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676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设置在老旧砖基础建筑的原基础垫层上;包括:连梁垫层、若干根扁担梁、若干根连梁和若干根锚杆静压桩;连梁垫层固定在原基础垫层上;扁担梁水平设置在连梁垫层上方,且贯穿老旧砖基础,两端伸出老旧砖基础;连梁水平设置,且与扁担梁垂直;每根连梁分别与扁担梁的一侧固定连接,且连梁的底部贴合连梁垫层的顶面;锚杆静压桩竖直设置,贯穿连梁、连梁垫层、原基础垫层直至地下。其优点在于通过扁担梁、连梁及锚杆静压桩,将老建筑上部荷载,有效传递至锚杆静压桩,实现了天然地基向桩基的转换,解决了砖基础建筑抗变形能力差,容易发生沉降的难题。

Underpinning system for old building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oundation underpinning system for an old building,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cushion layer of an old brick foundation building; comprises a connecting beam cushion layer, a number of flat-supported beams, a number of connecting beams and anchor static pressure piles; a connecting beam cushion layer is fixed on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cushion layer; a flat-supported beam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above the connecting beam cushion layer and runs through the old one. Old brick foundation with two ends extending out of the old brick foundation; connecting beams are arranged horizontally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flat-supported beam; each connecting bea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flat-supported beam, and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beam is attached to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beam cushion layer; anchor static pressure pile is vertically arranged, which run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beam, the connecting beam cushion layer, and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cushion layer to the underground. The advantages of this method are that the upper load of the old building can be effectively transferred to the anchor static pressure pile by the flat-bearing beam, connecting beam and anchor static pressure pile, which realize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natural foundation to pile foundation,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deformation resistance and easy settlement of brick foundation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属于地下工程基坑支护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用地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新建项目紧邻老建筑施工。许多老建筑采用天然地基(如砖基础),在软土地区,天然地基基础抗变形能力较差。紧邻老建筑开挖新建建筑深基坑,随着土体应力释放,老建筑势必会产生较大程度的沉降,由此造成墙体开裂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及使用。采用砖基础的老建筑,很难采用常规桩基础托换,砖墙不同于混凝土墙,没有很强的抗弯抗剪能力,采用通常的托梁等工艺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一种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在砖基础上开孔布置扁担梁,通过扁担梁将上部荷载传递至两侧连梁,进而传递至锚杆静压桩,从而增强老建筑抵抗沉降的能力;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设置在老旧砖基础建筑的原基础垫层上;包括:连梁垫层、若干根扁担梁、若干根连梁和若干根锚杆静压桩;连梁垫层固定在原基础垫层上;扁担梁水平设置在连梁垫层上方,且贯穿老旧砖基础,两端伸出老旧砖基础;连梁水平设置,且与扁担梁垂直;每根连梁分别与扁担梁的一侧固定连接,且连梁的底部贴合连梁垫层的顶面;锚杆静压桩竖直设置,贯穿连梁、连梁垫层、原基础垫层直至地下。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连梁垫层由混凝土浇筑而成。