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门槽双(多)扉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585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异形门槽双(多)扉闸门,采用上下两节(或多节)闸门叶,其特征在于门槽上段宽下段窄,上下各节闸门叶(3)和(8)分别对应于门槽中的不同宽度段(13)和(15),使各闸门叶在关闭时在不同的断面稳定,提升起后可相叠成为一体,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个闸门的稳定性好,可缩短排架的设计高度,从而达到减少闸门的土建工程量,能更大地发挥和运用平板闸门的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闸门,特别是涉及多节式闸门。平面钢闸门在平原河道工程中的应用是最广泛的,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闸室短等优点,这是其它门型所无法比拟的。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较高大的排架柱,供其启闭,这在很大限度上制约了平面闸门在高度很大的闸门上的运用。特别是在地震裂度较强的区域,若采用普通形式的平面闸门,必然会使基础工程量加大,也使闸门建筑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先后设计出升卧式闸门和双扉式闸门,由于这两种形式的闸门在运用中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如止水不严密、运行不稳定。象双扉闸门,上节门通常靠启闭机固定,各闸门槽在同一断面,当遇到风浪时,上节门的振动比较强烈,对整个闸门的稳定和止水十分不利。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形门槽双(多)扉闸门,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个闸门的稳定性好,可缩短排架的设计高度。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采用上下两节(或多节)闸门叶,为使闸门启闭稳定,止水可靠,各节闸门可分别在门槽的不同断面上上下运行,即在异形门槽上的双(多)扉闸门,使各闸门叶在关闭时在门槽的不同段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提升起后两节(或多节)闸门可相叠成为一体。挡水时,最上节闸门可起到像胸墙一样的作用,从而达到闸门运行稳定,缩短排架高度的目的。本技术由闸门叶、门槽、提升和滑动机构组成,门槽分为上下两段(或多段),上段宽下段窄,上下各节闸门叶由于滑动主轮的安装方式不同,使各门叶落在门槽内时,可分别对应于门槽中的不同宽度段,并能使门叶具有稳定性和止水性。在上节门叶的上部设有悬臂式滑动主轮,而下节门叶的滑动主轮位于门叶的两侧,在门槽上设有滑动主轮的导轨。在最下节门叶上设有联结件,与提升机构连接;各门叶同侧的滑动主轮应为同一走向,当各闸门叶被提起并相叠时,应为上下排列、互不干扰。为保证各节闸门叶在闭合时的下落底位,在各上节闸门叶对应段门槽(除最下段门槽)的下部设有门槽底槛,在最下节闸门叶的门槽下有闸底板。由于各闸门叶不在同一纵向平面上,在启闭时,可对各闸门叶采用单独提升或者联动提升,即由多套提升设备分别对各闸门叶连接,或者由一套提升设备与最下闸门叶连接,由最下闸门叶在上升时联动提升其它闸门叶。本技术可保证闸门在工作时的整体稳定性和止水可靠性,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大大缩短排架的高度,更大地发挥和运用平板闸门的优点,从而达到减少水闸门的土建工程量,在船闸、平原河道及高震度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结合附图并以两叶闸门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运行示意图;图2为闸门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闸门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各闸门在门槽内的I-I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枕座、2是上节门主轮、3是上节门叶、4是定位销、5是下节门侧轮、6是下节门主轮、7是下节门导轨、8是下节门叶、9是上节门下主轮、10是上节门反向滑块、11是上节门叶侧轮、12是闸堤墩、13是上段门槽(上节的门叶在闸堤上的上下滑动槽)、14是上段门槽底槛、15是下段门槽(下节的门叶在闸堤上的上下滑动槽)、16是主轮导轨、17是排架、18是启闭机、19是吊耳、20是边梁。