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沙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471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处理带泥沙河水流量大、造价低、管理方便、耗水量小的排沙漏斗,其包括进水涵洞、漏斗室、溢流堰、回水道、排沙底孔,而溢流堰为部分周边溢流的;其具有以下特点:漏斗处理流量范围不限;处理泥沙粒径范围为大于0.05毫米的各级泥沙;排沙率为(90~100)%;排沙耗水量占总引水量的5%以下;其工程造价低;处理10立方米/秒含沙水,每年就可节省排沙水2000至3000万立方米,可以增灌2.5~3.5万亩地,相当于修建一座中型水库的效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排除河水中泥沙的设施,是一种排沙漏斗。目前,对于利用多泥沙河水进行灌溉或引水发电来说,灌溉或引水发电所用的渠道都严重遭受泥沙危害。以往的厢型沉沙池可以排除河水泥沙中的30%左右的悬移质泥沙,但是排沙耗水量超过总引水量的30%,而且造价高、管理复杂。原苏联沙拉克霍夫提出了漏斗室排沙设施,该排沙设施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2和3所示,由进水涵洞2、漏斗室11、溢流堰5、回水道5、排沙底孔7构成,其溢流堰5为全周边溢流的,当带有泥沙的河水从进水涵洞2沿边缘进入漏斗室11后,在漏斗室11边壁的作用下,形成螺旋流,使河水中的泥沙向漏斗室11中央集中,并从排沙底孔7排出,而清水沿漏斗室11顶部全周边溢流到回水道5内流出;尽管其排沙和节水效果都比较好,但是,当流量大,即要求环流室也大时,造成泥沙至排沙底孔7周围呈一环状淤积,因此,其单室处理流量不能超过3立方米/秒,当处理较大流量时必须修建漏斗群,其造价昂贵、管理不便、耗水量大。本专利技术人在进行大量的模型试验并分析研究后,认为其不能处理大于3立方米/秒流量的原因,首先是全周边溢流所造成。当处理大流量的带泥沙河水时,要求漏斗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除河水中泥沙的排沙漏斗,包括进水涵洞、漏斗室、溢流堰、回水道、排沙底孔,其特征在于溢流堰为部分周边溢流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著侯杰王长新朱慧珍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水利水电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