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湘阳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井下气动自动风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84700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气动自动风门装置,包括风门主体和气动开门机构;第一铰接杆的中部靠下位置铰接在巷道侧面岩壁上,第一铰接杆的上端铰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左端铰接在矩形安装框的右部中间靠下位置,沿第二铰接杆的长度方向同轴套设有滑动套筒;滑动套筒与挡风门之间通过第三铰接杆活动连接,第三铰接杆的右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滑动套筒相铰接,第三铰接杆的左端通过第二铰接座与挡风门相铰接,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分别固定在滑动套筒和挡风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快速开启和关闭挡风门、省时省力、效率较高的优点。

A pneumatic automatic air door device for underground coal min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al mine underground pneumatic automatic air doo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the air door and a pneumatic door opening mechanism;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irst hinge rod is hinged on the side rock wall of the tunnel;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hinge rod is hinged with a second drive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drive rod is hinged with a second hinged rod; and the second hinged with a second hinged joint The left end of the rod is articul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right part of the rectangular mounting frame, and a sliding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coaxial sleev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articulated rod; the sliding sleev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wind shield door through the third articulated rod; the right end of the third articulated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sliding sleeve through the first articulated seat;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third articulated rod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articulat The two articulated seats are articulated with the wind shield door, and the first articulated seats and the second articulated seat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sliding sleeve and the wind shield do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wind shield door, time-saving, labor-saving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气动自动风门装置
本技术属于煤矿采掘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气动自动风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煤矿地下开采工艺规范中做好“一通三防”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安全防范工作,其中的“一通”就是指矿井通风,特别是在一些高瓦斯矿井中通风措施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井下作业工人的生命安全;但是煤矿巷道错综复杂,通风工作的难度也较大,为了将新鲜风送到各个巷道和工作面,避免有害气体回流到巷道内,巷道中必须加装风门来调整风流的方向和流量,使得气体按照需求的设定进行流动;传统的风门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在开启和关闭风门时主要通过人工的方式来进行开启和关闭,但是在巷道内强大的风压下开启和关闭风门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较低;因此针对这种技术缺陷有必要对现有的风门装置进行改进以解决风门开启和关闭时的速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气动自动风门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行的风门装置在开启和关闭时费时费力,效率较低,不利于对巷道内的风流进行控制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气动自动风门装置,包括风门主体和气动开门机构;风门主体包括矩形的安装框、挡风门、合页、连接架和门把框架,安装框通过连接架固定在通风巷道的纵截面上,连接架的一端与安装框连接,另一端伸入到巷道岩壁内;安装框内通过合页安装有两扇挡风门;气动开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气缸控制开关、铰接杆、传动杆、导向套筒、滑动套筒和铰接座;铰接杆包括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第三铰接杆,铰接座包括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驱动气缸安装在挡风门侧面的巷道侧面岩壁上,驱动气缸的自由端设有驱动活塞杆,驱动活塞杆穿过导向套筒铰接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左端铰接有第一铰接杆,第一铰接杆的中部靠下位置铰接在巷道侧面岩壁上,第一铰接杆的上端铰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左端铰接在矩形安装框的右部中间靠下位置,沿第二铰接杆的长度方向同轴套设有滑动套筒;滑动套筒与挡风门之间通过第三铰接杆活动连接,第三铰接杆的右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滑动套筒相铰接,第三铰接杆的左端通过第二铰接座与挡风门相铰接,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分别固定在滑动套筒和挡风门上;优选地,门把框架上设置用于控制驱动气缸的气缸控制开关。