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气垫带式输送机的压带轮
本技术涉及传送带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气垫带式输送机的压带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进出口粮食的总量不断提升,散装物料输送行业日益昌盛,气垫式带式输送机应用之处不断增多,相比普通托辊带式输送机,气垫式带式输送机具有生产率高、设备投资费用低、维修费用低以及节能环保的特点而深受用户喜爱。而大多数受限于布置形式以及自身结构的影响,气垫式带式输送机经常会出现爬坡段胶带容易发生飘带的现象,一般应在水平段靠近凹弧段起点处设置压带轮,而传统的适用于气垫式带式输送机的压带轮存在碾压到手的危险,以及压带轮与传送带压紧不一致而导致传送带偏离原运行轨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气垫带式输送机的压带轮,可以避免压带轮碾压到手的危险,以及纠正传送带偏离原运行轨道作用。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气垫带式输送机的压带轮,包括:一对立柱,一对立柱相对设置在传送带两侧,每个立柱包括底座、轴承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螺杆、螺接套设于所述螺杆外部的 ...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气垫带式输送机的压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立柱,一对立柱相对设置在传送带两侧,每个立柱包括底座、轴承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螺杆、螺接套设于所述螺杆外部的螺母、套设于所述螺母底部的螺母座、套设于所述螺母外部且底部固定在所述螺母座上的固定筒、以及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上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固定筒顶端设有缺口,一对立柱的缺口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固定筒;一对调节组件,每个调节组件包括套设固接在所述螺杆外部且位于所述螺母下方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的电机,其中,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轴线平行于所述螺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气垫带式输送机的压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立柱,一对立柱相对设置在传送带两侧,每个立柱包括底座、轴承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螺杆、螺接套设于所述螺杆外部的螺母、套设于所述螺母底部的螺母座、套设于所述螺母外部且底部固定在所述螺母座上的固定筒、以及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上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固定筒顶端设有缺口,一对立柱的缺口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固定筒;一对调节组件,每个调节组件包括套设固接在所述螺杆外部且位于所述螺母下方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的电机,其中,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轴线平行于所述螺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轮轴固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压带组件,其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上支撑板上的两个第一电缸、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电缸的移动端上的两个立块、一端分别与两个立块轴承连接的两个转轴、与两个转轴的另一端轴承连接的两个压带轮、以及连接两个压带轮中心的连接杆,其中,所述第一电缸的移动端移动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筒,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固定筒,所述转轴的中轴线和所述连接杆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压带轮下端抵接于传送带上;一对调带组件,每个调带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上的第二电缸、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电缸的移动端的转杆、以及与所述转杆轴承连接调节轮,其中,所述第二电缸的移动端移动的方向平行于所述连接杆,两个调节轮的中心连线平行于所述连接杆,两个调节轮位于传送带两侧,且与所述压带轮不接触,所述调节轮设置为:当所述第二电缸驱动所述转杆靠近传送带至终点时,所述调节轮抵接在传送带侧壁上,当所述第二电缸驱动所述转杆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施振杰,庞志宁,吴锁火,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