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浪固沙的整治措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663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岸风沙流的综合治理,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浪固沙的整治措施。它是由防浪拦沙堤;阻沙栅栏;蜂巢式固沙障;化学固沙剂和覆网四部分构成,构建了一个集防浪、阻沙、固沙与输沙为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填补了海岸风沙防治研究的盲区,拓宽了风沙防治研究领域,为海岸风沙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利用防浪拦沙堤、缓冲带、阻沙带、固沙带和输沙带稳定了沙面,减小风沙流的危害,改善了沿岸军民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岸风沙流的综合治理,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浪固沙的整治措施
技术介绍
海岸风沙灾害由来已久,对其防治也进行了长期探索,并在海岸地貌研究和防护林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海岸防护林带主要建立在不受潮汐、海浪影响的区域,而受潮汐、海浪影响的宽阔沙质滩涂,其风沙危害防治研究在国内尚处空白。这一地带风沙危害是由向海浪、海流和风力耦合作用的结果。即在涨潮时,大量的沙物质在潮汐和波浪的作用下,涌向并堆积在潮间带;退潮以后,堆积在潮间带的沙物质经太阳照晒和风干后,再在海岸风力的作用下形成风沙流,以舌状和片状积沙的形式不断向陆域延伸,其对国防设施、沿海建筑物等构成直接威胁。每次涨潮、落潮都会产生新的积沙而产生新的风沙危害,年年岁岁,周而复始。简单的说,就是风力搬运海滩沙,并以风沙流的形式产生风沙危害,海水又不断的补充沙源。所以,海岸风沙危害较内陆沙漠地区更为复杂和严重。在我国内陆沙漠和沙漠化地区,对于风沙活动规律及其危害防治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对风沙危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已积累了较为丰富和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其防风固沙效益也十分显著。对于海岸地区风沙危害的治理,虽然有人进行过探索,但由于对风沙活动规律和风沙危害方式与性质认识不够,导致所设置的防护措施针对性不强,其防护效果不佳。总体来说,海岸风沙危害防治研究在国内基本处于空白。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新的海港建设、旅游景点的开发,以及国防建设和相关工程设施的施工过程中或建成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风沙流的危害。海岸风沙流活动的危害,不仅具有一般风沙运动的共同规律,同时还具有其独特的环境特征。加之潮起和潮落的作用,海浪的冲刷和台风的严重威胁,以及海水对防沙材料的浸蚀作用,使其防治研究与实践遇到更加复杂的情况和更多的困难。因此,对海岸风沙危害性质及其防治措施的试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加强海防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漫长的海岸本应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促进经济发展的黄金海岸,只因沙害难以遏制而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开展海岸风沙防治研究,开展综合治理,对改善沿岸军民生活环境、开发海洋资源和进一步增强国力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海岸风沙流活动的危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浪固沙的整治措施,利用本措施,因地制宜对海岸风沙流的活动进行了综合治理。实践证实本技术措施的实施在治理海岸风沙流活动的危害已初见成效。本专利技术根据海岸风沙活动规律及波浪、潮汐作用特点,制定了以拦为主,拦固结合;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工程、化学、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思路。具体地说,一是在海岸潮间带设置防浪拦沙堤,作用是拦截正面海相来沙,防止海浪对固沙设施的冲击破坏;二是在需保护区域两侧布设阻沙栅栏,阻隔侧向来沙;三是在需防护区域后辅以化学固沙剂和覆网措施,固定就地起沙并对过境风沙流加以输导;四是在流沙区设置蜂巢式固沙障来稳定沙面,最终形成以下稳定的海岸风沙危害防护体系配置。