向固定架(823)的下端表面中间处,所述转动轮(825)活动嵌套于转动轮转轴(824)的外侧表面中间处,所述绕线辊(826)活动嵌套于转动轮转轴(824)的外侧表面最下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筒沉水浮油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822)的外侧表面活动嵌套有连接绳索且其通过连接绳索与内滑轮(815)活动连接,所述绕线辊(826)的外侧表面紧密缠绕有连接绳索,所述滑轮(822)、绕线辊(826)之间通过连接绳索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轮(825)的外侧表面边缘处均匀等距排列有外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筒沉水浮油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结构(83)由第一齿轮固定架(831)、第一齿轮(832)、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锦文
申请(专利权)人:蔡锦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