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组合型缓冲柱塞的新型高压断路器液压工作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23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组合型缓冲柱塞的新型高压断路器液压工作缸,主要由活塞杆、左压板、导向套、连接套、合闸缓冲套、工作缸缸体、合闸缓冲柱塞、活塞、分闸缓冲柱塞、分闸缓冲套以及右压板等组成。当液压工作缸活塞将要运动到行程右终端时,无杆腔Ⅱ中的液压油必须通过分闸缓冲柱塞外表面与分闸缓冲套内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才能排出;当液压工作缸活塞将要运动到行程左终端时,有杆腔Ⅰ中的液压油必须通过合闸缓冲柱塞外表面与合闸缓冲套内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才能排出,从而增大了回油阻力,使活塞速度降低;同时,由于其缓冲套采用圆柱面‑圆锥面‑圆柱面组合的结构,使其拥有峰值压力低,制动时间短,缓冲平稳,对中性能好的特点。

A new type of high pressure circuit breaker hydraulic working cylinder with combined buffer plu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hydraulic working cylinder of high voltage circuit breaker with a combined buffer plunger,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piston rod, a left pressure plate, a guide sleeve, a connecting sleeve, a closing buffer sleeve, a working cylinder cylinder, a closing buffer plunger, a piston, a braking buffer plunger, a braking buffer sleeve and a right pressure plate. When the piston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about to move to the right end of the stroke, the hydraulic oil in the rodless chamber II must be discharged through the gap betwee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rake buffer plunger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brake buffer sleeve; when the piston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about to move to the left end of the stroke, the hydraulic oil in the rodless chamber I must be slowed down by closing. The clearance betwee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lunger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losing buffer sleeve can be discharged, thus increasing the oil return resistance and reducing the speed of the piston;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cushion sleeve adopts a combination of cylindrical surface, conical surface and cylindrical surface, it has low peak pressure, short braking time, stable cushioning and good intermediat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组合型缓冲柱塞的新型高压断路器液压工作缸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工作缸,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组合型缓冲柱塞的、适用于百万伏高压断路器液压操动机构的新型高速液压工作缸。
技术介绍
当液压传动与控制的执行元件,最常见的如液压工作缸拖动沉重的部件作为高速运动至行程末端时,如果没有合适的缓冲装置,往往会发生剧烈的压力和钝力冲击和振动,使系统工作不平稳,产生刺耳的噪声,有时甚至使紧固件松动,损坏液压传动的零件,影响液压元件和系统的寿命,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液压工作缸作为百万伏高压断路器液压操动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断路器分合闸性能的好坏。在执行分合闸操作时,液压工作缸的速度达到了14m/s,同时液压缸的负载当量质量达136kg,这样的高速度大能量的运动作为运动的终止需要合适的缓冲结构来减少操动机构在分合闸完成时的冲击。传统液压缸的缓冲形式很多,大致上可以分为缓冲橡胶垫,缓冲弹簧,液压缓冲。液压缓冲又可以分为外缓冲即在液压系统中构建缓冲回路进行节流缓冲;内缓冲即在液压缸上设计合适的缓冲结构进行节流缓冲。