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750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3:57
公开了一种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时间域至深度域的速度建模,获得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基于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与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速度场;基于全方位速度场与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反射角道集与全方位倾角道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全方位技术,生成精确的速度模型,实现更准确的裂缝预测与复杂地质成像。

Integrated imaging invers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de azimuth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An integrated imaging invers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de azimuth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is disclosed. The method can include: velocity modeling from time domain to depth domain, obtaining isotropic velocity field in depth domain, obtaining omnidirectional velocity field based on isotropic velocity field in depth domain and common center gather, and obtaining omnidirectional reflection angle gather and omnidirectional inclination gather based on omnidirectional velocity field and common center gather. . The invention generates accurate velocity model by omni-directional technology to achieve more accurate fracture prediction and complex geological im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地球物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近来,通过提高成像质量、分辨率以及新的采出方式等手段可以获得丰富和广泛方位的地震工区。宽方位高精度地震技术是这几年发展起来并迅速接近普及应用的一套技术。虽然石油天然气工业在这些丰富的地震采集的地表采样中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却没有在地下采样中获得相同的成绩。为了适应在传统和现代陆上和海上采集所具有的丰富的方位角信息,石油天然气工业已经开始进行对记录的地震数据的采集划分,以及随后独立的处理和成像环节。目前,一项新的技术——全方位角分解与成像技术——被建议应用到页岩气储层中,以确保对地下应力的方向和强度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这一技术是设计用来在地下的各个方向按连续的方式进行采样的。这一技术的运用结果是可以以一种新颖的方式为解释人员提供与地震数据交互的新的数据图像,并且使得解释人员在描述页岩油气藏时具有更多的数据和信心。虽然宽方位的数据质量和成果比常规三维结果精细可靠,但宽方位采集需要几倍甚至十几倍于传统的技术成本,由于部门划分方法的局限性,那些需要保护的地下的方向数据、分辨率以及成像的完整性都进行了折中处理。因为传统三维地震虽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处理成像反演一体化平台,并也基本已经集成到各成熟大型软件的应用平台中,但针对宽方位数据的此类处理成像反演一体化流程尚未成型,因此在这些丰富的地震采集资料中所获得的回报就打了折扣。不论在处理、成像、解释中,都有相对宽方位的新流程和技术方法,但这些技术方法尚未形成成熟的系统流程。各不同步骤的衔接不当也导致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时间耗损。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及系统。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及系统,其能够通过全方位技术,生成精确的速度模型,实现更准确的裂缝预测与复杂地质成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基于时间域至深度域的速度建模,获得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基于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与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速度场;基于所述全方位速度场与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反射角道集与全方位倾角道集。优选地,所述基于时间域至深度域的速度建模,获得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包括:基于所述时间域的均方根速度模型,通过时深转换,获得初始速度模型;对所述初始速度模型进行沿层校正,获得沿层速度模型;对所述沿层速度模型进行网格层析,获得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优选地,基于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与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速度场包括:基于共中心点道集,通过全方位网格层析与垂直横向各向同性速度建模,获得垂直横向各向同性速度模型;基于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通过全方位偏移,获得方位剩余残差;基于所述垂直横向各向同性速度模型与所述方位剩余残差,获得所述全方位速度场。优选地,还包括:基于所述全方位倾角道集,通过镜像加权与散射加权,获得目标地质体的优化成像。优选地,还包括:基于所述全方位反射角道集,通过横向各向同性分析与振幅随方位角反演,获得叠前裂缝预测数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系统,所述系统可以包括:预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时间域至深度域的速度建模,获得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全方位速度场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与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速度场;角道集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全方位速度场与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反射角道集与全方位倾角道集。优选地,所述基于时间域至深度域的速度建模,获得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包括:基于所述时间域的均方根速度模型,通过时深转换,获得初始速度模型;对所述初始速度模型进行沿层校正,获得沿层速度模型;对所述沿层速度模型进行网格层析,获得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优选地,基于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与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速度场包括:基于共中心点道集,通过全方位网格层析与垂直横向各向同性速度建模,获得垂直横向各向同性速度模型;基于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通过全方位偏移,获得方位剩余残差;基于所述垂直横向各向同性速度模型与所述方位剩余残差,获得所述全方位速度场。优选地,还包括:倾角道集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全方位倾角道集,通过镜像加权与散射加权,获得目标地质体的优化成像。优选地,还包括:反射角道集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全方位反射角道集,通过横向各向同性分析与振幅随方位角反演,获得叠前裂缝预测数据。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全方位技术,生成更精确的速度模型,进而获得全方位反射角道集与全方位倾角道集,实现更准确的裂缝预测与复杂地质成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常规速度模型与全方位速度模型的示意图。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全方位共倾角道集与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的示意图。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标地质体的常规成像与目标地质体的优化成像的示意图。图5a、图5b和图5c分别示出了串珠地层地震数据体、根据现有技术的叠后大尺度裂缝预测结果的示意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中小尺度裂缝预测结果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在该实施方式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01,基于时间域至深度域的速度建模,获得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步骤102,基于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与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速度场;以及步骤103,基于全方位速度场与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反射角道集与全方位倾角道集。该实施方式通过全方位技术,生成精确的速度模型,实现更准确的裂缝预测与复杂地质成像。下面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的具体步骤。在一个示例中,基于时间域至深度域的速度建模,获得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在一个示例中,基于时间域至深度域的速度建模,获得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包括:基于时间域的均方根速度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包括:基于时间域至深度域的速度建模,获得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基于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与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速度场;基于所述全方位速度场与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反射角道集与全方位倾角道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包括:基于时间域至深度域的速度建模,获得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基于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与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速度场;基于所述全方位速度场与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反射角道集与全方位倾角道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时间域至深度域的速度建模,获得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包括:基于所述时间域的均方根速度模型,通过时深转换,获得初始速度模型;对所述初始速度模型进行沿层校正,获得沿层速度模型;对所述沿层速度模型进行网格层析,获得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与共中心点道集,获得全方位速度场包括:基于共中心点道集,通过全方位网格层析与垂直横向各向同性速度建模,获得垂直横向各向同性速度模型;基于所述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通过全方位偏移,获得方位剩余残差;基于所述垂直横向各向同性速度模型与所述方位剩余残差,获得所述全方位速度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其中,还包括:基于所述全方位倾角道集,通过镜像加权与散射加权,获得目标地质体的优化成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其中,还包括:基于所述全方位反射角道集,通过横向各向同性分析与振幅随方位角反演,获得叠前裂缝预测数据。6.一种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系统,包括:预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远刘喜武陈业全霍志周刘宇巍张远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