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板式活动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61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板式活动坝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足够的泄洪能力,可适应较差的地质基础,满足城市景观、防洪及布置的需要的翻板式活动坝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活动坝结构由金属结构的翻板闸门、钢筋混凝土闸墩和底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水平的底板其顶高程与原河床齐平,紧邻下游区域设有呈45°~60°斜面的底槛,底板两边为垂直设置的闸墩,翻板闸门为宽度与过水断面相匹配、其截面为具有45°~60°斜边的梯形闸门,翻板闸门的底铰固定在底槛上,在翻板闸门的上游通过设在左右两端的垂直于闸门面板的三角形支臂与安装在闸墩上的液压启闭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航道梯级渠化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城市景观工程。(*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翻板式活动坝结构。适用于航道梯级渠化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城市景观工程。
技术介绍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及不同的功能要求,相应地就有各式各样的坝,但一般不外乎是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坝结构。翻板式活动坝是指以可调节开度的闸门作为主要挡水结构的坝,其底板顶高程一般与原河床同高。正常运行期间,由闸门的不同开度来调节下泄流量,保证上游河段稳定的通航水位;洪水期,活动坝闸门全开,挡水坝消失,基本保持天然河道的过水断面,具有足够的泄洪能力。目前在法国和西欧,翻板式活动坝一般用于内河航道渠化的梯级开发工程。而在我国,翻板式活动坝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并逐步将翻板式活动坝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翻板式活动坝结构,电站正常运行时通过调整翻板闸门开度控制下泄流量,从而形成人工瀑布;在洪水期翻板闸门全部开启时挡水坝几近消失,基本保证了天然河道的过水断面,枢纽具有足够的泄洪能力;可适应较差的地质基础,满足城市景观、防洪及布置的需要。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翻板式活动坝结构,由金属结构的翻板闸门、钢筋混凝土闸墩和底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水平的底板其顶高程与原河床齐平,紧邻下游区域设有呈45~60°斜面的底槛,底板两边为垂直设置的闸墩,翻板闸门为宽度与过水断面相匹配、其截面为具有45~60°斜边的梯形闸门,翻板闸门的底铰固定在底槛上,在翻板闸门的上游通过设在左右两端的垂直于闸门面板的三角形支臂与安装在闸墩上的液压启闭机相连接。在闸墩两侧设有向外延伸出的保护支臂的混凝土隔墙。在底板之底槛下部设有冲刷沟,而在闸墩的内部设有出口正对冲刷沟的冲砂孔。在翻板闸门的顶部设有破水器,在闸墩的侧墙上开有通气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为径流式电站、内河航道梯级渠化电站布置提供新型的布置型式。该坝型结构轻颖、布置灵活、投资省,特别适合于水库地形平缓、地质条件较差,地域景观要求高的枢纽。具体特点包括1)结构轻颖、坝型美观、操作安全简便;2)闸门可实现任意开度的运行,具有良好的水位调节特性;3)闸墩侧设置的混凝土隔墙,可防止水上漂浮物冲撞闸门支臂;4)闸底和闸墩设置的冲淤设施,可保证闸门方便开启;5)闸门顶部设置破水器,闸墩内设置通气孔,具备空气补偿功能;6)允许门顶溢流,形成人工瀑布和城市景观;7)闸墩侧面扇形区采用特殊处理技术,保证闸门正常工作和止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布置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例主要由金属结构的翻板闸门1、钢筋混凝土闸墩2和底板3组成。水平的底板3其顶高程与原河床齐平,紧邻下游区域设有呈45~60°斜面的底槛12,底板3两边为垂直设置的闸墩2,翻板闸门1为宽度与过水断面相匹配、其截面为具有45~60°斜边的梯形闸门,底槛的斜度与翻板闸门的斜度相匹配使得闸门全开时闸门上游与底板齐平,挡水坝消失,基本保持天然河道的过水断面。翻板闸门的底铰11固定在底槛12上,在翻板闸门的上游通过设在左右两端的垂直于闸门面板的三角形支臂4与安装在闸墩上的双缸液压启闭机13相连接。为了防止水上漂浮物冲撞支臂,在闸墩2两侧设有向外延伸出的混凝土隔墙5。当活动坝翻板闸门1全开泄水时,在紧邻闸门的下游区域容易造成泥砂沉积,所以在底槛12下部设有冲刷沟7,而在闸墩2的内部设有出口正对冲刷沟的冲砂孔6,将上游压力水引至底槛处的冲刷沟,使水流以一定速度将底槛沉积物冲刷掉。活动坝翻板闸门在门顶过流时,闸门顶挂有一道水帘,为了使闸门与水帘之间的空间能够补气和排气,在翻板闸门1的顶部设有破水器8,在闸墩2的侧墙上开有通气孔9。由于翻板闸门的底铰11固定在底槛12上,闸门从关闭至卧倒全开的运行轨道在闸墩侧面上形成一扇形区10,为了使闸门在不同开度情况下均能正常工作,并保证闸门两侧水封能紧密与闸墩表面接触,以达到止水效果,此扇形区应达到一定的铅垂度,平整度和粗糙度。权利要求1.一种翻板式活动坝结构,由金属结构的翻板闸门(1)、钢筋混凝土闸墩(2)和底板(3)组成,其特征在于水平的底板(3)其顶高程与原河床齐平,紧邻下游区域设有呈45~60°斜面的底槛(12),底板(3)两边为垂直设置的闸墩(2),翻板闸门(1)为宽度与过水断面相匹配、其截面为具有45~60°斜边的梯形闸门,翻板闸门的底铰(11)固定在底槛(12)上,在翻板闸门的上游通过设在左右两端的垂直于闸门面板的三角形支臂(4)与安装在闸墩上的液压启闭机(1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板式活动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闸墩(2)两侧设有向外延伸出的保护支臂(4)的混凝土隔墙(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板式活动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底板(3)之底槛(12)下部设有冲刷沟(7),而在闸墩(2)的内部设有出口正对冲刷沟的冲砂孔(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板式活动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翻板闸门(1)的顶部设有破水器(8),在闸墩(2)的侧墙上开有通气孔(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翻板式活动坝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足够的泄洪能力,可适应较差的地质基础,满足城市景观、防洪及布置的需要的翻板式活动坝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活动坝结构由金属结构的翻板闸门、钢筋混凝土闸墩和底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水平的底板其顶高程与原河床齐平,紧邻下游区域设有呈45°~60°斜面的底槛,底板两边为垂直设置的闸墩,翻板闸门为宽度与过水断面相匹配、其截面为具有45°~60°斜边的梯形闸门,翻板闸门的底铰固定在底槛上,在翻板闸门的上游通过设在左右两端的垂直于闸门面板的三角形支臂与安装在闸墩上的液压启闭机相连接。本技术可用于航道梯级渠化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城市景观工程。文档编号E02B7/20GK2797439SQ20052010225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王淡善, 徐建强, 扈晓雯, 汪云祥, 姚国华, 孙美玲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板式活动坝结构,由金属结构的翻板闸门(1)、钢筋混凝土闸墩(2)和底板(3)组成,其特征在于水平的底板(3)其顶高程与原河床齐平,紧邻下游区域设有呈45~60°斜面的底槛(12),底板(3)两边为垂直设置的闸墩(2),翻板闸门(1)为宽度与过水断面相匹配、其截面为具有45~60°斜边的梯形闸门,翻板闸门的底铰(11)固定在底槛(12)上,在翻板闸门的上游通过设在左右两端的垂直于闸门面板的三角形支臂(4)与安装在闸墩上的液压启闭机(1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淡善徐建强扈晓雯汪云祥姚国华孙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