一种防浪固沙的整治措施是由4部分构成,包括1、防浪拦沙堤;2、阻沙栅栏;3、蜂巢式固沙障;4、化学固沙剂和覆网覆盖沙面(a)防浪拦沙堤是由可移动的混凝土块体的凸台对凹槽拼接、组合而成构成,混凝土块体为楔形状,底宽1.5m,高为1.0m,堤高1.5m,顶宽50cm,底长为1.8m,混凝土两断面有未通底的凸台、凹槽,并且底部有2个直径为20cm的透水孔;(b)阻沙栅栏是由阻沙网和栅栏构成,阻沙栅栏一般在距防护区外约50m处,两侧各设置2-3道长200m、高1m,阻沙网孔隙度为40%,阻沙栅栏间距25m,阻沙网固定于间距为3.0m立柱上,立柱埋深50-100cm,立柱采用直径为8-10cm的园木,立柱上下端和对角线均采用尼龙绳连接,构成固定阻沙栅栏框架,并在两侧45度角用尼龙绳加固;(c)蜂巢式固沙障设置在防浪拦沙堤后留存一定距离的缓冲带,在缓冲带以上海滩流沙区设置1m×1m蜂巢式固沙障,孔隙度40%,高度为20cm;根据布设的区域,先按1m×1m格点打桩,木桩长度约50cm,埋深30cm;将固沙网固定在木桩上,底部紧贴沙面;(d)化学固沙剂和覆网在需保护区域后分别喷洒化学固沙剂和采取覆网措施覆盖沙面,每平方米用固沙粘合剂为1-2公斤,加温水2000g~3000g稀释,充分搅拌后,采用齿轮泵均匀喷洒,喷洒固沙粘合剂稀释液厚度为2~4mm;覆网材料孔隙度为55%左右,孔径约1.5×1.5m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对海岸风沙危害规律,正面采用防浪拦沙堤;保护区域两侧采用阻沙栅栏;防护区后辅以化学固沙剂和覆网措施,构建了一个集防浪、阻沙、固沙与输沙为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填补了海岸风沙防治研究的盲区,拓宽了风沙防治研究领域,为海岸风沙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另外,该方法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利用防浪拦沙堤、缓冲带、阻沙带、固沙带和输沙带,阻止了风沙流运行途径,稳定了沙面,减小风沙流的危害,改善了沿岸军民生活环境;其次本专利技术所用材料——阻沙网及蜂巢式覆网均由浙江德利经编网业有限公司提供,这种防沙材料具有较强的抗拉性、抗腐蚀性和抗紫外线照射性能,能适应海岸地带高温、高湿和高盐雾的恶劣环境条件,防护寿命达8-12年左右。尤为重要的是,海岸现场施工运输方便、操作快捷,防浪拦沙堤拆卸方便,具有可移动性。在防护区域能很快形成防护体系,发挥防护功效。防护体系建立后,活动沙面得到稳定,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天然植被的恢复和生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防护体系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防浪固沙技术措施已在东南沿海某国防设施风沙危害防治中得到应用,实践表明本技术措施不仅产生了较高的军事经济价值,而且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起到促进作用。另外,该防浪固沙方法对其他海岸风沙危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应用价值。具体技术措施如图1所示1、防浪拦沙堤1的建立(1)混凝土块体的制作,混凝土块为棱台状,底宽1.5m,高为1.0m,堤高1.5m,顶宽50cm,底长为1.8m,混凝土两断面有未通底的凸台、凹槽,并且底部有2个直径为20cm的透水孔。一方面用作涨落潮过程中潮水通过透水孔进出堤内,减小海浪对堤的冲击;另一方面,透水孔可挂起重机吊钓,混凝土块体可随起重机吊臂使堤具有可移动性。由多块混凝土块体凸台对凹槽拼接组合形成防浪拦沙堤1。(2)防浪拦沙堤堤底基准线的确定,防浪拦沙堤作用不单是被动的拦截海沙,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稳固堤基础、防止海浪掏蚀,主动冲刷海沙的作用,能够利用海浪将堤前堆积的沙粒冲刷反运回大海。所以,防浪拦沙堤的堤底基准线位置选择尤为重要。经过水工模拟实验,该位置的选择是确定在平均海平面1.0m处,即堤底标高为1.0m。(3)防浪拦沙堤基础护底,基础护底宽度一般为8-10m。堤前护底宽度5.0m,堤后3.0m,护底上面铺砌一层30cm厚、重量60-100kg块石。为防止基床和护底下沙的流失,在基床和护底二片石下铺设层透水土工布。(4)混凝土块体的拼接组合,将制作好的混凝土块体运送到现场。顺海岸线走向,用起重机将每一块体沿护底基准线顺序摆放、凸台对凹槽对接,用水泥勾缝。防浪拦沙堤的长度视防护对象的规模而定,一般应大于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浪固沙的整治措施,其特征是按防浪拦沙堤(1);阻沙栅栏(2);蜂巢式固沙障(3);化学固沙剂和覆网(4)配置实施,(a)防浪拦沙堤(1)是由可移动的混凝土块体的凸台对凹槽拼接、组合而成构成,混凝土块体为楔形状,底宽1.5m,高 为1.0m,堤高1.5m,顶宽50cm,底长为1.8m,混凝土两断面有未通底的凸台、凹槽,并且底部有2个直径为20cm的透水孔;(b)阻沙栅栏(2)是由阻沙网和栅栏构成,阻沙栅栏一般在距防护区外约50m处,两侧各设置2-3道长200 m、高1m,阻沙网孔隙度为40%,阻沙栅栏间距25m,阻沙网固定于间距为3.0m立柱上,立柱埋深50-100cm,立柱采用直径为8-10cm的园木,立柱上下端和对角线均采用尼龙绳连接,构成固定阻沙栅栏框架,并在两侧45度角用尼龙绳加固; (c)蜂巢式固沙障(3)设置在防浪拦沙堤后留存一定距离的缓冲带,在缓冲带以上海滩流沙区设置1m×1m蜂巢式固沙障,孔隙度40%,高度为20cm;根据布设的区域,先按1m×1m格点打桩,木桩长度约50cm,埋深30cm;将固沙网固定在木桩 上,底部紧贴沙面;(d)化学固沙剂和覆网(4)在需防护区后分别喷洒化学固沙剂和采取覆网措施覆盖沙面,每平方米用固沙粘合剂为1-2公斤,加温水2000g~3000g稀释,充分搅拌后,采用齿轮泵均匀喷洒,喷洒固沙粘合剂稀释液厚度为2~4 mm;覆网材料孔隙度为55%左右,孔径约1.5×1.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成君屈建军张忍奎方华东贾挺平李贺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军港机场营房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