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三维油藏物理模型断层设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637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油藏物理模型断层设置方法,三维油藏物理模型断层设置方法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实际油藏断层分布特征设计出油藏物理模型中断层,再将模型中的断层细分为多个的断层面;根据实际油藏的物性参数筛选符合要求的天然地层岩石;制作用于模拟断层面小岩块的尺寸及确定小岩块的数量;将原材料切割加工正方体小岩或多面体小岩块;将多面体小岩块或者正方体小岩块依次粘接形成完整的断层整体岩块;通过多个正方体小岩块将多个断层整体岩块按照油藏物理模型中各断层的分布位置互相粘接起来形成断层大尺度模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无法准确模拟夹层状态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精确模拟断层对流体的渗流规律或更复杂断层对流体渗流规律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油藏物理模型断层设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三维油藏物理模型断层设置方法。
技术介绍
断层是岩层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是断块油藏中最重要的地质构造。断块油藏是我国油田开发中占重要地位的一类油藏,在我国东部的许多断陷盆地油藏中,断块油藏占有主导地位。在复杂断块油藏中,如胜利东辛油田,断层非常发育、构造复杂,而且断块油藏的大小和形状差异很大,增加了断块油藏开发的难度。断层既可以成为油气疏导的通道,同时又可以影响开发井网的注采关系。目前,通过基于井震结合下的频谱分解技术、地震曲率属性分析技术、相干分析技术和三色混频技术等多种物探技术进行断层精细识别和描述,特别是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动态等资料对断块油藏储层中的微小断层的描述方法也越来越成熟。因此,随着对断层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油藏中断层的组合形式越来越复杂。目前,油藏物理模拟方法已成为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规律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够等效模拟目标油藏中的渗流过程,从而指导油田开发实践。因此,为了能采用油藏物理模拟方法研究断块油藏中断层对渗流规律的影响,首先必须得到物理模型中断层建立的有效方法,而最为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油藏物理模型断层设置方法,其特征于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根据实际油藏断层分布特征设计出油藏物理模型中断层,再基于离散化思想,将模型中的断层细分为油藏模型中多个小岩块间的断层面;b.根据实际油藏的物性参数筛选物性参数匹配的天然地层岩石,作为制作油藏模型断层岩块的原材料;c.依据相似准则和缩小比例确定油藏模型中断层的尺寸和离散方式;依据断层离散方式、断层区域大小确定制作用于模拟接触区域小岩块的尺寸及小岩块的数量;d.将原材料切割加工成多个边长相同的正方体小岩块,根据接触区域的具体形态,选择性地将部分用于模拟断层面的正方体小岩块按照指定断层走向夹角、尺寸和分布方式进一步切割成不规则的多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油藏物理模型断层设置方法,其特征于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根据实际油藏断层分布特征设计出油藏物理模型中断层,再基于离散化思想,将模型中的断层细分为油藏模型中多个小岩块间的断层面;b.根据实际油藏的物性参数筛选物性参数匹配的天然地层岩石,作为制作油藏模型断层岩块的原材料;c.依据相似准则和缩小比例确定油藏模型中断层的尺寸和离散方式;依据断层离散方式、断层区域大小确定制作用于模拟接触区域小岩块的尺寸及小岩块的数量;d.将原材料切割加工成多个边长相同的正方体小岩块,根据接触区域的具体形态,选择性地将部分用于模拟断层面的正方体小岩块按照指定断层走向夹角、尺寸和分布方式进一步切割成不规则的多面体小岩块;e.根据各断层的不同的渗透性按照对应的粘接方式粘接模拟该断层面中接触区域的两两相对的多面体小岩块或者正方体小岩块;把粘贴完成的多对多面体小岩块或者正方体小岩块按照次序粘接起来后再将模拟断层面中非接触区域的多面体小岩块或者正方体小岩块依次粘接于模拟接触面的多面体小岩块或者正方体小岩块外侧,形成完整的断层整体岩块;对于不渗透断层,在粘接时两个相对配合模拟其的多面体或者正方体小岩块相接触的表面上完全涂满粘结剂;对于具有一定渗透能力的断层,在粘接时两个相对配合模拟其的多面体或者正方体小岩块相接触的表面上局部涂覆粘结剂,保证上述两个小岩块间接触面上存在着未涂胶液的区域,未涂胶液区域的大小根据断层的渗透能力来确定;f.通过多个正方体小岩块将各段断层整体岩块按照油藏物理模型中各断层的分布位置互相粘接起来形成断层大尺度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油藏物理模型断层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倾角的断层模型离散方式不同,对于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断层面,物理模型中直接可用两个正方体小岩块外表面的接触面离散表征;对于倾斜的断层面,物理模型中要用不规则的多面体小岩块中带有一定角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