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钉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598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拔钉工具,包括钳体和操作杆。所述钳体一端成形为把手,另一端内部成形有上开口大、下开口小的漏斗状安装空间,所述前侧壁的下部成形有第一钳块;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空间内并成形为第二钳块,另一端成形为压杆段,所述操作杆靠近所述第二钳块处设有支点,所述操作杆通过所述支点与所述钳体铰接;令所述第一钳块与所述第二钳块对合形成钳嘴,所述拔钉工具通过控制所述操作杆以带动所述第二钳块与所述第一钳块夹紧或松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钳体的一端设有安装空间,且安装空间内设有互相铰接的压杆段和钳块,解决了无钉帽钉子较难拔出的技术问题,达到方便快捷地拔出无钉帽钉子的目的。

Nail pullout too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ail pulling tool, comprising a clamp body and an operating lever. One end of the clamp body is formed into a handle, and the other end is internally formed into a funnel-shaped mounting space with a large upper opening and a small lower opening,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front side wall is formed with a first clamp block; one end of the manipulator bar is extended into the mounting space and is formed into a second clamp block, and the other end is formed into a compression bar segment, and the manipulator bar is close to the said one. A fulcrum is provided at the second clamp, and the manipulator bar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clamp body through the fulcrum; a clamp mouth is formed by engaging the first clamp block with the second clamp block, and the pulling tool drives the second clamp block and the first clamp block to clamp or loosen by controlling the manipulator bar.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pull out nails without nail caps by installing a mounting space at one end of the clamp body and a hinged compression bar section and a clamp block in the mounting space, so as to pull out nails without nail caps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拔钉工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拔钉工具。
技术介绍
在现代建筑领域的木工作业时,经常会用到钉子,而无钉帽钉子的拔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使用传统工具拔出无钉帽钉子非常费劲。因此,急需一种方便快捷可针对无钉帽钉子的拔钉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拔钉工具,通过在钳体的一端设有安装空间,且安装空间内设有互相铰接的压杆段和钳块,解决了无钉帽钉子较难拔出的技术问题,达到方便快捷地拔出无钉帽钉子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拔钉工具,包括钳体和操作杆。所述钳体一端成形为把手,另一端内部成形有上开口大、下开口小的漏斗状安装空间,令所述安装空间沿所述钳体的长度方向上靠近所述把手的一侧壁为后侧壁,与所述后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为前侧壁,所述前侧壁成形为向下并往所述安装空间的截面中心延伸的结构,且所述前侧壁的下部成形有第一钳块,所述后侧壁包括斜壁和接设于所述斜壁下方的竖壁,所述斜壁成形为向下并往所述安装空间的截面中心延伸的结构;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空间内并成形为第二钳块,另一端成形为压杆段,所述操作杆靠近所述第二钳块处设有支点,所述操作杆通过所述支点与所述钳体铰接;令所述第一钳块与所述第二钳块对合形成钳嘴,所述拔钉工具通过控制所述操作杆以带动所述第二钳块与所述第一钳块夹紧或松开。本技术拔钉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定义沿所述安装空间贯通所述钳体的方向为高度方向,所述支点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高于所述后侧壁的竖壁顶部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本技术拔钉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杆段的长度大于所述钳体的长度。本技术拔钉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点处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操作杆,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钳体上。本技术拔钉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钳块和所述第二钳块上分别设有互相对应的锯齿。本技术拔钉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把手成形为弧状结构。