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体式气动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43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变体式气动缸,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气缸后盖、气缸中盖、气缸前盖通过连接外壳相连接,气缸后盖上连接有空气进出口A,气缸后盖与气缸中盖之间设有活塞A,活塞A与活塞杆A相连接,气缸中盖与气缸前盖之间设有活塞B,活塞B与活塞杆B相连接,活塞杆A从活塞杆B中穿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气动缸,可以解决现有气动缸存在的结构复杂、性能不够稳定等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体式气动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变体式气动缸。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技术的成熟,于生产线导入自动化机械已成为了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的主要趋势,且导入自动化机械除了可降低人力成本以外更可大幅的提高整体的生产速率。气缸是引导活塞在其中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随着人们对机械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气缸类在自动化生产中也显得格外重要,而目前市面上的气缸,其内部结构设置的不够合理,结构比较复杂,性能也不够稳定,无法很好的满足工作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气动缸存在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体式气动缸,其特征在于:气缸后盖、气缸中盖、气缸前盖通过连接外壳相连接,气缸后盖上连接有空气进出口A,气缸后盖与气缸中盖之间设有活塞A,活塞A与活塞杆A相连接,气缸中盖与气缸前盖之间设有活塞B,活塞B与活塞杆B相连接,活塞杆A从活塞杆B中穿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气缸中盖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空气进出口B和空气进出口D。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气缸前盖上设有空气进出口C。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变体式气动缸的结构图。图中,1、空气进出口A,2、气缸后盖,3、活塞A,4、活塞杆A,5、气缸中盖,6、空气进出口B,7、活塞B,8、气缸前盖,9、空气进出口C,10、活塞杆B,11、连接外壳,12、空气进出口D。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变体式气动缸结构图如图1所示,一种变体式气动缸,其特征在于:气缸后盖2、气缸中盖5、气缸前盖8通过连接外壳11相连接,气缸后盖2上连接有空气进出口A1,气缸后盖2与气缸中盖5之间设有活塞A3,活塞A3与活塞杆A4相连接,气缸中盖5与气缸前盖8之间设有活塞B7,活塞B7与活塞杆B10相连接,活塞杆A4从活塞杆B10中穿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气缸中盖5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空气进出口B6和空气进出口D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气缸前盖8上设有空气进出口C9。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体式气动缸,其特征在于:气缸后盖(2)、气缸中盖(5)、气缸前盖(8)通过连接外壳(11)相连接,气缸后盖(2)上连接有空气进出口A(1),气缸后盖(2)与气缸中盖(5)之间设有活塞A(3),活塞A(3)与活塞杆A(4)相连接,气缸中盖(5)与气缸前盖(8)之间设有活塞B(7),活塞B(7)与活塞杆B(10)相连接,活塞杆A(4)从活塞杆B(10)中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体式气动缸,其特征在于:气缸后盖(2)、气缸中盖(5)、气缸前盖(8)通过连接外壳(11)相连接,气缸后盖(2)上连接有空气进出口A(1),气缸后盖(2)与气缸中盖(5)之间设有活塞A(3),活塞A(3)与活塞杆A(4)相连接,气缸中盖(5)与气缸前盖(8)之间设有活塞B(7),活塞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武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普立惠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