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复合酶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15929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维复合酶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细菌混合发酵液、霉菌混合物和酵母菌混合物混合,得到菌种混合物;将菌种混合物接种至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得到发酵混合物;调节发酵混合物的水分,然后堆成锥形堆发酵,得到一次发酵产物;将一次发酵产物进行厌氧发酵,得到二次发酵产物;将二次发酵产物烘干后粉碎,得到多维复合酶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哈茨木霉、米曲霉、粉状毕赤酵母和生香酵母等多种菌种作为发酵菌种,制备得到含有多种高效酶、有益物质和有益微生物群体的具有高活性发酵功能的多维复合酶菌剂,可以用于制备有机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维复合酶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多维复合酶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然而在我国,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滥用造成了药物残留以及大量耐药性细菌产生,其结果严重阻碍了畜禽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因此寻找安全、无残留的抗生素替代品迫在眉睫。包含益生菌和酶等的生物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其中,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反应能力的特殊蛋白质,是促进生物化学反应的高效物质,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提高动物饲料利用率,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等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作为饲料或饲料添加剂的菌种或酶制剂,对于提高动物的吸收效率、改善饲料利用效率,改善肠道蠕动等方面的效果还有待提高,因此,还需要开发新型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维复合酶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采用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哈茨木霉、米曲霉、粉状毕赤酵母和生香酵母等多种菌种作为发酵菌种,通过单独培养、混合固体发酵等方法,制备得到含有多种高效酶、有益物质和多种有益微生物群体的具有高活性发酵功能的多维复合酶菌剂,可以用于制备有机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维复合酶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细菌混合发酵液、霉菌混合物和酵母菌混合物混合,得到菌种混合物;S2:将菌种混合物接种至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得到发酵混合物;S3:调节发酵混合物的水分为45%~55%,然后堆成锥形堆进行发酵,得到一次发酵产物;S4:将一次发酵产物进行厌氧发酵,得到二次发酵产物;S5:将二次发酵产物烘干后粉碎,得到多维复合酶菌剂。优选地,S1中,细菌混合发酵液、霉菌混合物和酵母菌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3;S2中,菌种混合物和固体发酵培养基的质量比(2~5):100;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原料组分包括麸皮、豆粕和玉米粉;麸皮、豆粕和玉米粉的质量比为3:1:1。需要说明的是,固体发酵培养基可以采用卧式灭菌锅干热灭菌,自然降温至室温备用。优选地,S3中,锥形堆的中心温度为50~55℃,锥形堆发酵的时间为5~7天。需要说明的是,锥形堆发酵过程中,中心温度超过50~55℃,需要用翻抛机抛散翻堆降温,一般每天翻堆一次即可。优选地,S4中,厌氧发酵具体包括:将一次发酵产物转移至密闭装置中,装满密封后进行厌氧发酵;厌氧发酵的时间为6~8天,厌氧发酵的环境温度为22~25℃。需要说明的是,密闭装置可以是容积150~400kg的塑料大桶,需要装满并拍实,然后盖盖密封后进行厌氧发酵。优选地,S5中,烘干的温度为45~60℃。优选地,S1中,细菌混合发酵液的菌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细菌混合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在37℃进行斜面培养活化2~4h,然后分别采用营养肉汤培养基进行一次扩大培养;将一次扩大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一次扩大培养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一次扩大培养的胶冻样芽孢杆菌和一次扩大培养的地衣芽孢杆菌分别按照3%~5%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罐中,进行二次扩大培养,分别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胶冻样芽孢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胶冻样芽孢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以3:2:1:3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细菌混合发酵液;其中,扩大培养的过程中:温度为37℃,摇床的转速为200r/min,培养时间为12h;二次扩大培养的过程中:通风比为1:1,培养温度为37℃,摇床的转速为200~220r/min,培养时间为18~21h,装液量为70%;二次扩大培养采用的培养基的组分按质量分数计,包括:葡萄糖0.6~0.8%、玉米浆粉2~3%、磷酸氢二钾0.1~0.3%、硫酸铵0.15~0.25%、氯化钠0.3~0.5%、泡敌0.1~0.2%、酵母膏0.25~0.3%,余量为水;pH值为6.5~7.5。