对于用于高压断路器液压操动机构的液压工作缸,由于其高速度大能量缓冲时间短以及液压操动机构所要求的高稳定性低故障率,决定了缓冲橡胶垫,缓冲弹簧这类缓冲不适合液压操动机构;在液压缓冲中液压缸内部机构缓冲是液压操动机构的最佳选择。现有的用于高压断路器液压操动机构的工作缸其内缓冲柱塞为台阶型或者单一的圆柱面及圆锥面,台阶型内缓冲的虽然容易加工,但是因为缓冲间隙大小不连续,所以缓冲时腔内压力有明显的压力脉动;单一的圆柱面内缓冲难以保证对中性,加工难度大而单一的圆锥面在不降低工作缸工作的平均速度的前提下控制缸内液压油峰值压力和活塞末端速度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组合型缓冲柱塞的新型高压断路器液压工作缸。采用圆柱面和圆锥面组合的缓冲柱塞结构。当高压断路器执行分闸操作时,液压工作缸活塞高速向右运动,当活塞将要运动到行程终端时,分闸缓冲柱塞进入分闸缓冲套,此时无杆腔Ⅱ中的液压油必须通过分闸缓冲柱塞外表面与分闸缓冲套内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才能通过无杆腔油口排出;当高压断路器执行合闸操作时,液压工作缸活塞高速向左运动,当活塞将要运动到行程终端时,合闸缓冲柱塞进入合闸缓冲套,此时有杆腔Ⅰ中的液压油必须通过合闸缓冲柱塞外表面与合闸缓冲套内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才能通过有杆腔油口排出;从而增大了回油阻力,使活塞速度降低;同时,由于此新型液压工作缸的缓冲套采用圆柱面-圆锥面-圆柱面组合的结构,使其即拥有峰值压力低,制动时间短的特点,又具有较好的对中性能,避免因不对中引起的缓冲失效,减小了缓冲时腔内压力脉动,使得缓冲过程更加平稳,缓冲效果好,同时又降低了加工难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活塞杆(1)、左压板(2)、导向套(3)、连接套(4)、有杆腔油口(5)、合闸缓冲套(6)、工作缸缸体(7)、合闸缓冲柱塞(8)、活塞(9)、分闸缓冲柱塞(10)、分闸缓冲套(11)、无杆腔油口(12)以及右压板(13);合闸缓冲套(6)右端面、工作缸缸体(7)内表面和活塞(9)左端面之间的空腔形成有杆腔Ⅰ;活塞(9)右端面、工作缸缸体(7)内表面和分闸缓冲套(11)左端面之间的空腔形成无杆腔Ⅱ;左压板(2)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与左压板(2)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左压板(2)与工作缸缸体(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导向套(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与导向套(3)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导向套(3)左端与左压板(2)接触定位,右端与连接套(4)接触定位,并通过定位销与左压板(2)连接进行周向定位;连接套(4)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与连接套(4)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连接套(4)外表面与工作缸缸体(7)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套(4)左端与导向套(3)接触定位,右端与合闸缓冲套(6)接触定位,并通过定位销与导向套(3)连接进行周向定位;合闸缓冲套(6)左端与连接套(4)接触定位,右端与工作缸缸体(7)台阶定位;活塞杆(1)表面加工有合闸缓冲柱塞(8);活塞(9)外表面与工作缸缸体(7)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活塞(9)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与活塞(9)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活塞(9)左端与活塞杆(1)台阶定位;活塞杆(1)右端加工有外螺纹,分闸缓冲柱塞(10)加工有内螺纹,活塞(9)右端通过分闸缓冲柱塞(10)紧固定位;分闸缓冲柱塞(10)通过定位销放松;分闸缓冲套(11)左端与工作缸缸体(7)台阶定位,右端与右压板(13)接触定位;右压板(13)与工作缸缸体(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与传统液压工作缸相比,本新型液压缸在不降低工作平均速度的情况下,缸内峰值压力与活塞末端速度更低,缓冲效果好。(2)与传统液压工作缸相比,本新型液压缸具有较好的对中性能,避免因不对中引起的缓冲失效,增加了工作缸的寿命。(3)与传统液压工作缸相比,本新型液压缸减小了缓冲时腔内压力脉动,使得缓冲过程更加平稳,避免了工作缸的冲击和振动。(4)与传统液压工作缸相比,本新型液压缸对加工精度的要求较低,降低了加工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分闸缓冲柱塞第一阶段圆柱面运动到分闸缓冲套通孔内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分闸缓冲柱塞第二阶段圆锥面运动到分闸缓冲套通孔内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分闸缓冲柱塞第三阶段圆柱面运动到分闸缓冲套通孔内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分闸缓冲柱塞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新型合闸缓冲柱塞第一阶段圆柱面运动到合闸缓冲套通孔内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合闸缓冲柱塞第二阶段圆锥面运动到合闸缓冲套通孔内的局部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合闸缓冲柱塞第三阶段圆柱面运动到合闸缓冲套通孔内的局部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合闸缓冲柱塞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活塞杆1、左压板2、导向套3、连接套4、有杆腔油口5、合闸缓冲套6、工作缸缸体7、合闸缓冲柱塞8、活塞9、分闸缓冲柱塞10、分闸缓冲套11、无杆腔油口12以及右压板13。