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盒折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818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纸盒折叠系统,包括纸盒折叠组件、推料组件和输送线,纸盒折叠组件和推料组件分别设置在输送线的两侧,纸盒折叠组件包括垫纸板、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第三折叠机构、三棱柱、安装座、气体吸纸组件、涂胶机构和卸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纸盒折叠组件、推料组件和输送线的共同配合,使得接合成盒的过程可以利用机械完成,不仅能够降低劳动强度以及节约人力成本,而且还能保证成盒的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A folding system for carton box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arton fold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carton folding component, a carton pushing component and a conveyor line. The carton folding component and a carton pushing componen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veyor line. The carton fold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pad board, a first folding mechanism, a second folding mechanism, a third folding mechanism, a prism, a mounting seat and a gas suction device. Paper assembly, glue dispensing mechanism and unloading mechanism.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process of joining the synthetic box can be completed by machinery through the joint cooperation of the folding component, the pushing component and the conveying line of the carton, which not onl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saves the labor cost, but also ensures the quality of the carton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enterpr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盒折叠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制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盒折叠系统。
技术介绍
纸盒包装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其精美造型和装潢来宣传美化商品,提高商品的竞争性。由于纸盒的造型和结构设计往往要由被包装商品的形状特点来确定,故其式样和类型很多,有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型、异型纸盒、圆筒形、三棱形等,但其制造工艺过程基本相同,即选择材料--设计图标--制造模板--冲压--接合成盒。目前接合成盒一般是由人工完成,人工完成不仅效率低,而且由于每个人技术不同,所得到的成盒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纸盒折叠系统,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纸盒折叠系统,包括纸盒折叠组件、推料组件和输送线,纸盒折叠组件和推料组件分别设置在输送线的两侧,纸盒折叠组件包括垫纸板、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第三折叠机构、三棱柱、安装座、气体吸纸组件、涂胶机构和卸料机构,三棱柱的一端与安装座相连接,三棱柱的另一端指向输送线,垫纸板设置在三棱柱的下方,且垫纸板的一端与安装座相连接,垫纸板的另一端指向输送线,垫纸板的上表面与输送线的输送面平齐,垫纸板的上表面与三棱柱的下表面平行,且垫纸板的上表面与三棱柱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待折叠纸盒的厚度,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分别设置在垫纸板的两侧,第三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一折叠机构远离垫纸板的一端,气体吸纸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气体吸纸组件的吸气管延伸至三棱柱靠近第二折叠机构的侧面的上端处,涂胶机构设置在安装座上,卸料机构设置在垫纸板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纸盒折叠组件、推料组件和输送线的共同配合,使得接合成盒的过程可以利用机械完成,不仅能够降低劳动强度以及节约人力成本,而且还能保证成盒的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第一折叠机构包括第一压纸板、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一旋转轴,第一压纸板沿着垫纸板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一压纸板与垫纸板之间通过第一旋转轴相连接,第一旋转轴与第一压纸板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在贯穿第一压纸板后与垫纸板转动连接,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轴的一端相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够有效的完整纸盒的折叠操作,故障率低。进一步,第二折叠机构包括第二压纸板、第二步进电机和第二旋转轴,第二压纸板沿着垫纸板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二压纸板与垫纸板之间通过第二旋转轴相连接,第二旋转轴与第二压纸板固定连接,第二旋转轴的两端在贯穿第二压纸板后与垫纸板转动连接,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旋转轴的一端相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够有效的完整纸盒的折叠操作,故障率低。进一步,第三折叠机构包括第三压纸板、第三步进电机、第三旋转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第三压纸板沿着第一压纸板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三压纸板与第一压纸板之间通过第三旋转轴相连接,第三旋转轴与第三压纸板固定连接,第三旋转轴的两端在贯穿第三压纸板后与第一压纸板转动连接,从动齿轮与第三旋转轴的一端相连接,主动齿轮与第三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够有效的完整纸盒的折叠操作,故障率低。进一步,卸料机构包括第一丝杆导杆组件和卸料板,第一丝杆导杆组件设置在垫纸板的下方,卸料板设置在第一丝杆导杆组件的滑块上,垫纸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卸料板相匹配的过槽,垫纸板远离滑块的一端经过过槽后延伸至靠近三棱柱的下表面,过槽的长度大于三棱柱的长度,第一丝杆导杆组件上的滑块的行程大于过槽的长度。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卸料方便,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进一步,气体吸纸组件包括吸气泵和吸气管,三棱柱靠近第二折叠机构的侧面的上端处设有安装槽,吸气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吸气管的开口端与吸气泵的吸气端相连接,吸气管的封闭端布置在安装槽内,吸气管上设有若干吸气孔,所有吸气孔均朝外。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三折叠机构脱离耳板后,使得耳板依旧能继续紧贴着三棱柱的右侧面,便于第二折叠机构完成第三侧板与耳板的粘接操作。进一步,气体吸纸组件还包括橡胶座,橡胶座嵌在安装槽内,吸气管嵌在橡胶座上,橡胶座朝外的表面与三棱柱靠近第二折叠机构的侧面平齐。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确保耳板能稳定的紧贴三棱柱的右侧面。