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灵活调节农田地表及地下排水强度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622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灵活调节农田地表及地下排水强度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农田土壤层一侧的闸室,闸室的顶部伸出农田地表面,且闸室的顶部设有地面排水口、轴杆升降装置,地面排水口设置于闸室顶部面向农田地表面的侧面,轴杆升降装置上设有轴杆,轴杆一端经轴杆升降装置穿过闸室顶部伸于闸室内,另一端置于闸室外,在轴杆升降装置的作用下,轴杆可升降移动位置。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地表排水通过闸室地面排水口进入,农田土壤层中的水从进水管进入闸室,然后闸室内的水从出水管排出闸室。如需减小排水强度,上升轴杆提升折叠闸板,反之下降轴杆,降低闸板,使折叠闸门至所需高度即可,排水翻过闸板后,通过出水管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灵活调节农田地表及地下排水强度的一体化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灵活调节农田地表及地下排水强度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属于农田水利

技术介绍
农田控制排水(又称地下水位管理)是一种通过控制农田排水输出量来达到减少排水污染并保证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型水管理措施。该措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最初以节水保墒增产为目的进行尝试,后来则以减少排水污染物输出为目的而进行推广,对其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于变化环境下农田排水的设计和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农田控制排水是现代农田水利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对现有排水系统出口水位的调控可以达到调节农田水分,减少养分流失,节约灌溉用水,增加雨水资源利用等多重目的,是存在排水问题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水管理措施。但是长期以来,因缺乏低成本、易操作的控制装置,农田控制排水技术存在推广困难的局面。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灵活起降,且操作简便的折叠式闸门作为农田控制排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可灵活调节农田地表及地下排水强度的一体化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灵活调节农田地表及地下排水强度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设置于农田土壤层一侧的闸室,闸室的顶部伸出农田地表面,且闸室的顶部设有地面排水口、轴杆升降装置,地面排水口设置于闸室顶部面向农田地表面的侧面,轴杆升降装置上设有轴杆,轴杆一端经轴杆升降装置穿过闸室顶部伸于闸室内,另一端置于闸室外,在轴杆升降装置的作用下,轴杆可升降移动位置;所述闸室内设有折叠闸门,折叠闸门的顶部与置于闸室内的轴杆固定连接,折叠闸门随轴杆升降移动而收缩或展开,折叠闸门底部两侧的闸室侧壁上分别贯通连接有进水管、出水管,且进水管置于农田土壤层内。所述轴杆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横杆、升降齿轮安装座、支撑杆,支撑横杆设置固定于闸室顶部,升降齿轮安装座、支撑杆均固定于支撑横杆上;所述升降齿轮安装座内安装有升降齿轮,升降齿轮可在升降齿轮安装座内旋转,升降齿轮内侧设有内螺纹通孔,外侧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升降摇杆,升降摇杆可在支撑杆上旋转,升降齿轮安装座的一侧设有升降摇杆穿孔,升降摇杆的一端穿过升降摇杆穿孔,且穿过升降摇杆穿孔的一端设有与升降齿轮上的第一伞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伞齿轮,旋转升降摇杆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的转动带动升降齿轮在升降齿轮安装座内旋转;所述轴杆的外壁设有与升降齿轮内的内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轴杆旋于升降齿轮的内螺纹孔内,升降齿轮在升降齿轮安装座内旋转时,可带动轴杆升降移动。所述升降摇杆的另一端设有升降摇柄。所述闸室为透明闸室,闸室的侧壁上设有控制高度线。所述农田土壤层内设有进水穿孔管、接头连接件,接头连接件一端与进水穿孔管贯通连接,另一端与进水管贯通连接,进水穿孔管经接头连接件与进水穿孔管贯通。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地表排水通过闸室正面开口(地面排水口)进入,农田土壤层中的水从进水管进入闸室,然后闸室内的水从出水管排出闸室。如需减小排水强度,上升轴杆提升折叠闸板,反之下降轴杆,降低闸板,使折叠闸门至所需高度即可,排水翻过闸板后,通过出水管排出。本专利技术中,需要注意的是:1)根据作物对地下水位调控和地面蓄水深的要求,确定闸室的尺寸。2)根据闸室的大小,确定折叠式闸门的尺寸及调控方式,以确保闸门能正常安全运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根据作物对地下水位和地面水深的要求以及机械作业对农田降渍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不同作物及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的农田排水强度,从而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简化了控制排水过程,其操作方便、易于控制,有利于控制排水技术的推广。