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明泉专利>正文

水力自动双向平旋水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034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力自动双向平旋水闸,由两个相对安装的可控单向止回阀组成,主要包括四块矩形主闸板,它们分别以一孔闸口的两闸墩内侧两端为固定旋转支点,在闸孔中心和闸墩侧面间水平旋转,每一闸墩侧面的两块主闸板的移动闸边又分别与四块或多块矩形折叠板之间作可旋转连接,在闸口的底板上形成由两块主闸板、多块折叠板、闸墩一侧面组成的两个无顶可变量容器,即两个可变量腹腔。本水闸具有双向可控止回功能,大幅度降低了水闸建筑高度,闸桥合一拓宽了桥面通道,有无动力条件均可方便操作,提高了水闸制造的性价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城市给排水的水闸,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水位差形成的压力促使主闸板平旋移动,实现截流并自动止回的新型水闸。
技术介绍
传统的河流、水库和灌渠的水闸绝大多数是采用起降闸门的混凝土构件,在桥面上安装牵引闸门升降的大型装置,占用桥面通道;葛洲坝采用了平旋结构的闸门,单向两闸门结合角为180°,其闸门驱动机构复杂,功率消耗大;还有一种闸门是在水平方向如推拉门式地平移,但闸孔数不得大于2孔。以上几种水闸均存在制造成本高,使用不便,只具有截流的单一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简化水闸的驱动机构,降低制造成本,方便控制水位,不占用闸顶桥面空间,美化水闸外形结构,提供一种对开式双向水闸,利用水力使闸板自动平旋移动,具有可控双向止回功能,值得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力自动双向平旋水闸由两个相对安装的可控单向止回阀组成,主要包括四块矩形主闸板,它们分别以一孔闸口的两闸墩内侧两端为固定旋转支点,在闸孔中心和闸墩侧面间水平旋转,每一闸墩侧面的两块主闸板的移动闸边又分别与四块或多块矩形折叠板之间作可旋转连接,在闸口的底板上形成由两块主闸板、多块折叠板、闸墩一侧面组成的两个无顶可变量容器,即两个可变量腹腔。两个可变量腹腔容积增大时,驱使对应的两组主闸板向闸孔中心平旋移动直至交接成两个对顶“人”字形(小于180°)而封水;腹腔容积缩小时,驱使对应的两组主闸板向闸墩侧面平旋移动直至贴近闸墩侧面而全开启。两个可变量腹腔是互通的,两个可变量腹腔都由先导阀来控制是否需要接通上游水位或下游水位,实现主阀板的开启或关闭,即关闸时腹腔接通上游水位,切断下游水位;开闸时腹腔接通下游水位,切断上游水位。既具有截流功能,同时又有单向止回功能。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水闸具有双向可控止回功能;大幅度降低了水闸建筑高度,闸桥合一拓宽了桥面通道;有无动力条件均可方便操作,减少能耗;提高了水闸制造的性价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A-A向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B-B向视图。附图所示中,矩形主闸板1a、1b、1c、1d,矩形折叠板2a、2b、2c、2d、2e、2f、2g、2h,先导阀3a、3b、3c、3d,固定轴旋转点4a、4b、4c、4d、4e、4f,平移旋转点5a、5b、5c、5d、5e、5f、5g、5h,闸墩6、7,无顶可变量腹腔8、9。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水力自动双向平旋水闸,主要包括四块矩形主闸板、八块矩形折叠板和两边闸墩上的2-4只先导阀组成。四块矩形主闸板垂直于闸底并分别以两边闸墩内侧两端为固定旋转支点,在闸孔中心和闸墩侧面间水平旋转,截流时两闸板呈“人”字形封水,开启时两闸板向闸墩内侧边缘移动,直至贴近腹部边缘为全开通。