图2是本技术分闸缓冲柱塞第一阶段圆柱面运动到分闸缓冲套通孔内的局部示意图,主要包括塞杆1、工作缸缸体7、活塞9、分闸缓冲柱塞10、分闸缓冲套11、无杆腔油口12以及右压板13。图3是本技术分闸缓冲柱塞第二阶段圆锥面运动到分闸缓冲套通孔内的局部示意图,主要包括塞杆1、工作缸缸体7、活塞9、分闸缓冲柱塞10、分闸缓冲套11、无杆腔油口12以及右压板13。图4是本技术分闸缓冲柱塞第三阶段圆柱面运动到分闸缓冲套通孔内的局部示意图,主要包括塞杆1、工作缸缸体7、活塞9、分闸缓冲柱塞10、分闸缓冲套11、无杆腔油口12以及右压板13。图5是本技术分闸缓冲柱塞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分闸缓冲柱塞10。图6是本技术合闸缓冲柱塞第一阶段圆柱面运动到合闸缓冲套通孔内的局部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组合型缓冲柱塞的新型高压断路器液压工作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1)、左压板(2)、导向套(3)、连接套(4)、有杆腔油口(5)、合闸缓冲套(6)、工作缸缸体(7)、合闸缓冲柱塞(8)、活塞(9)、分闸缓冲柱塞(10)、分闸缓冲套(11)、无杆腔油口(12)以及右压板(13);左压板(2)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与左压板(2)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左压板(2)与工作缸缸体(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导向套(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与导向套(3)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导向套(3)左端与左压板(2)接触定位,右端与连接套(4)接触定位,并通过定位销与左压板(2)连接进行周向定位;连接套(4)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与连接套(4)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连接套(4)外表面与工作缸缸体(7)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套(4)左端与导向套(3)接触定位,右端与合闸缓冲套(6)接触定位,并通过定位销与导向套(3)连接进行周向定位;合闸缓冲套(6)左端与连接套(4)接触定位,右端与工作缸缸体(7)台阶定位;活塞杆(1)表面加工有合闸缓冲柱塞(8);活塞(9)外表面与工作缸缸体(7)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活塞(9)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与活塞(9)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活塞(9)左端与活塞杆(1)台阶定位;活塞杆(1)右端加工有外螺纹,分闸缓冲柱塞(10)加工有内螺纹,活塞(9)右端通过分闸缓冲柱塞(10)紧固定位;分闸缓冲柱塞(10)通过定位销放松;分闸缓冲套(11)左端与工作缸缸体(7)台阶定位,右端与右压板(13)接触定位;右压板(13)与工作缸缸体(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组合型缓冲柱塞的新型高压断路器液压工作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1)、左压板(2)、导向套(3)、连接套(4)、有杆腔油口(5)、合闸缓冲套(6)、工作缸缸体(7)、合闸缓冲柱塞(8)、活塞(9)、分闸缓冲柱塞(10)、分闸缓冲套(11)、无杆腔油口(12)以及右压板(13);左压板(2)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与左压板(2)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左压板(2)与工作缸缸体(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导向套(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与导向套(3)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导向套(3)左端与左压板(2)接触定位,右端与连接套(4)接触定位,并通过定位销与左压板(2)连接进行周向定位;连接套(4)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与连接套(4)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连接套(4)外表面与工作缸缸体(7)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套(4)左端与导向套(3)接触定位,右端与合闸缓冲套(6)接触定位,并通过定位销与导向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孺琦王胜胡国良候向南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