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志勇专利>正文

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7319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底部连通有口鼻罩,所述通气管顶部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塞网,所述通气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送气管,所述通气管的顶部与第一送气管的底部之间套设有第一螺纹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气管、口鼻罩、第一塞网、第一送气管、第一螺纹套、第一连接管、第一控制阀、第二送气管、送气罩、第一输气管、第二塞网、第二输气管、第二连接管、第二螺纹套、第二控制阀、输氧管和氧气罐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不具备循环使用功能的问题,该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具备循环使用的功能的优点,值得推广。

Respiratory devices for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reathing apparatus for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ncluding a ventilation tube, the bottom of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nose mask,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top of the ventilation tube is transversely fixed with a first plug net, the top of the ventilation tub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air supply tube, and the top of the ventilation tube is set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air supply tube. A first thread sleeve is provided.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 ventilation pipe, a nose mask, a first plug net, a first air supply pipe, a first thread sleeve, a first connecting pipe, a first control valve, a second air supply pipe, an air supply cover, a first gas transmission pipe, a second plug net, a second gas transmission pipe, a second connecting pipe, a second thread sleeve, a second control valve, an oxygen transmission pipe and an oxygen tank.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respiratory device does not have the circulatory function, and the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respiratory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circulatory function,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
技术介绍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的中部,由一间隔分为左右两个腔室,每个腔室又分为位于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两部分,心房收集入心血液,心室射血出心,心室的进口和出口都有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各器官组织的代谢水平不同,对血流量的需要也不同,心血管活动能在机体的神经和体液调解下,改变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协调各器官组织之间的血流分配,以满足各器官组织对血流量的需要。心血管内科临床中常使用吸氧和人工辅助呼吸,有时需要交替进行,随着患心血管病的人越来越多,会使用到大量的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现有的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不具备循环使用的功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制造大量的医用垃圾,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具备循环使用的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不具备循环使用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底部连通有口鼻罩,所述通气管顶部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塞网,所述通气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送气管,所述通气管的顶部与第一送气管的底部之间套设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送气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部贯穿至通气管的内腔,所述第一送气管的顶部连通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的顶部连通有第二送气管,所述第二送气管的顶部连通有送气罩,所述通气管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左侧的内腔竖向固定连接有第二塞网,所述第一输气管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左侧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左侧贯穿至第一输气管的内腔,所述第一输气管的右侧与第二输气管的左侧之间套设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右侧连通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右侧连通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远离第二控制阀的一侧连通有氧气罐。优选的,所述通气管顶部的表面和第一送气管底部的表面分别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套配合使用的第一螺纹壁和第二螺纹壁,第一螺纹壁和第二螺纹壁与第一螺纹套的内壁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气管右侧的表面和第二输气管左侧的表面分别开设有与第二螺纹套配合使用的第三螺纹壁和第四螺纹壁,第三螺纹壁和第四螺纹壁与第二螺纹套的内壁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连接管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输气管的右侧开设有与第二连接管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优选的,所述口鼻罩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垫,所述送气罩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罩。优选的,所述第一塞网靠近通气管内壁的一侧与通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塞网靠近第一输气管内壁的一侧与第一输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气管、口鼻罩、第一塞网、第一送气管、第一螺纹套、第一连接管、第一控制阀、第二送气管、送气罩、第一输气管、第二塞网、第二输气管、第二连接管、第二螺纹套、第二控制阀、输氧管和氧气罐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不具备循环使用功能的问题,该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具备循环使用的功能的优点,值得推广。