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6581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包括:主体结构,固定于主体结构的悬臂支撑板,与悬臂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立柱组件,横梁组件,装饰条,固定于立柱组件的钢托件;所述悬臂支撑板分别横向穿出位于主体结构前端的立柱组件、钢托件;所述装饰条固定于悬臂支撑板的前端;所述横梁组件与立柱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钢托件向外延伸形成安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立柱组件分别与横梁组件、钢托件、悬臂支撑板固定连接,而悬臂支撑板与主体结构固定连接,钢托件用于安装面板,通过钢托件将横向、竖向的载荷直接传递至主体结构,可以使得横梁、立柱组件的尺寸变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玻璃幕墙,尤其涉及一种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代建筑尤其是机场或大型场馆类建筑领域,要求玻璃幕墙结构具有大尺度、高通透,大遮阳等性能;对于具有大悬挑竖向装饰条的大水平分格幕墙中,由于竖向装饰条受风面积大,悬挑距离大,所受到的外部载荷也比较大,为了保证整体受力能力,以及稳定性,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增加横梁、立柱的尺寸,以及减少悬挑装饰条的尺寸,但这种方式又与美观、通透性、成本相违背,因此,如何在承受大悬挑装饰条侧向风压下尽量保持立柱截面纤细,如何保证大跨度横梁截面尽量纤细,如何在一个通透立面上,将整个转接系统设计得精致,小巧、协调是一个成功的幕墙系统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包括:主体结构,固定于主体结构的悬臂支撑板,与悬臂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立柱组件,横梁组件,装饰条,固定于立柱组件的钢托件;所述悬臂支撑板分别横向穿出位于主体结构前端的立柱组件、钢托件;所述装饰条固定于悬臂支撑板的前端;所述横梁组件与立柱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钢托件向外延伸形成安装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立柱组件包括上立柱,下立柱,以及两端分别插装于上立柱和下立柱的立柱插件;所述立柱插件与悬臂支撑板固定连接,立柱插件设有用于穿过悬臂支撑板的第一安装孔。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立柱插件设有水平的第一腰圆孔,以及位于第一腰圆孔外周的第一齿形面;所述立柱组件还包括与第一齿形面相配合的第一齿垫,以及锁紧件;所述悬臂支撑板设有用于穿过锁紧件的第一锁紧孔;所述立柱插件通过第一齿垫、锁紧件锁紧固定于悬臂支撑板。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下立柱设有第一安装槽,以及用于穿过悬臂支撑板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横梁组件穿过第一安装槽与立柱插件固定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梁体,插装于梁体的横梁插件,以及销轴;所述横梁插件与立柱插件通过销轴固定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立柱组件还包括压板;所述下立柱的前端设有与压板扣合的连接端;所述压板设有用于穿过悬臂支撑板的第三安装孔。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下立柱的前端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钢托件通过螺栓锁紧固定于第二安装槽。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还包括固定于安装部的面板;所述钢托件与立柱插件、下立柱固定连接,钢托件设有用于穿过悬臂支撑板的第三安装孔;所述面板与安装部之间设有垫块。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悬臂支撑板前端的装饰条。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悬臂支撑板的前端设有第二锁紧孔和第三锁紧孔;所述装饰条设有第四锁紧孔和第五锁紧孔,以及位于第四锁紧孔和第五锁紧孔外周的第二齿形面;所述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还包括第一锁紧螺栓,第二锁紧螺栓,以及若干与第一齿形面相配合的第二齿垫;所述第二锁紧孔为圆形孔;所述第三锁紧孔为水平/竖直的腰圆孔;所述第四锁紧孔、第五锁紧孔都为竖直/水平的腰圆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二锁紧孔、第四锁紧孔锁紧所述装饰条于悬臂支撑板;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穿过第三锁紧孔、第五锁紧孔锁紧所述装饰条于悬臂支撑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一种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立柱组件分别与横梁组件、钢托件、悬臂支撑板固定连接,而悬臂支撑板与主体结构固定连接,钢托件用于安装面板,通过钢托件将横向、竖向的载荷直接传递至主体结构,可以使得横梁、立柱组件的尺寸变小。进一步,立柱组件包括上立柱、下立柱、立柱插件,其中,立柱插件与悬臂支撑板固定连接,上立柱、下立柱不受载荷,因此,可以减少立柱组件的尺寸。