进一步,涂胶机构包括水平位置调节组件、竖直位置调节组件、涂胶头、供胶设备和供胶管,水平位置调节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竖直位置调节组件设置在水平位置调节组件上,涂胶头设置在竖直位置调节组件上,供胶管的一端与供胶设备相连接,供胶管的另一端与涂胶头相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机械涂胶,能够保证涂胶的均匀性,保证纸盒成盒后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纸盒折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纸盒折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纸盒折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纸盒折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待折叠纸盒的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待折叠纸盒至少包括三个侧板和一个耳板,具体如图5所示,一个耳板7和三个侧板从左至右依次连接,三个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第三侧板6,耳板7与第一侧板4之间设有折痕线,第一侧板4与第二侧板5之间设有折痕线,第二侧板5与第三侧板6之间设有折痕线,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5和第三侧板6等大,耳板7的面积小于第一侧板4的面积,耳板7的长度等于第一侧板4的长度。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对该类型的纸盒进行折叠,所采用的折叠系统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其具体结构包括纸盒折叠组件1、推料组件2和输送线3,纸盒折叠组件1和推料组件2分别设置在输送线3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纸盒折叠组件1布置在输送线3的左侧,推料组件2布置在输送线3的右侧,推料组件2用于将输送线3上传输的纸盒推入到纸盒折叠组件1中,纸盒折叠组件1用于对纸盒进行折叠和涂胶处理,推料组件2由推板和电缸组成。纸盒折叠组件1包括垫纸板110、第一折叠机构120、第二折叠机构130、第三折叠机构140、三棱柱150、安装座160、气体吸纸组件170、涂胶机构180和卸料机构190,在本专利技术中,三棱柱150的形状与折叠成成品后的纸盒的内腔的形状相同,三棱柱150的长度大于等于折叠成成品后的纸盒的长度,三棱柱150的一端与安装座160相连接,三棱柱150的另一端指向输送线3,垫纸板110设置在三棱柱150的下方,且垫纸板110的一端与安装座160相连接,垫纸板110的另一端指向输送线3,垫纸板110的长度大于等于三棱柱150的长度,垫纸板110的上表面与输送线3的输送面平齐,垫纸板110的上表面与三棱柱150的下表面平行,且垫纸板110的上表面与三棱柱150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待折叠纸盒的厚度,优选为等于。第一折叠机构120和第二折叠机构130分别设置在垫纸板110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机构120位于垫纸板110的左侧,而第二折叠机构130位于垫纸板110的右侧,第三折叠机构140设置在第一折叠机构120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纸盒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纸盒折叠组件(1)、推料组件(2)和输送线(3),所述纸盒折叠组件(1)和所述推料组件(2)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线(3)的两侧,所述纸盒折叠组件(1)包括垫纸板(110)、第一折叠机构(120)、第二折叠机构(130)、第三折叠机构(140)、三棱柱(150)、安装座(160)、气体吸纸组件(170)、涂胶机构(180)和卸料机构(190),所述三棱柱(150)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60)相连接,所述三棱柱(150)的另一端指向所述输送线(3),所述垫纸板(110)设置在所述三棱柱(150)的下方,且所述垫纸板(110)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60)相连接,所述垫纸板(110)的另一端指向所述输送线(3),所述垫纸板(110)的上表面与所述输送线(3)的输送面平齐,所述垫纸板(110)的上表面与所述三棱柱(150)的下表面平行,且所述垫纸板(110)的上表面与所述三棱柱(150)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待折叠纸盒的厚度,所述第一折叠机构(120)和所述第二折叠机构(130)分别设置在所述垫纸板(110)的两侧,所述第三折叠机构(140)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叠机构(120)远离垫纸板(110)的一端,所述气体吸纸组件(170)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60)上,所述气体吸纸组件(170)的吸气管(172)延伸至所述三棱柱(150)靠近第二折叠机构(130)的侧面的上端处,所述涂胶机构(180)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60)上,所述卸料机构(190)设置在所述垫纸板(110)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盒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纸盒折叠组件(1)、推料组件(2)和输送线(3),所述纸盒折叠组件(1)和所述推料组件(2)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线(3)的两侧,所述纸盒折叠组件(1)包括垫纸板(110)、第一折叠机构(120)、第二折叠机构(130)、第三折叠机构(140)、三棱柱(150)、安装座(160)、气体吸纸组件(170)、涂胶机构(180)和卸料机构(190),所述三棱柱(150)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60)相连接,所述三棱柱(150)的另一端指向所述输送线(3),所述垫纸板(110)设置在所述三棱柱(150)的下方,且所述垫纸板(110)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60)相连接,所述垫纸板(110)的另一端指向所述输送线(3),所述垫纸板(110)的上表面与所述输送线(3)的输送面平齐,所述垫纸板(110)的上表面与所述三棱柱(150)的下表面平行,且所述垫纸板(110)的上表面与所述三棱柱(150)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待折叠纸盒的厚度,所述第一折叠机构(120)和所述第二折叠机构(130)分别设置在所述垫纸板(110)的两侧,所述第三折叠机构(140)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叠机构(120)远离垫纸板(110)的一端,所述气体吸纸组件(170)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60)上,所述气体吸纸组件(170)的吸气管(172)延伸至所述三棱柱(150)靠近第二折叠机构(130)的侧面的上端处,所述涂胶机构(180)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60)上,所述卸料机构(190)设置在所述垫纸板(110)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盒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机构(120)包括第一压纸板(121)、第一步进电机(122)和第一旋转轴(123),所述第一压纸板(121)沿着所述垫纸板(110)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压纸板(121)与所述垫纸板(110)之间通过第一旋转轴(123)相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123)与所述第一压纸板(1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123)的两端在贯穿第一压纸板(121)后与所述垫纸板(1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12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123)的一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纸盒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130)包括第二压纸板(131)、第二步进电机(132)和第二旋转轴(133),所述第二压纸板(131)沿着所述垫纸板(110)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压纸板(131)与所述垫纸板(110)之间通过第二旋转轴(133)相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133)与所述第二压纸板(1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133)的两端在贯穿第二压纸板(131)后与所述垫纸板(1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3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旋转轴(133)的一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威何江宋智钰何倩吴江渝郑华明曾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