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马路的雨水排放、过滤、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625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马路的雨水排放、过滤、储存装置,属于集水排水、雨水截污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马路、带空腔的路缘石、空腔、淤泥过滤网、净化介质层、活性炭芯过滤层、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管、空腔与连接管连接最高点、连接管、连接管与雨水储存箱连接最低点、雨水储存箱、水泵、抽水管、弧形自动溢流管顶点最低位置、弧形自动溢流管、弧形自动溢流管与雨水储存箱连接的最高位置、下水管、市政管网和人行道。通过回收溢流,使雨水得到有效排放、收集、净化和储存,能够有效解决路面积水等问题,实现了削峰调蓄、水生态修复的目标,本发明专利技术位于地下,构造简单、受力性能好、加工简便、造价较低,对“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马路的雨水排放、过滤、储存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水排水、雨水截污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马路的雨水排放、过滤、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滤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污染物堆积,使得路面雨水中持有大量的污染物,在一些路面径流的研究表明,初期30%雨水径流中的污染负荷占整场降雨污染的70%,因此,初期雨水的截留与处理可有效控制径流带来的水体污染。目前,国内外对于雨水污染处理也有着不同的措施,国外大多是将雨水直接收集起来再利用,国内是将初期雨水直接引入污水处理厂,忽略了污水处理厂除污容量有限,多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因此,有必要对前期雨水进行弃流处理,研制能够弥补这些方面不足的雨水弃流收集与截污治理系统,将降雨初期雨水分流至污水管道,降雨后期污染程度较轻的雨水经过预处理截留水中的沙粒、碎石等颗粒杂质以及大量污染物,多次过滤、净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马路的雨水排放、过滤、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路(1)、带空腔的路缘石(2)、空腔(3)、淤泥过滤网(4)、净化介质层(5)、活性炭芯过滤层(6)、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管(7)、空腔与连接管连接最高点(8)、连接管(9)、连接管与雨水储存箱连接最低点(10)、雨水储存箱(11)、水泵(12)、抽水管(13)、弧形自动溢流管顶点最低位置(14)、弧形自动溢流管(15)、弧形自动溢流管与雨水储存箱连接的最高位置(16)、下水管(17)、市政管网(18)和人行道(19);适用于马路的雨水排放、过滤、储存装置中,从左至右依次为马路(1)、带空腔的路缘石(2)、人行道(19)和雨水储存箱(...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马路的雨水排放、过滤、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路(1)、带空腔的路缘石(2)、空腔(3)、淤泥过滤网(4)、净化介质层(5)、活性炭芯过滤层(6)、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管(7)、空腔与连接管连接最高点(8)、连接管(9)、连接管与雨水储存箱连接最低点(10)、雨水储存箱(11)、水泵(12)、抽水管(13)、弧形自动溢流管顶点最低位置(14)、弧形自动溢流管(15)、弧形自动溢流管与雨水储存箱连接的最高位置(16)、下水管(17)、市政管网(18)和人行道(19);适用于马路的雨水排放、过滤、储存装置中,从左至右依次为马路(1)、带空腔的路缘石(2)、人行道(19)和雨水储存箱(11),带空腔的路缘石(2)中设置有空腔(3),设置的空腔(3)为矩形空槽状,空腔(3)的上方设置净化介质层(5)和活性炭芯过滤层(6),在带空腔的路缘石(2)近马路(1)一侧,马路(1)与空腔(3)通过上方设置的淤泥过滤网(4)连通,空腔(3)的下方设置有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管(7),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管(7)为一锥形管,锥形管广口一端在上,小口一端在下,上端广口与空腔(3)内壁相连,空腔(3)的最下方通过下水管(17)和市政管网(18)连通,在带空腔的路缘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杨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