每块主闸板的移动闸边与闸墩内侧面间都旋转连接2只矩形折叠板。在闸口底板上形成由主闸板1a、折叠板2a、2b、2c、2d、主闸板1b和闸墩6侧面组成的一个无顶可变量腹腔8,由主闸板1c、折叠板2e、2f、2g、2h、主闸板1d和闸墩7侧面组成的另一个无顶可变量腹腔9,两个无顶可变量腹腔8、9底部互通。每块主闸板、折叠板与闸墩内侧面连接处的支点为固定轴旋转点4a、4b、4c、4d、4e、4f,每块主闸板与折叠板连接处、折叠板之间连接处的关节轴为可平移旋转点5a、5b、5c、5d、5e、5f、5g、5h,所以主闸板1a、1b以固定旋转点4a、4b为圆心向4e点方向平移旋转,同样主闸板1c、1d以固定旋转点4c、4d为圆心向4f点方向平移旋转。实施例一设M1水位高于M2水位时1、要求开启闸口。关闭先导阀3a、3c,开启先导阀3b、3d,这时腹腔接通M2的低水位,M1水位高于腹腔水位,使主闸板1a、1c开启,水力推动折叠板2c、2d、2g、2h移动,使主闸板1b、1d开启直至完全打开。控制先导阀3a、3c的关闭度,也可以改变主闸板的开启度。2、要求关闭闸口。关闭先导阀3b、3d,开启先导阀3a、3c,这时M1方向的高水位进入腹腔,使主闸板1a、1c自动关闭,直至两主闸板对接封水。实施例二设M2水位高于M1水位时其操作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反。实施例三要求定向止回。初设定关闭先导阀3a、3c,开启先导阀3b、3d。则M1高水位时闸板自动开启;M2高水位时闸板自动关闭,起到单向止回作用。如果反设定,则结果相反。权利要求1.一种水力自动双向平旋水闸,由两个相对安装的可控单向止回阀组成,主要包括四块矩形主闸板,它们分别以一孔闸口的两闸墩内侧两端为固定旋转支点,在闸孔中心和闸墩侧面间水平旋转,每一闸墩侧面的两块主闸板的移动闸边又分别与四块或多块矩形折叠板之间作可旋转连接,在闸口的底板上形成由两块主闸板、多块折叠板、闸墩一侧面组成的两个可变量腹腔。两个可变量腹腔由先导阀控制是否需要接通上游水位或下游水位,实现主阀板的开启或关闭,即关闸时腹腔接通上游水位,切断下游水位;开闸时腹腔接通下游水位,切断上游水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动双向平旋水闸,两个可变量腹腔是互通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动双向平旋水闸,主闸板闭合角度小于18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力自动双向平旋水闸,由两个相对安装的可控单向止回阀组成,主要包括四块矩形主闸板,它们分别以一孔闸口的两闸墩内侧两端为固定旋转支点,在闸孔中心和闸墩侧面间水平旋转,每一闸墩侧面的两块主闸板的移动闸边又分别与四块或多块矩形折叠板之间作可旋转连接,在闸口的底板上形成由两块主闸板、多块折叠板、闸墩一侧面组成的两个无顶可变量容器,即两个可变量腹腔。本水闸具有双向可控止回功能,大幅度降低了水闸建筑高度,闸桥合一拓宽了桥面通道,有无动力条件均可方便操作,提高了水闸制造的性价比。文档编号E02B7/20GK1598160SQ20041004146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周明泉 申请人:周明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力自动双向平旋水闸,由两个相对安装的可控单向止回阀组成,主要包括四块矩形主闸板,它们分别以一孔闸口的两闸墩内侧两端为固定旋转支点,在闸孔中心和闸墩侧面间水平旋转,每一闸墩侧面的两块主闸板的移动闸边又分别与四块或多块矩形折叠板之间作可旋转连接,在闸口的底板上形成由两块主闸板、多块折叠板、闸墩一侧面组成的两个可变量腹腔。两个可变量腹腔由先导阀控制是否需要接通上游水位或下游水位,实现主阀板的开启或关闭,即关闸时腹腔接通上游水位,切断下游水位;开闸时腹腔接通下游水位,切 断上游水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泉
申请(专利权)人:周明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