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型防退紧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44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拆型防退紧固件,包括:端盖、第一圆筒、挡板、第二圆筒和滑竿;滑竿第二端设有至少一个围绕在其外周的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安装有至少一根弹簧,且弹簧的延伸方向经过滑竿;弹簧的自由端安装有一个卡块,卡块与第二环形槽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拆型防退紧固件,当端盖旋转到预定位置时,再松开卡块,使得卡块插入对应的第二环形槽,便可通过滑竿对端盖进行锁定。将卡块脱离第二环形槽,然后将滑竿朝向端盖推动,使得短杆被第一凹槽侧壁挤压恢复收纳状态,然后旋转滑竿,使得短杆偏离第一凹槽,然后,再将滑竿抽出第二圆筒,再反向转动端盖,便可实现端盖与第二圆筒的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型防退紧固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紧固件
,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型防退紧固件。
技术介绍
螺栓是一种通过螺纹与螺母组合使用的常见紧固件,用于对机械零件的连接紧固,由于振动、撞击使螺栓与螺母松动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目前的的螺栓放松措施主要包括双螺母防松和冲点法防松,双螺母防松是利用两个螺母的对顶作用达到防松的效果,但是这种防松方式效果不稳定,防松效果并不理想,冲点法防松是通过破环螺纹的方式使螺母卡在螺栓上从而达到防松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导致螺栓与螺母不可拆卸,并且螺栓不能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拆型防退紧固件。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拆型防退紧固件,包括:端盖、第一圆筒、挡板、第二圆筒和滑竿;第一圆筒上设有外螺纹,端盖上设有与第一圆筒上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第二圆筒安装在端盖内部,且端盖与第一圆筒螺纹连接的状态下,第二圆筒插入第一圆筒;第二圆筒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圆筒一端并位于垂直于第一圆筒轴线的平面上;挡板上设有圆柱孔和第一环形槽,圆柱孔贯穿挡板并与第一圆筒轴线重合;第一环形槽围绕在圆柱孔外周并配合圆柱孔形成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型防退紧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1)、第一圆筒(2)、挡板(3)、第二圆筒(4)和滑竿(5);第一圆筒(2)上设有外螺纹,端盖(1)上设有与第一圆筒(2)上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第二圆筒(4)安装在端盖(1)内部,且端盖(1)与第一圆筒(2)螺纹连接的状态下,第二圆筒(4)插入第一圆筒(2);第二圆筒(4)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41);挡板(3)固定连接在第一圆筒(2)一端并位于垂直于第一圆筒(2)轴线的平面上;挡板(3)上设有圆柱孔(31)和第一环形槽(32),圆柱孔(31)贯穿挡板(3)并与第一圆筒(2)轴线重合;第一环形槽(32)围绕在圆柱孔(31)外周并配合圆柱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型防退紧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1)、第一圆筒(2)、挡板(3)、第二圆筒(4)和滑竿(5);第一圆筒(2)上设有外螺纹,端盖(1)上设有与第一圆筒(2)上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第二圆筒(4)安装在端盖(1)内部,且端盖(1)与第一圆筒(2)螺纹连接的状态下,第二圆筒(4)插入第一圆筒(2);第二圆筒(4)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41);挡板(3)固定连接在第一圆筒(2)一端并位于垂直于第一圆筒(2)轴线的平面上;挡板(3)上设有圆柱孔(31)和第一环形槽(32),圆柱孔(31)贯穿挡板(3)并与第一圆筒(2)轴线重合;第一环形槽(32)围绕在圆柱孔(31)外周并配合圆柱孔(31)形成台阶孔结构;滑竿(5)第一端通过圆柱孔(31)插入第一圆筒(2),且滑竿(5)侧壁上靠近其第一端设有与第一凹槽(41)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51),各第二凹槽(51)分别设有一根短杆(6),短杆(6)通过扭簧与滑竿(5)铰接;短杆(6)设有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收纳状态下,短杆(6)收纳在对应的第二凹槽(51)内;工作状态下,短杆(6)抵靠第二凹槽(51)侧壁并伸出第二凹槽(51);滑竿(5)第二端设有至少一个围绕在其外周的第二环形槽(52);第一环形槽(32)内安装有至少一根弹簧(7),且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柯章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