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磨石地面地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566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室内现浇水磨石地面施工领域,为了满足地漏泄水的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合水磨石施工工艺的特点对地漏周边的细部做法提出了一种新型水磨石地面地漏结构,包括同轴安装的地漏和PVC管圈,地漏穿过砼楼板上的预留孔,PVC管圈直径大于地漏,PVC管圈上沿比地漏顶端高,PVC管圈和地漏之间填充有水磨石石料层二,形成朝向地漏的返水面;PVC管圈与砼楼板之间设有找平层和防水层,PVC管圈外侧设有防水保护层和水磨石料层一,水磨石料层一与PVC管圈上沿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同心但不等高的PVC管圈和地漏形成规则的“倒圆台”下凹形状细部,PVC管圈与地漏之间以及地表面均采用水磨石材料,美观又实用,同时省去了定制铜条环节,可缩短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磨石地面地漏结构
本技术属于室内现浇水磨石地面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磨石地面地漏结构。
技术介绍
标准宿舍内的阳台通常都设置有洗漱设施,这样的阳台上必然得留设一个地漏,当阳台的地面做法为现浇水磨石地面时,地漏周边按规范要求,须泄水明显,300mm范围的排水坡度不小于5%,如要仿照地砖地面的地漏周边的做法做成方形下凹的形状难度很大。例如专利CN102261123A所述的防渗水地漏系统,该地漏系统虽然能运用于常见的地砖地面施工,但由于水磨石面不像瓷砖面可以根据斜度需要填补砂石,无法做到边施工面层边调整返水斜度,一旦水磨石面成型,则无法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结合水磨石施工工艺的特点对地漏周边的细部做法提出了一种新型水磨石地面地漏结构,既满足了地漏泄水的功能要求,又对观感质量起到了推进作用,既实用又美观。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磨石地面地漏结构,包括同轴安装的地漏和PVC管圈,地漏穿过砼楼板上的预留孔,PVC管圈直径大于地漏,所述PVC管圈上沿比地漏顶端高,PVC管圈和地漏之间的空隙填充有水磨石石料层二,形成倾斜向下朝向地漏的返水面,进而完成对返水斜面的控制施工;PVC管圈与砼楼板之间由下至上设有找平层和防水层,PVC管圈外侧、防水层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防水保护层和水磨石料层一,水磨石料层一与PVC管圈上沿平齐,进而完成对水磨石地表面的平整度控制施工。所述PVC管圈直径不小于300mm,PVC管圈和地漏之间的排水坡度不小于5%。所述PVC管圈深度不少于35mm。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利用同心但不等高的PVC管圈和地漏形成规则的“倒圆台”下凹形状的细部,PVC管圈直径远远大于地漏直径,,PVC管圈与地漏之间以及地表面均采用水磨石材料构成倾斜返水面,美观又实用;2、该结构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省去了定制铜条环节,可缩短施工工期;3、本技术是利用前后固定的PVC管圈和地漏来确定下凹形状(即返水角度和返水斜面),有效解决了水磨石面不能按照地砖地面地漏方式进行施工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图;图中:1-PVC管圈、2-水磨石料层一、3-防水保护层、4-防水层、5-找平层、6-砼楼板、7-地漏、8-水磨石石料层二。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新型水磨石地面地漏结构,包括同轴安装的地漏7和PVC管圈1,地漏7穿过砼楼板6上的预留孔,PVC管圈1直径大于地漏7,所述PVC管圈1上沿比地漏7顶端高,PVC管圈1和地漏7之间的空隙填充有水磨石石料层二8,形成倾斜向下朝向地漏7的返水面;PVC管圈1与砼楼板6之间由下至上设有找平层5和防水层4,PVC管圈1外侧、防水层4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防水保护层3和水磨石料层一2,水磨石料层一2与PVC管圈1上沿平齐。以某工程为例,在圆形地漏口周围安装固定一个直径315mm的PVC管圈,和地漏口形成同心圆,控制PVC管圈上沿高度比地漏口高6mm,然后进行水磨石浆料的装挡、打磨,抛光等工序,形成规则的“倒圆台”下凹形状的细部。具体步骤如下:切割PVC管圈→PVC管圈定位固定→浇筑混凝土垫层→固定地漏→水磨石料装挡→粗磨→精磨→抛光→地漏盖安装1.切割PVC管圈预先在4mm厚Ø315PVC上分段划线,每段30mm,然后采用切割机沿线切割整齐2.PVC管圈定位固定采用红外线进行PVC管圈水平和高度的定位,确保PVC管圈与预留的地漏下水管为同心圆,标高按设计标高控制,然后采用1:2.5的水泥砂浆对管圈进行固定。3.浇筑混凝土垫层按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施工过程注意成品保护,不能触碰固定的PVC管圈,也不能随意拔掉地漏下水管口的封堵物。4.固定地漏复核地漏下水管口与PVC管圈上沿的高差,保证安上地漏后地漏上表面比PVC管圈上沿低6mm,然后把事先进行胶带缠绕包裹保护好的地漏安装好。5.水磨石料装挡清除积水浮砂,刷素水泥浆一道,随刷随铺设面层水泥石粒浆。铺设时,先用木抹子将PVC管圈里外周围水泥石粒浆轻轻拍紧压实,以免管圈被撞坏,然后铺设大面水泥石粒浆。操作人员宜穿软底、平跟和底楞无明显的凹凸的鞋操作,以防踩踏较深的鞋印。6.打磨水磨石开磨的时间与水泥强度和气温高低有关,以开磨后石粒不动,水泥浆面与石粒面基本平齐为准。水泥浆强度太高,磨面耗费工时;强度太低,磨石转动时,底面产生的负压力易把水泥浆拉成槽或把石粒打掉。为掌握适当的硬度,开磨前宜试磨。大面积采用机械磨石机研磨,管圈内使用手工小型湿式磨光机研磨,研磨过程中,总会有少量的洞眼孔隙产生,采用补浆的清除这些洞眼孔隙,整个磨光过程为磨光三遍,补浆两次。7.抛光抛光液采用的草酸和氧化加水后的混合溶液,通过抛光能立即腐蚀了细磨表面的突出部分,又将生成物挤压到凹陷部位,经表面物理和化学反应,使水磨石表面形成一层光泽膜,然后进行打蜡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磨石地面地漏结构,包括同轴安装的地漏(7)和PVC管圈(1),地漏(7)穿过砼楼板(6)上的预留孔,PVC管圈(1)直径大于地漏(7),其特征在于:所述PVC管圈(1)上沿比地漏(7)顶端高,PVC管圈(1)和地漏(7)之间的空隙填充有水磨石石料层二(8),形成倾斜向下朝向地漏(7)的返水面;PVC管圈(1)与砼楼板(6)之间由下至上设有找平层(5)和防水层(4),PVC管圈(1)外侧、防水层(4)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防水保护层(3)和水磨石料层一(2),水磨石料层一(2)与PVC管圈(1)上沿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磨石地面地漏结构,包括同轴安装的地漏(7)和PVC管圈(1),地漏(7)穿过砼楼板(6)上的预留孔,PVC管圈(1)直径大于地漏(7),其特征在于:所述PVC管圈(1)上沿比地漏(7)顶端高,PVC管圈(1)和地漏(7)之间的空隙填充有水磨石石料层二(8),形成倾斜向下朝向地漏(7)的返水面;PVC管圈(1)与砼楼板(6)之间由下至上设有找平层(5)和防水层(4),P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陶宁张凯袁建武李梦琪杜晋刚徐鹏袁振彦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