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60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5:03
一种可调模板结构包括有模板面板、固定框边、可调框边、导向稍和调节装置;固定框边固定连接在模板面板的一侧,且沿模板面板的一条竖边通长设置;所述可调框边横向可调的设置在模板面板的另一侧,且沿模板面板的另一条竖边通长设置;所述导向稍有两个,分别水平设置在模板面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导向稍4包括有垫板4.1和导向杆4.2;其中,导向稍的一端与模板面板固定连接,导向稍的另一端与可调框边横向可调连接;所述调节装置连接在固定框边和可调框边之间,用以带动可调框边沿横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支撑材料浪费、效率低下以及周转次数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模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度可调的模板结构。
技术介绍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加强技术研发应用”,用科技手段改变传统建造方式促进建筑产业发展、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纵观国内外建筑施工领域,无论是何种模架体系,使用何种制造材料,目前都还具有与它相应的适宜应用市场;不同的只是产品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及技术含量的不同。如何用科技手段,通过技术研发,促进模架行业转型升级,跟上建筑业的发展的脚步,是我们当前需要面对的热点问题。由于模架业在整个建筑结构施工领域中是最具有普遍联系和普遍意义的应用技术专业;所以,模架业的科技进步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技术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模板体系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体系不完整、材料单一、周转率低、工业化生产程度不高、技术含量低下、成本高、施工质量一般以及事故频频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模板结构,要解决传统的支撑材料浪费、效率低下以及周转次数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模板结构包括有模板面板、固定框边、可调框边、导向稍和调节装置;所述固定框边固定连接在模板面板的一侧,且沿模板面板的一条竖边通长设置;所述可调框边横向可调的设置在模板面板的另一侧,且沿模板面板的另一条竖边通长设置;所述导向稍有两个,分别水平设置在模板面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导向稍包括有垫板和导向杆;其中,导向稍的一端与模板面板固定连接,导向稍的另一端与可调框边横向可调连接;所述调节装置连接在固定框边和可调框边之间,用以带动可调框边沿横向移动。优选的,所述模板面板由钢板制成制成。优选的,所述固定框边包括有第一型钢杆件和第二型钢杆件;所述第一型钢杆件的截面尺寸小于第二型钢杆件的截面尺寸;其中,第一型钢杆件竖向连接在模板面板上,且第一型钢杆件的左侧面与模板面板的左侧边平齐;所述第二型钢杆件竖向连接在第一型钢杆件的前侧面上,且第二型钢杆件的左侧面与第一型钢杆件的左侧面平齐。优选的,所述第一型钢杆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横向的第一内嵌管。优选的,所述导向稍设置在模板面板上、对应第一型钢杆件上第一内嵌管的位置处;所述垫板焊接连接在模板面板上;所述导向杆水平连接在垫板上,其中导向杆的一端与垫板焊接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朝向可调框边一侧。优选的,所述可调框边包括有第三型钢杆件和第四型钢杆件;所述第三型钢杆件的截面尺寸小于第四型钢杆件的截面尺寸;其中,第三型钢杆件贴设在模板面板上,且第三型钢杆件的上部和下部对应导向稍的位置处分别设有横向的第二内嵌管;所述第四型钢杆件竖向连接在第三型钢杆件的前侧面上,且第四型钢杆件的右侧面与第三型钢杆件的右侧面平齐;所述第三型钢杆件上的第二内嵌管对应套接在导向稍的导向杆上,且沿导向杆横向可调。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有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套管;所述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在固定框边上;所述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在可调框边上;并且第一螺纹杆上的螺纹方向与第二螺纹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套管的内侧设有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且套管套接连接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之间;所述套管上、靠近中部位置处设有插孔,并且插孔的中轴方向与套管的长轴向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这种可调模板结构,结构简单,构件种类少,安拆方便,能周转使用,快速高效以及提高施工效率。2、建筑结构施工时,当模板工程中遇到非标尺寸或者尺寸有偏差时,需要补充非标尺寸的模板时,利用本技术的可调模板结构,利用该可调模板结构的宽度可调的功能,既能实现和满足,可以节约材料,必能周转重复利用。3、本技术在模板面板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框边,在模板面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可调框边,在固定框边与可调框边之间连接调节装置,旋转套管,可调框边就可以向外或者向内移动,通过调节装置来控制固定框边与可调框边之间的间距。4、本技术在模板面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导向稍,通过导向稍来控制可调框边移动的路线,从而使可调框边在移动的过程中不至于产生倾斜。