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扁担梁包括,扁担梁钢筋笼、槽钢以及扁担梁混凝土;槽钢固定在扁担梁钢筋笼内;扁担梁混凝土充满扁担梁钢筋笼、槽钢、老旧砖基础,将扁担梁固定在老旧砖基础上。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槽钢的腹板竖直设置,翼板水平设置。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连梁包括连梁钢筋笼和连梁混凝土;连梁钢筋笼固定在扁担梁钢筋笼上;连梁混凝土与扁担梁混凝土一体浇筑,形成整体。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连梁预留锚杆静压桩压桩孔,与锚杆静压桩的位置相匹配。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连梁垫层预留锚杆静压桩压桩孔,与锚杆静压桩的位置相匹配。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采用在砖基础上开孔布置扁担梁,通过扁担梁将上部荷载传递至两侧连梁,进而传递至锚杆静压桩;扁担梁直径较小,开孔扰动不大,对原砖基础产生影响较小;扁担梁和连梁整体浇筑,其刚度和整体性较好;所用工艺需要的施工空间较小,一般建筑净高大于2.5m即可在内部施工,适用条件广泛;增强老建筑抵抗沉降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的一个方向的断面布置图。图2是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的另一个方向的断面布置图。图3是扁担梁的断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包括连梁垫层6、两根扁担梁1、两根连梁2和两根锚杆静压桩4。老旧砖基础5的建筑具有原基础垫层3。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就设置在原基础垫层3上。连梁垫层6为混凝土浇筑而成,固定在原基础垫层3上。在老旧砖基础5上开孔51,用于放置扁担梁1。扁担梁1水平设置在连梁垫层6上方,贯穿老旧砖基础5,两端伸出老旧砖基础5。如图3所示,扁担梁1包括,扁担梁钢筋笼11、槽钢12以及扁担梁混凝土13。槽钢12的腹板竖直,翼板水平设置在扁担梁钢筋笼13内,可以采用钢条焊接的方式与担梁钢筋笼13固定。扁担梁钢筋笼11贯穿老旧砖基础,两端伸出老旧砖基础。扁担梁混凝土13浇筑充满扁担梁钢筋笼11、槽钢12、以及老旧砖基础5的开孔51,孔径一般250~300mm,不可太大,防止老旧砖基础5损坏。将扁担梁1固定在老旧砖基础5上。开口51的圆周即为扁担梁混凝土13的外圆,也是扁担梁1的外圆。连梁2水平设置,且与扁担梁1垂直。如图1所示,一根连梁2与两根扁担梁1的左侧侧固定连接,另一根连梁2与两根扁担梁1的右侧侧固定连接。连梁2包括:连梁钢筋笼和连梁混凝土。连梁2与两根扁担梁1的固定采用:箍筋将两者的钢筋笼捆扎在一起,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使得连梁混凝土与扁担梁混凝土一体浇筑,形成整体。浇筑后,连梁2的底部贴合连梁垫层6的顶面。如图1所示,连梁2、连梁垫层6都预留锚杆静压桩压桩孔,与锚杆静压桩的位置相匹配。锚杆静压桩4竖直设置,贯穿连梁、连梁垫层直至地下。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的施工过程及作用原理在老建筑砖基础两侧开挖沟槽,在老旧砖基础5上间隔一定距离,开孔51,施工的已经固定槽钢12的扁担梁钢筋笼11,然后在老旧砖基础5两侧的扁担梁钢筋笼11上绑扎连梁钢筋笼,浇筑扁担梁及连梁混凝土,浇筑前预留锚杆静压桩压桩孔。待连梁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条件后,施工锚杆静压桩,然后封闭桩孔。通过扁担梁、连梁及锚杆静压桩,将老建筑上部荷载,有效传递至锚杆静压桩,实现了天然地基向桩基的转换,解决了砖基础建筑抗变形能力差,容易发生沉降的难题。以上实施例仅描述了本方案的主要特征和创新点。本方案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新点和保护范围的前提下,本方案还会有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将落入本方案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老旧砖基础建筑的原基础垫层上;包括,连梁垫层、若干根扁担梁、若干根连梁和若干根锚杆静压桩;其中,所述连梁垫层固定在原基础垫层上;所述扁担梁水平设置在所述连梁垫层上方,且贯穿老旧砖基础,两端伸出老旧砖基础;所述连梁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扁担梁垂直;每根所述连梁分别与扁担梁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梁的底部贴合所述连梁垫层的顶面;所述锚杆静压桩竖直设置,贯穿所述连梁、所述连梁垫层、原基础垫层直至地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老旧砖基础建筑的原基础垫层上;包括,连梁垫层、若干根扁担梁、若干根连梁和若干根锚杆静压桩;其中,所述连梁垫层固定在原基础垫层上;所述扁担梁水平设置在所述连梁垫层上方,且贯穿老旧砖基础,两端伸出老旧砖基础;所述连梁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扁担梁垂直;每根所述连梁分别与扁担梁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梁的底部贴合所述连梁垫层的顶面;所述锚杆静压桩竖直设置,贯穿所述连梁、所述连梁垫层、原基础垫层直至地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梁垫层由混凝土浇筑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建筑的基础托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扁担梁包括,扁担梁钢筋笼、槽钢以及扁担梁混凝土;所述槽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策颜立明刘云忠魏仁杰吕志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