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十字轴锻件挤压式模锻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777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0:26
差速器十字轴锻件挤压式模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下料;(2)、中频感应加热;(3)、镦粗:去除氧化皮;(4)、挤压式预锻;(5)、终锻;(6)、切边;(7)、冲孔;(8)、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半闭式径向挤压工艺,挤压式预锻工序大大改善制坯分料的效果,工人操作简单,不仅劳动强度降低,而且锻件成品率提高;挤压分料分配得当,终锻模具寿命提高10%‑20%;相邻两轴颈之间的飞边减小,切边凸模和切边凹模更容易打靠,减小了锻造设备的载荷和能量消耗,同时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利用活动可调节的顶板调整冲孔凸模以及切边模的位置,从而完成精准的对模,提高切边和冲孔的精度和效率。

Extrusion die forging technology for differential cross shaft forging

The extrusion die forging process for differential cross shaft forging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blanking; (2)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3) upsetting: removing oxide scale; (4) extrusion pre-forging; (5) final forging; (6) trimming; (7) punching; (8) correction. The semi-closed radial extrusion process is adopted, and the extrusion pre-forging process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ect of blank partitioning. The worker's operation is simple, not only the labor intensity is reduced, but also the yield of forgings is increased; when the extrusion partitioning is properly distributed, the life of the final forging die is increased by 10%20%; the flying edge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journals is reduced, and the trimming punch and the trimming punch Edge-cutting die is easier to punch, reduces the load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forging equipment, and reduces the failure rate of equipment; adjust the position of punching punch and edge-cutting die by adjustable roof, so as to complete accurate die alignment,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edge-cutting and pun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速器十字轴锻件挤压式模锻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差速器十字轴锻件挤压式模锻工艺。
技术介绍
差速器十字轴是汽车驱动桥的重要零件,规格品种多,需求量大。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开式模锻工艺生产,其工艺流程为:下料—中频感应加热—镦粗(去除氧化皮)—1次卡压—2次卡压—预锻—终锻—切边—冲孔—校正,采用该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差速器十字轴锻件包括套筒,套筒的圆周侧部沿径向方向设置有四根轴颈呈十字形的结构,而锻造用料为圆柱形棒料,为保证模具的四个轴颈腔充满和提高材料利用率,必须使用制坯工步进行分料。卡压工艺属于开放式制坯,采用卡压工艺时坯料的分料效果不够理想。相邻两轴颈之间的扇形部位产生的飞边大、厚,锻件材料利用率低,浪费严重。2、由于轴颈之间的毛边较大,需要使用较大的压力才能使模具打靠,增加了设备的载荷和能量消耗。3、采用开式模锻工艺锻造工序多,生产节拍慢,生产效率低。4、一次卡压后需要将坯料旋转90度再进行二次卡压,由于工人操作时存在误差,所以卡压后坯料形状会存在偏差,从而导致在后续锻造时坯料分布不均,使锻件产生充不满的缺陷,所以采用开式模锻工艺时废品较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差速器十字轴锻件挤压式模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下料;(2)、中频感应加热;(3)、镦粗:去除氧化皮;(4)、挤压式预锻:在挤压模具的上模型腔和下模型腔内上下对应设置球形凸起,墩粗的坯料放置在挤压模具内,挤压后的预锻件被挤压成中部的圆柱体和沿圆柱体径向方向设置的四根轴颈,四根轴颈呈十字形布置,圆柱体的底部向下凸出于四根轴颈底部所在的平面,圆柱体的顶部与四根轴颈的顶部位于同一平面,圆柱体的顶部被挤压模具上模型腔内的球形凸起挤压出顶部敞口的上凹槽,圆柱体的底部被挤压模具下模型腔内的球形凸起挤压出底部敞口的下凹槽;(5)、终锻:预锻件放置到终锻模具内,下凹槽与终锻模具的下模型腔...

【技术特征摘要】
1.差速器十字轴锻件挤压式模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下料;(2)、中频感应加热;(3)、镦粗:去除氧化皮;(4)、挤压式预锻:在挤压模具的上模型腔和下模型腔内上下对应设置球形凸起,墩粗的坯料放置在挤压模具内,挤压后的预锻件被挤压成中部的圆柱体和沿圆柱体径向方向设置的四根轴颈,四根轴颈呈十字形布置,圆柱体的底部向下凸出于四根轴颈底部所在的平面,圆柱体的顶部与四根轴颈的顶部位于同一平面,圆柱体的顶部被挤压模具上模型腔内的球形凸起挤压出顶部敞口的上凹槽,圆柱体的底部被挤压模具下模型腔内的球形凸起挤压出底部敞口的下凹槽;(5)、终锻:预锻件放置到终锻模具内,下凹槽与终锻模具的下模型腔内预设的下凸柱配合,从而使预锻件定位;(6)、切边;(7)、冲孔;(8)、校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十字轴锻件挤压式模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圆柱体的高度为60mm,相对设置的两根轴颈外端部之间的距离为19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十字轴锻件挤压式模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终锻过程中采用的终锻模具的下模型腔底部在下凸柱周围均匀设置有四条长槽,长槽内端与下凸柱外圆周接触,四条长槽沿下凸柱的径向方向设置,且每条长槽均与预锻件的四根轴颈上下对应,在进行终锻时,终锻件的四根轴颈上被锻造出四条用于金加工定位装夹的定位凸棱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十字轴锻件挤压式模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和(7)采用安装在锻造压力机上的一体式切边冲孔装置;一体式切边冲孔装置包括第一上顶板、第二上顶板、冲孔凸模、切边凸模和下底板,锻造压力机的动力输出端的底部开设有截面为T型的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一上顶板和第二上顶板的顶部分别连接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沿垂直方向设置,第一上顶板和第二上顶板分别通过连接螺栓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其中连接螺栓的头部位于滑槽内,第一上顶板位于第二上顶板的左侧,切边凸模的顶部通过内六方螺钉安装在第一上顶板的底部,切边凸模的底部开设有上切边凹槽,冲孔凸模的顶部安装在第二上顶板的底部,冲孔凸模的下部为圆柱型结构且与差速器十字轴终锻件的中心孔相适配;下底板安装在锻造压力机的工作台上,下底板位于第一上顶板和第二上顶板的下方,下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切边凹模和冲孔凹模,切边凹模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切边凹槽,下切边凹槽对应位于上切边凹槽的正下方,上切边凹槽与下切边凹槽组合形成与差速器十字轴终锻件外形相适配的切边凹槽,冲孔凹模上开设有落料孔,落料孔的半径大于冲孔凸模的下部半径,落料孔和冲孔凸模的中心线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器十字轴锻件挤压式模锻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上顶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上顶板的第一安装槽内通过若干内六方螺钉固定连接有冲头固定板,冲头固定板内开设有上大下小的台阶孔,冲孔凸模的上端部为台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会涛郭艳珺丁圣杰高保生安伟浩陈喜乐胡卫华张恒宋航赵世启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中兴锻造有限公司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