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土壤排水和农田地下水位要求适时控制排水强度;优化排水强度控制堰,可灵活调节高度的堰板;使用时,在精准控制排水的情况下,可将氮磷等养分保留在农田中,减少农田污染物的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齿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农田地表面、2农田土壤层、3进水穿孔管、4接头连接件、5进水管、6出水管、7折叠闸门、8闸室、9控制高度、10升降摇杆、11轴杆、12升降齿轮、13支撑横杆、14地面排水口、15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可灵活调节农田地表及地下排水强度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农田土壤层2一侧的闸室8,闸室8的顶部伸出农田地表面1,且闸室8的顶部设置有地面排水口14、轴杆升降装置,地面排水口14设置于闸室8顶部面向农田地表面1的侧面,轴杆升降装置上设置轴杆11,轴杆11一端经轴杆升降装置穿过闸室8顶部伸于闸室8内,另一端置于闸室8外,在轴杆升降装置的作用下,轴杆11可升降移动位置。在闸室8内设置折叠闸门7,折叠闸门7的顶部与置于闸室8内的轴杆11固定连接,折叠闸门7随轴杆11升降移动而收缩或展开,折叠闸门7底部两侧的闸室8侧壁上分别贯通连接有进水管5、出水管6,且进水管5置于农田土壤层2内。轴杆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横杆13、升降齿轮安装座、支撑杆15,支撑横杆13设置固定于闸室8顶部,升降齿轮安装座、支撑杆15均固定于支撑横杆13上;在升降齿轮安装座内安装有升降齿轮12,升降齿轮12可在升降齿轮安装座内旋转,升降齿轮12内侧设置内螺纹通孔,外侧设置第一伞齿轮;在支撑杆15上设置于升降摇杆10,升降摇杆10可在支撑杆15上旋转,升降齿轮安装座的一侧设置升降摇杆穿孔,升降摇杆10的一端穿过升降摇杆穿孔,且穿过升降摇杆穿孔的一端设有与升降齿轮12上的第一伞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伞齿轮,在升降摇杆10的另一端设置升降摇柄,旋转升降摇杆10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的转动带动升降齿轮12在升降齿轮安装座内旋转。在轴杆11的外壁设置与升降齿轮12内的内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轴杆11旋于升降齿轮12的内螺纹孔内,降齿轮12在升降齿轮安装座内旋转时,可带动轴杆11升降移动。闸室8为透明闸室8,闸室8的侧壁上设有控制高度线9。在农田土壤层2内设有进水穿孔管3、接头连接件4,接头连接件4一端与进水穿孔管3贯通连接,另一端与进水管5贯通连接,进水穿孔管3经接头连接件4与进水穿孔管3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灵活调节农田地表及地下排水强度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设置于农田土壤层(2)一侧的闸室(8),闸室(8)的顶部伸出农田地表面(1),且闸室(8)的顶部设有地面排水口(14)、轴杆升降装置,地面排水口(14)设置于闸室(8)顶部面向农田地表面(1)的侧面,轴杆升降装置上设有轴杆(11),轴杆(11)一端经轴杆升降装置穿过闸室(8)顶部伸于闸室(8)内,另一端置于闸室(8)外,在轴杆升降装置的作用下,轴杆(11)可升降移动位置;所述闸室(8)内设有折叠闸门(7),折叠闸门(7)的顶部与置于闸室(8)内的轴杆(11)固定连接,折叠闸门(7)随轴杆(11)升降移动而收缩或展开,折叠闸门(7)底部两侧的闸室(8)侧壁上分别贯通连接有进水管(5)、出水管(6),且进水管(5)置于农田土壤层(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灵活调节农田地表及地下排水强度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设置于农田土壤层(2)一侧的闸室(8),闸室(8)的顶部伸出农田地表面(1),且闸室(8)的顶部设有地面排水口(14)、轴杆升降装置,地面排水口(14)设置于闸室(8)顶部面向农田地表面(1)的侧面,轴杆升降装置上设有轴杆(11),轴杆(11)一端经轴杆升降装置穿过闸室(8)顶部伸于闸室(8)内,另一端置于闸室(8)外,在轴杆升降装置的作用下,轴杆(11)可升降移动位置;所述闸室(8)内设有折叠闸门(7),折叠闸门(7)的顶部与置于闸室(8)内的轴杆(11)固定连接,折叠闸门(7)随轴杆(11)升降移动而收缩或展开,折叠闸门(7)底部两侧的闸室(8)侧壁上分别贯通连接有进水管(5)、出水管(6),且进水管(5)置于农田土壤层(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灵活调节农田地表及地下排水强度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轴杆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横杆(13)、升降齿轮安装座、支撑杆(15),支撑横杆(13)设置固定于闸室(8)顶部,升降齿轮安装座、支撑杆(15)均固定于支撑横杆(13)上;所述升降齿轮安装座内安装有升降齿轮(12),升降齿轮(12)可在升降齿轮安装座内旋转,升降齿轮(12)内侧设有内螺纹通孔,外侧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支撑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家荣贾忠华巫旺丁世洪朱卫彬张志秀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