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螺纹壁和第二螺纹壁,方便第一螺纹套转动,可以方便对口鼻罩和通气管进行更换,第三螺纹壁和第四螺纹壁,方便第二螺纹套转动,可以方便对通气管进行更换,通过设置第一通孔,方便第一连接管进入通气管的内腔,通过设置第二通孔,方便第二连接管进入第一输气管的内腔,通过设置第一防护垫,可以对病人面部进行保护,通过设置第二防护垫,可以对医生的面部进行保护,通过设置第一塞网和第二塞网,防止氧气进入患者鼻腔时对鼻腔的冲击,使患者在吸氧过程中感觉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通气管、2口鼻罩、3第一塞网、4第一送气管、5第一螺纹套、6第一连接管、7第一控制阀、8第二送气管、9送气罩、10第一输气管、11第二塞网、12第二输气管、13第二连接管、14第二螺纹套、15第二控制阀、16输氧管、17氧气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通气管1,通气管1的底部连通有口鼻罩2,通气管1顶部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塞网3,通气管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送气管4,通气管1的顶部与第一送气管4的底部之间套设有第一螺纹套5,通气管1顶部的表面和第一送气管4底部的表面分别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套5配合使用的第一螺纹壁和第二螺纹壁,第一螺纹壁和第二螺纹壁与第一螺纹套5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一送气管4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6,第一连接管6的底部贯穿至通气管1的内腔,第一送气管4的顶部连通有第一控制阀7,第一控制阀7的顶部连通有第二送气管8,第二送气管8的顶部连通有送气罩9,口鼻罩2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垫,送气罩9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罩,通气管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输气管10,第一输气管10左侧的内腔竖向固定连接有第二塞网11,第一塞网3靠近通气管1内壁的一侧与通气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塞网11靠近第一输气管10内壁的一侧与第一输气管10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输气管10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输气管12,第二输气管12的左侧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3的左侧贯穿至第一输气管10的内腔,通气管1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连接管6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第一输气管10的右侧开设有与第二连接管13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第一输气管10的右侧与第二输气管12的左侧之间套设有第二螺纹套14,第一输气管10右侧的表面和第二输气管12左侧的表面分别开设有与第二螺纹套14配合使用的第三螺纹壁和第四螺纹壁,第三螺纹壁和第四螺纹壁与第二螺纹套14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二输气管12的右侧连通有第二控制阀15,第二控制阀15的右侧连通有输氧管16,输氧管16远离第二控制阀15的一侧连通有氧气罐17,通过设置第一螺纹壁和第二螺纹壁,方便第一螺纹套5转动,可以方便对口鼻罩2和通气管1进行更换,第三螺纹壁和第四螺纹壁,方便第二螺纹套14转动,可以方便对通气管1进行更换,通过设置第一通孔,方便第一连接管6进入通气管1的内腔,通过设置第二通孔,方便第二连接管13进入第一输气管10的内腔,通过设置第一防护垫,可以对病人面部进行保护,通过设置第二防护垫,可以对医生的面部进行保护,通过设置第一塞网3和第二塞网11,防止氧气进入患者鼻腔时对鼻腔的冲击,使患者在吸氧过程中感觉舒适,通过设置通气管1、口鼻罩2、第一塞网3、第一送气管4、第一螺纹套5、第一连接管6、第一控制阀7、第二送气管8、送气罩9、第一输气管10、第二塞网11、第二输气管12、第二连接管13、第二螺纹套14、第二控制阀15、输氧管16和氧气罐17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不具备循环使用功能的问题,该心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通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的底部连通有口鼻罩(2),所述通气管(1)顶部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塞网(3),所述通气管(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送气管(4),所述通气管(1)的顶部与第一送气管(4)的底部之间套设有第一螺纹套(5),所述第一送气管(4)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6)的底部贯穿至通气管(1)的内腔,所述第一送气管(4)的顶部连通有第一控制阀(7),所述第一控制阀(7)的顶部连通有第二送气管(8),所述第二送气管(8)的顶部连通有送气罩(9),所述通气管(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输气管(10),所述第一输气管(10)左侧的内腔竖向固定连接有第二塞网(11),所述第一输气管(10)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输气管(12),所述第二输气管(12)的左侧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3),所述第二连接管(13)的左侧贯穿至第一输气管(10)的内腔,所述第一输气管(10)的右侧与第二输气管(12)的左侧之间套设有第二螺纹套(14),所述第二输气管(12)的右侧连通有第二控制阀(15),所述第二控制阀(15)的右侧连通有输氧管(16),所述输氧管(16)远离第二控制阀(15)的一侧连通有氧气罐(17)。...

【技术特征摘要】
1.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通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的底部连通有口鼻罩(2),所述通气管(1)顶部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塞网(3),所述通气管(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送气管(4),所述通气管(1)的顶部与第一送气管(4)的底部之间套设有第一螺纹套(5),所述第一送气管(4)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6)的底部贯穿至通气管(1)的内腔,所述第一送气管(4)的顶部连通有第一控制阀(7),所述第一控制阀(7)的顶部连通有第二送气管(8),所述第二送气管(8)的顶部连通有送气罩(9),所述通气管(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输气管(10),所述第一输气管(10)左侧的内腔竖向固定连接有第二塞网(11),所述第一输气管(10)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输气管(12),所述第二输气管(12)的左侧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3),所述第二连接管(13)的左侧贯穿至第一输气管(10)的内腔,所述第一输气管(10)的右侧与第二输气管(12)的左侧之间套设有第二螺纹套(14),所述第二输气管(12)的右侧连通有第二控制阀(15),所述第二控制阀(15)的右侧连通有输氧管(16),所述输氧管(16)远离第二控制阀(15)的一侧连通有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赵志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