在图1中,排架17和启闭机18位于闸墩12的上部,上段门槽13和下段门槽15竖向设在闸门两侧的闸堤墩12上,启闭机18是与下节门叶8连接。如图1上半部示意,各闸门叶被提在水面之上时(开闸时),上、下节闸门叶3和8为相叠状,并在排架17内或在其下。如图1下半部示意,各闸门叶落下时(闭闸时),上节闸门叶3和下节闸门叶8及其主轮2和6分别处在不同段的门槽13和15内。在图2和图3中,在上节门叶3上部设有凸出的枕座1,与其相对应在其下一节闸门叶8的板顶部装有定位销4,当上、下节闸门叶3和8相叠时,枕座1和定位销4可对应相扣;在上节门叶3的下部设有定位轮9,与其对称,在下节闸门叶8的相对应面上设有定位轮9的导轨7。如图3和图4所示,上节门叶3的上主轮2为悬臂式滑动导轮,而下门叶8的滑动主轮6位于门叶的两侧;为使门叶上下滑动时不走偏,即控制闸门的侧向移动,在上、下节闸门叶3和8的边梁20上均装有侧轮11和侧轮5,侧轮5和11的轴是垂直于闸门叶8和3的。在图4可以看出,在各段门槽13和15上均设有主轮导轨16。在最下节门8的上部安有吊耳19,它可与闸门启闭机18联接,上节门3的边梁20下落后可座于上段门槽13的底槛14上,闸门上端的主轮2支承于门槽13的主轨上,止水座于门槽上的不锈钢座板上。挡水时,上节闸门3像胸墙一样,下节门8的止水沿上节门3底边和下段门槽底槛14布置,上节门3的止水沿上段门槽13和上段门槽底槛14布置,在上节门3面板底缘可焊有不锈钢板,作为下节门8顶水封的止水座板。在上节闸门3安装有反向滑块10,控制上、下节闸门重叠时的反向运动,使之在重合时不发生倾斜。在上节门3的上部设有凸出立板的枕座1,与其相对应在下节门8的顶部装有定位销4,当上、下节闸门3和8相叠时,枕座1和定位销4可对应相扣。在上节门3的下部设有下主轮9,与其对称在下节门8的相应面上设有下主轮9的导轨7,使闸门整体完全固定于门槽内,保证了闸门工作时的整体稳定性。当闸门关闭时,随着闸门启闭机18的下放,上、下节闸门3和8一起沿上段门槽13下降,当上节闸门3降落到上段门槽底槛14时,上节门3被底槛14挡住,停止向下运动,而下节门8可沿门槽15继续下落至闸底板。闸门开启时,在闸门启闭机18作用下,下节门8的吊耳16被向上拉动,下节门8首先沿门槽15上升,当下节门8顶部设置的定位销4进入上节门3上端枕座1中的定位孔时,随着继续拉动,将上节门3顶起,上下两节闸门相叠扣成一体,一起沿门槽13上升。由于最大启闭力发生于开启下节门8时,设计中把下节门8的支承轮6采用滚动轴承,以降低启闭力。在下节门叶8的上部与上节门叶3下相接触处、门槽13和15上可装有止水座,使闸门下落(关闭)后可完全固定于门槽13内,并使闸门叶3和8间,以及节门叶3(或8)与闸墩12间可密封结合,以保证闸门在工作时的整体稳定。权利要求1.一种异形门槽双(多)扉闸门,由闸门、门槽、提升和滑动机构组成,采用上下两节(或多节)闸门叶,其特征在于门槽为上段宽下段窄的异形门槽,上下各节闸门叶(3)和(8)分别对应于门槽中的不同宽度段(13)和(15),在上节的门叶(3)的上部设有悬臂式滑动主轮(2),而下节的门叶(8)的滑动主轮(6)位于门叶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门槽双(多)扉闸门,其特征在于排架(17)和启闭机(18)位于闸墩(12)的上部,门槽(13)和(15)竖向设在闸门两侧的闸堤墩(12)上,启闭机(18)是与下节门叶(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形门槽双(多)扉闸门,其特征在于在门槽(13)和(15)上均设有主轮导轨(1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形门槽双(多)扉闸门,其特征在于在各上闸门叶(3)的对应门槽(13)下部设有门槽底槛(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形门槽双(多)扉闸门,其特征在于在上节门叶(3)的上部设有枕座(1),与其相对应在门叶(8)的板顶部装有定位销(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门槽双(多)扉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形门槽双(多)扉闸门,由闸门、门槽、提升和滑动机构组成,采用上下两节(或多节)闸门叶,其特征在于门槽为上段宽下段窄的异形门槽,上下各节闸门叶(3)和(8)分别对应于门槽中的不同宽度段(13)和(15),在上节的门叶(3)的上部设有悬臂式滑动主轮(2),而下节的门叶(8)的滑动主轮(6)位于门叶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明任淑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