优选地,挡风门上设置便于观察挡风门后侧情况的透明观察窗。优选地,两扇挡风门上分别连接有一套气动开门机构。优选地,两扇挡风门通过联动机构活动连接。优选地,联动机构包括左铰接杆、右铰接杆和传导杆,左铰接杆和和右铰接杆均铰接在挡风门上方的安装框上,左铰接杆和右铰接杆之间通过传导杆进行铰接。优选地,第二铰接杆的两端设置用于对滑动套筒进行限位的限位块。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气动风门装置通过驱动气缸的驱动作用,并通过铰接杆和传动杆的联动作用,最终将挡风门进行开启和关闭,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不仅节省体力而且开启和关闭的效率的较高;本技术具有快速开启和关闭挡风门、省时省力、效率较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框;2、挡风门;3、透明观察窗;4、合页;5、连接架;6、第一铰接座;7、第二传动杆;8、第一铰接杆;9、第一传动杆;10、导向套筒;11、驱动活塞杆;12、驱动气缸;13、第二铰接杆;14、滑动套筒;15、第三铰接杆;16、第二铰接座;17、门把框架;18、气缸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一种煤矿井下气动自动风门装置,包括风门主体和气动开门机构;风门主体包括矩形的安装框1、挡风门2、合页4、连接架5和门把框架17,安装框1通过连接架5固定在通风巷道的纵截面上,连接架5的一端与安装框1连接,另一端伸入到巷道岩壁内;安装框1内通过合页4安装有两扇挡风门2;气动开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12、气缸控制开关18、铰接杆、传动杆、导向套筒10、滑动套筒14和铰接座;铰接杆包括第一铰接杆8、第二铰接杆13和第三铰接杆15,铰接座包括第一铰接座6和第二铰接座16,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杆9和第二传动杆7;驱动气缸12安装在挡风门2侧面的巷道侧面岩壁上,驱动气缸12的自由端设有驱动活塞杆11,驱动活塞杆11穿过导向套筒10铰接有第一传动杆9,第一传动杆9左端铰接有第一铰接杆8,第一铰接杆8的中部靠下位置铰接在巷道侧面岩壁上,第一铰接杆8在中部靠下位置设置铰接点能够扩到第一铰接杆8对第二传动杆7的杠杆作用,扩大传动杆上的动力,第一铰接杆8的上端铰接有第二传动杆7,第二传动杆7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杆13,第二铰接杆13左端铰接在矩形安装框1的右部中间靠下位置,沿第二铰接杆13的长度方向同轴套设有滑动套筒14;滑动套筒14与挡风门2之间通过第三铰接杆15活动连接,第三铰接杆15的右端通过第一铰接座6与滑动套筒14相铰接,第三铰接杆15的左端通过第二铰接座16与挡风门2相铰接,第一铰接座6和第二铰接座16分别固定在滑动套筒14和挡风门2上;门把框架17上设置用于控制驱动气缸12的气缸控制开关18,气缸控制开关18通过气压管路与驱动气缸12相连,从而通过气缸控制开关18来控制驱动气缸12的行程。挡风门2上设置便于观察挡风门2后侧情况的透明观察窗3,通过观察窗可以较为方便的观察到挡风门2后面的情况,从而避免挡风门2后有工人作业时造成伤害。第二铰接杆13的两端设置用于对滑动套筒14进行限位的限位块,避免滑动套筒14在第二铰接杆13上运动极限位置时出现碰撞。两扇挡风门2上分别连接有一套气动开门机构,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当其中一套失灵或者出现故障时,另外一套作为备用。两扇挡风门2通过联动机构活动连接,联动机构包括左铰接杆、右铰接杆和传导杆,左铰接杆和和右铰接杆均铰接在挡风门2上方的安装框1上,左铰接杆和右铰接杆之间通过传导杆进行铰接,联动机构使得两扇挡风门2在开启和关闭时能够同时进行。本技术在实施时,当需要开启挡风门2时,启动门框把手上面的气动控制开关,然后驱动气缸12启动,驱动气缸12上的驱动活塞杆11在导向套筒10的导向下伸出,从而带动第一传动杆9进行转动,第一传动杆9与第一铰接杆8铰接在巷道岩壁上,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煤矿井下气动自动风门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气动自动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门主体和气动开门机构;所述风门主体包括矩形的安装框、挡风门、合页、连接架和门把框架,安装框通过连接架固定在通风巷道的纵截面上,连接架的一端与安装框连接,另一端伸入到巷道岩壁内;所述安装框内通过合页安装有两扇挡风门;所述气动开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气缸控制开关、铰接杆、传动杆、导向套筒、滑动套筒和铰接座;所述铰接杆包括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第三铰接杆,铰接座包括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驱动气缸安装在挡风门侧面的巷道侧面岩壁上,驱动气缸的自由端设有驱动活塞杆,驱动活塞杆穿过导向套筒铰接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左端铰接有第一铰接杆,第一铰接杆的中部靠下位置铰接在巷道侧面岩壁上,第一铰接杆的上端铰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左端铰接在矩形安装框的右部中间靠下位置,沿第二铰接杆的长度方向同轴套设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与挡风门之间通过第三铰接杆活动连接,第三铰接杆的右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滑动套筒相铰接,第三铰接杆的左端通过第二铰接座与挡风门相铰接,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分别固定在滑动套筒和挡风门上;所述门把框架上设置用于控制驱动气缸的气缸控制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气动自动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门主体和气动开门机构;所述风门主体包括矩形的安装框、挡风门、合页、连接架和门把框架,安装框通过连接架固定在通风巷道的纵截面上,连接架的一端与安装框连接,另一端伸入到巷道岩壁内;所述安装框内通过合页安装有两扇挡风门;所述气动开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气缸控制开关、铰接杆、传动杆、导向套筒、滑动套筒和铰接座;所述铰接杆包括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第三铰接杆,铰接座包括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驱动气缸安装在挡风门侧面的巷道侧面岩壁上,驱动气缸的自由端设有驱动活塞杆,驱动活塞杆穿过导向套筒铰接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左端铰接有第一铰接杆,第一铰接杆的中部靠下位置铰接在巷道侧面岩壁上,第一铰接杆的上端铰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左端铰接在矩形安装框的右部中间靠下位置,沿第二铰接杆的长度方向同轴套设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与挡风门之间通过第三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湘阳裴静宋子良刘付俊许空军王跃邵少辉康成崔全峰张俊杰朱军亮陈旭恒陈石郭一鹏李胜军孙述光马乾瑜于占军刘冬
申请(专利权)人:沈湘阳裴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