5、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房建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导向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框边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可调框边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模板面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模板面板、2-固定框边、2.1-第一型钢杆件、2.2-第二型钢杆件、2.3-第一内嵌管、3-可调框边、3.1-第三型钢杆件、3.2-第四型钢杆件、3.3-第二内嵌管、4-导向稍、4.1-垫板、4.2-导向杆、5-调节装置、5.1-第一螺纹杆、5.2-第二螺纹杆、5.3-套管、6-插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这种可调模板结构包括有模板面板1、固定框边2、可调框边3、导向稍4和调节装置5;所述固定框边2固定连接在模板面板1的一侧,且沿模板面板1的一条竖边通长设置;所述可调框边3横向可调的设置在模板面板1的另一侧,且沿模板面板1的另一条竖边通长设置;所述导向稍4有两个,分别水平设置在模板面板1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导向稍4包括有垫板4.1和导向杆4.2;其中,导向稍4的一端与模板面板1固定连接,导向稍4的另一端与可调框边3横向可调连接;所述调节装置5连接在固定框边2和可调框边3之间,用以带动可调框边3沿横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板面板1由钢板制成,模板面板1的尺寸为2700mm×275mm×6m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模板面板1的尺寸也可以根据所浇筑的构件尺寸调节。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边2包括有第一型钢杆件2.1和第二型钢杆件2.2;所述第一型钢杆件2.1的截面尺寸小于第二型钢杆件2.2的截面尺寸;其中,第一型钢杆件2.1竖向连接在模板面板1上,且第一型钢杆件2.1的左侧面与模板面板1的左侧边平齐;所述第二型钢杆件2.2竖向连接在第一型钢杆件2.1的前侧面上,且第二型钢杆件2.2的左侧面与第一型钢杆件2.1的左侧面平齐。本实施例中,第一型钢杆件2.1由截面尺寸为60mm×40mm×3mm的钢管制成,第一型钢杆件2.1的长度与模板面板1的长度相适应为2700mm;第二型钢杆件2.2由截面尺寸为由60mm×60mm×3mm的钢管制成,第二型钢杆件2.2的长度与模板面板1的长度相适应为2700mm;并且第一型钢杆件2.1和第二型钢杆件2.2焊接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型钢杆件2.1和第二型钢杆件2.2也可以由槽钢制成或者由H型钢制成或者由工字钢制成,第一型钢杆件2.1和第二型钢杆件2.2的尺寸也可以根据模板面板1的尺寸和设计条件调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型钢杆件2.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横向的第一内嵌管2.3;所述第一内嵌管2.3由40mm×16mm×2mm的钢管制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内嵌管2.3还可以由其他尺寸的钢管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稍4设置在模板面板1上、对应第一型钢杆件2.1上第一内嵌管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模板结构,包括有模板面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框边(2)、可调框边(3)、导向稍(4)和调节装置(5);所述固定框边(2)固定连接在模板面板(1)的一侧,且沿模板面板(1)的一条竖边通长设置;所述可调框边(3)横向可调的设置在模板面板(1)的另一侧,且沿模板面板(1)的另一条竖边通长设置;所述导向稍(4)有两个,分别水平设置在模板面板(1)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导向稍(4)包括有垫板(4.1)和导向杆(4.2);其中,导向稍(4)的一端与模板面板(1)固定连接,导向稍(4)的另一端与可调框边(3)横向可调连接;所述调节装置(5)连接在固定框边(2)和可调框边(3)之间,用以带动可调框边(3)沿横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模板结构,包括有模板面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框边(2)、可调框边(3)、导向稍(4)和调节装置(5);所述固定框边(2)固定连接在模板面板(1)的一侧,且沿模板面板(1)的一条竖边通长设置;所述可调框边(3)横向可调的设置在模板面板(1)的另一侧,且沿模板面板(1)的另一条竖边通长设置;所述导向稍(4)有两个,分别水平设置在模板面板(1)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导向稍(4)包括有垫板(4.1)和导向杆(4.2);其中,导向稍(4)的一端与模板面板(1)固定连接,导向稍(4)的另一端与可调框边(3)横向可调连接;所述调节装置(5)连接在固定框边(2)和可调框边(3)之间,用以带动可调框边(3)沿横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面板(1)由钢板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边(2)包括有第一型钢杆件(2.1)和第二型钢杆件(2.2);所述第一型钢杆件(2.1)的截面尺寸小于第二型钢杆件(2.2)的截面尺寸;其中,第一型钢杆件(2.1)竖向连接在模板面板(1)上,且第一型钢杆件(2.1)的左侧面与模板面板(1)的左侧边平齐;所述第二型钢杆件(2.2)竖向连接在第一型钢杆件(2.1)的前侧面上,且第二型钢杆件(2.2)的左侧面与第一型钢杆件(2.1)的左侧面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杆件(2.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横向的第一内嵌管(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稍(4)设置在模板面板(1)上、对应第一型钢杆件(2.1)上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东杨少林孙涛张磊张平平于光史一剑包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