进一步,面板固定于钢托件,依次将载荷传递至钢托件、立柱插件、悬臂支撑板、主体结构,以减少横梁组件的载荷。进一步,装饰条的载荷直接通过悬臂支撑板传递至主体结构,相对于传统的结构,可以减少立柱组件的载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的立体视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分解视图;图3为图1实施例的横向剖面图;图4为图1实施例的竖向剖面图。附图标记10幕墙转接系统1主体结构2悬臂支撑板21第一锁紧孔22第二锁紧孔23第三锁紧孔3立柱组件31上立柱32下立柱321第一安装槽33立柱插件331第一腰圆孔332第一齿形面34第一齿垫35锁紧件36压板4横梁组件41梁体42横梁插件43销轴5钢托件51安装部6面板7胶条8垫块9装饰条91第四锁紧孔92第五锁紧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一种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包括:主体结构,固定于主体结构的悬臂支撑板,与悬臂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立柱组件,横梁组件,固定于立柱组件的钢托件。悬臂支撑板分别横向穿出位于主体结构前端的立柱组件、钢托件,横梁组件与立柱组件固定连接,钢托件向外延伸形成安装部。面板固定于钢托件,装饰条固定于悬臂支撑板的前端,面板的自重以及装饰条的自重与外部载荷都通过悬臂支撑板传递至主体结构,从而减轻横梁、立柱组件的载荷,因此不需要将横梁、立柱组件的尺寸设计的很大。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10,包括:主体结构1,固定于主体结构1的悬臂支撑板2,与悬臂支撑板2固定连接的立柱组件3,横梁组件4,固定于立柱组件3的钢托件5。悬臂支撑板2分别横向穿出位于主体结构1前端的立柱组件3、钢托件5,横梁组件4与立柱组件3固定连接,钢托件5向外延伸形成安装部51。面板6固定于钢托件5,装饰条9固定于悬臂支撑板2的前端,面板6的自重以及装饰条9的自重与外部载荷都通过悬臂支撑板2传递至主体结构1,从而减轻横梁组件4、立柱组件3的载荷,因此不需要将横梁组件4、立柱组件3的尺寸设计的很大。在本实施例中,钢托件5的两端都向外延伸,其设有左安装部和有安装部。优选的,立柱组件3包括上立柱31,下立柱32,以及两端分别插装于上立柱31和下立柱32的立柱插件33。立柱插件33与悬臂支撑板2固定连接,立柱插件33设有用于穿过悬臂支撑板2的第一安装孔。因此,上立柱31、下立柱32所受到的载荷非常小,其尺寸也可以尽量的设计小。优选的,立柱插件33设有水平的第一腰圆孔331,以及位于第一腰圆孔331外周的第一齿形面332。立柱组件3还包括与第一齿形面332相配合的第一齿垫34,以及锁紧件35。悬臂支撑板2设有用于穿过锁紧件35的第一锁紧孔21,立柱插件33通过第一齿垫34、锁紧件35锁紧固定于悬臂支撑板2,立柱插件33与悬臂支撑板2紧固时,可以通过第一腰圆孔331并结合第一齿垫34调节二者的相对位置。优选的,下立柱32设有第一安装槽321,以及用于穿过悬臂支撑板2的第二安装孔,横梁组件4穿过第一安装槽321与立柱插件33固定连接。优选的,横梁组件4包括梁体41,插装于梁体41的横梁插件42,以及销轴43,横梁插件42与立柱插件33通过销轴43固定连接。优选的,立柱组件3还包括压板36,下立柱32的前端设有与压板36扣合的连接端,压板36设有用于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固定于主体结构的悬臂支撑板,与悬臂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立柱组件,横梁组件,固定于立柱组件的钢托件;所述悬臂支撑板分别横向穿出位于主体结构前端的立柱组件、钢托件;所述横梁组件与立柱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钢托件向外延伸形成安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固定于主体结构的悬臂支撑板,与悬臂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立柱组件,横梁组件,固定于立柱组件的钢托件;所述悬臂支撑板分别横向穿出位于主体结构前端的立柱组件、钢托件;所述横梁组件与立柱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钢托件向外延伸形成安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件包括上立柱,下立柱,以及两端分别插装于上立柱和下立柱的立柱插件;所述立柱插件与悬臂支撑板固定连接,立柱插件设有用于穿过悬臂支撑板的第一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插件设有水平的第一腰圆孔,以及位于第一腰圆孔外周的第一齿形面;所述立柱组件还包括与第一齿形面相配合的第一齿垫,以及锁紧件;所述悬臂支撑板设有用于穿过锁紧件的第一锁紧孔;所述立柱插件通过第一齿垫、锁紧件锁紧固定于悬臂支撑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立柱设有第一安装槽,以及用于穿过悬臂支撑板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横梁组件穿过第一安装槽与立柱插件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梁体,插装于梁体的横梁插件,以及销轴;所述横梁插件与立柱插件通过销轴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支撑构件式幕墙转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欣高振宇郑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