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在近几年取得了迅猛发展,地下综合管廊的重要性已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认可,地下综合管廊也已成为城市的不可缺少的配套市政设施。地下综合管廊通常建在地下8m左右,而当地下综合管廊与其他规划的市政设施冲突时,往往通过降低地下综合管廊建造深度,管廊甚至将建在地下20m。市政管廊施工时,一般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基坑支护,或者采用放坡+钻孔灌注桩支护;由于基坑两侧建筑的存在,一般只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基坑支护,或者边坡支护的深度很浅,这将导致管廊基坑的桩间土挖掘难度大。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基坑桩间土方挖掘方法能够将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有序的由上往下挖掘出来,在保证基坑挖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基坑挖掘的效率,明显缩短工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包括所述基坑两边分别固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包括所述基坑两边分别固定的两排钻孔灌注桩(1),所述两排钻孔灌注桩(1)的桩顶分别固定有冠梁(2),所述两冠梁(2)之间固定有钢支撑(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划分为若干段,所述单段基坑自上而下分为若干层,所述单段基坑的每层分为中间的暂留区域(4)土方以及暂留区域(4)两侧的土方,所述单段基坑的每层的右端设有斜坡(5);所述单段基坑每层的斜坡(5)坡底设有平台(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包括所述基坑两边分别固定的两排钻孔灌注桩(1),所述两排钻孔灌注桩(1)的桩顶分别固定有冠梁(2),所述两冠梁(2)之间固定有钢支撑(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划分为若干段,所述单段基坑自上而下分为若干层,所述单段基坑的每层分为中间的暂留区域(4)土方以及暂留区域(4)两侧的土方,所述单段基坑的每层的右端设有斜坡(5);所述单段基坑每层的斜坡(5)坡底设有平台(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段基坑中,每层的挖掘深度小于3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暂留区域(4)的顶面宽度为3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段基坑分层挖掘时,所述单段基坑内已经完成挖掘的每层的平台(6)上设有挖掘机,所述各平台(6)上的挖掘机相互接力将土方运处基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段基坑的单层暂留区域(4)的截面为梯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段基坑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涛,施光涛,刘惠林,马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