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钳体的一端设有安装空间,且安装空间内设有互相铰接的压杆段和钳块,解决了无钉帽钉子较难拔出的技术问题,达到方便快捷地拔出无钉帽钉子的目的。(2)压杆段的长度大于钳体的长度,以利用杠杆原理,能使用较小的力气将钉子用钳嘴固定住。(3)支点的位置位于后侧壁的竖壁之上,以使对压杆段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压杆段不会被后侧壁的斜壁卡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拔钉工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的钳嘴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钳体10;安装空间11;把手12;后侧壁13;斜壁131;竖壁132;前侧壁14;操作杆20;压杆段21;支点22;转轴23;钳嘴30;第一钳块31;第二钳块32;锯齿33。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拔钉工具,其包括钳体10和操作杆20。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钳体10一端成形为把手12,另一端内部成形有上开口大、下开口小的漏斗状安装空间11,令安装空间11沿钳体10的长度方向上靠近把手12的一侧壁为后侧壁13,与后侧壁13相对的另一侧壁为前侧壁14,前侧壁14成形为向下并往安装空间11的截面中心延伸的结构,且前侧壁14的下部成形有第一钳块31,后侧壁13包括斜壁131和接设于斜壁131下方的竖壁132,斜壁131成形为向下并往安装空间11的截面中心延伸的结构。于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把手12成形为弧状结构,但并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操作杆20的一端伸入安装空间11内并成形为第二钳块32,另一端成形为压杆段21,操作杆20靠近第二钳块32处设有支点22,操作杆20通过支点22与钳体10铰接。如图2和图3所示,令第一钳块31与第二钳块32对合形成钳嘴30,所述拔钉工具通过控制操作杆20以带动第二钳块32与第一钳块31夹紧或松开。另外,第一钳块31和第二钳块32上分别设有互相对应的锯齿33。具体地,如图2所示,压杆段21的长度大于钳体10的长度,以利用杠杆原理,能使用较小的力气将钉子用钳嘴30固定住。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定义沿所述安装空间11贯通钳体10的方向为高度方向,支点22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高于后侧壁13的竖壁132顶部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这样,对压杆段21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压杆段21不会被后侧壁13的斜壁131卡住。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支点22处设有一转轴23,转轴23贯穿操作杆20,且转轴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钳体10上。本技术拔钉工具的使用,如图2和图3所示,首先将钳嘴30移动到所需要拔出的钉子(未图示)附近,并使钉子后端的外露部分位于第一钳块31和第二钳块32之间;接着对操作杆20的压杆段21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第二钳块32向第一钳块31方向夹紧,以使钳嘴30夹紧钉子后端的外露部分;然后继续对操作杆20的压杆段21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此时整个拔钉工具会沿钳体10的末端弧形转动,从而将钉子拔出。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无钉帽钉子的长度较长,使用本技术拔钉工具无法一次性拔出。如图2和图3所示,此时可不断重复以下步骤:对操作杆20的压杆段21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第二钳块32向第一钳块31方向夹紧,并使钳嘴30夹紧钉子后端的外露部分;然后继续对操作杆20的压杆段21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此时整个拔钉工具会沿钳体10的末端弧形转动。直至将钉子完全拔出。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拔钉工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拔钉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所述钳体一端成形为把手,另一端内部成形有上开口大、下开口小的漏斗状安装空间,令所述安装空间沿所述钳体的长度方向上靠近所述把手的一侧壁为后侧壁,与所述后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为前侧壁,所述前侧壁成形为向下并往所述安装空间的截面中心延伸的结构,且所述前侧壁的下部成形有第一钳块,所述后侧壁包括斜壁和接设于所述斜壁下方的竖壁,所述斜壁成形为向下并往所述安装空间的截面中心延伸的结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空间内并成形为第二钳块,另一端成形为压杆段,所述操作杆靠近所述第二钳块处设有支点,所述操作杆通过所述支点与所述钳体铰接;令所述第一钳块与所述第二钳块对合形成钳嘴,所述拔钉工具通过控制所述操作杆以带动所述第二钳块与所述第一钳块夹紧或松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钉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所述钳体一端成形为把手,另一端内部成形有上开口大、下开口小的漏斗状安装空间,令所述安装空间沿所述钳体的长度方向上靠近所述把手的一侧壁为后侧壁,与所述后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为前侧壁,所述前侧壁成形为向下并往所述安装空间的截面中心延伸的结构,且所述前侧壁的下部成形有第一钳块,所述后侧壁包括斜壁和接设于所述斜壁下方的竖壁,所述斜壁成形为向下并往所述安装空间的截面中心延伸的结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空间内并成形为第二钳块,另一端成形为压杆段,所述操作杆靠近所述第二钳块处设有支点,所述操作杆通过所述支点与所述钳体铰接;令所述第一钳块与所述第二钳块对合形成钳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立伟王广升岳志磊崔潍卿郑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