需要说明的是,斜面培养活化、一次扩大培养、二次扩大培养过程,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四种菌种均需要分开进行;一次扩大培养的过程才用的营养肉汤培养基,每L营养肉汤培养基的组分包括:蛋白胨10g、牛肉浸出粉3g、氯化钠5g,余量为水,pH值为7.4;二次扩大培养优选采用标准种子罐(200L),装液量为70%。优选地,S1中,霉菌混合物的菌种包括哈茨木霉和米曲霉;霉菌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哈茨木霉和米曲霉分别在28℃进行斜面培养活化36~48h,然后分别接种至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固体培养,分别得到哈茨木霉发酵物和米曲霉发酵物;将哈茨木霉发酵物和米曲霉发酵物以1:3的质量比混合,得到霉菌混合物;其中,固体培养的温度为28℃,固体培养的时间为5~7天;固体培养基的原料组分包括物料和水,物料的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麸皮750份、豆粉250份、碳酸钙15~17份、硫酸镁0.5~1份、氢氧化钠0.1~1份、葡萄糖100~150份、牛肉膏15~20份和蛋白胨40~45份;物料和水的质量比为1:0.7。需要说明的是,500mL三角瓶中固体培养基的装量为100g;固体培养过程中每天拍打,防止结团。优选地,S1中,酵母菌混合物的菌种包括粉状毕赤酵母和生香酵母;酵母菌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粉状毕赤酵母和生香酵母分别在28℃进行斜面培养活化36~48h,然后分别接种至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固体培养,分别得到毕赤酵母发酵物和生香酵母发酵物;将毕赤酵母发酵物和生香酵母发酵物以1:2.5的质量比混合,得到酵母菌混合物;其中,固体培养的温度为28℃,固体培养的时间为3~5天;固体培养基的原料组分包括物料和水,物料的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麸皮750份、豆粉250份、碳酸钙15~17份、硫酸镁0.5~1份、氢氧化钠0.1~1份、葡萄糖100~150份、牛肉膏15~20份和蛋白胨40~45份;物料和水的质量比为1:0.7。需要说明的是,500mL三角瓶中固体培养基的装量为100g;固体培养过程中每天拍打,防止结团。本专利技术还保护根据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多维复合酶菌剂。本专利技术还保护多维复合酶菌剂在制备有机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哈茨木霉、米曲霉、粉状毕赤酵母和生香酵母等多种菌种作为发酵菌种,通过单独培养、混合固体发酵等方法,制备得到含有多种高效酶、有益物质和多种有益微生物群体的具有高活性发酵功能的多维复合酶菌剂;发酵方法独特,菌种搭配科学;(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维复合酶菌剂,采用的菌种具有产酶能力强、产酶种类多和发酵功能强的特性,且对于人畜是没有毒性;其产生的多维复合酶群包括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氧化还原酶、乳糖酶、酒精分解酶、麦芽糖酶、蔗糖酶、尿酶等几十种不同类型的酶;多维复合酶群具有很强的好氧性、厌氧性和兼氧性的发酵能力,该酶群能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维复合酶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细菌混合发酵液、霉菌混合物和酵母菌混合物混合,得到菌种混合物;S2:将所述菌种混合物接种至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得到发酵混合物;S3:调节所述发酵混合物的水分为45%~55%,然后堆成锥形堆进行发酵,得到一次发酵产物;S4:将所述一次发酵产物进行厌氧发酵,得到二次发酵产物;S5:将所述二次发酵产物烘干后粉碎,得到所述多维复合酶菌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维复合酶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细菌混合发酵液、霉菌混合物和酵母菌混合物混合,得到菌种混合物;S2:将所述菌种混合物接种至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得到发酵混合物;S3:调节所述发酵混合物的水分为45%~55%,然后堆成锥形堆进行发酵,得到一次发酵产物;S4:将所述一次发酵产物进行厌氧发酵,得到二次发酵产物;S5:将所述二次发酵产物烘干后粉碎,得到所述多维复合酶菌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复合酶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细菌混合发酵液、所述霉菌混合物和所述酵母菌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3;S2中,所述菌种混合物和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的质量比(2~5):100;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原料组分包括麸皮、豆粕和玉米粉;所述麸皮、所述豆粕和所述玉米粉的质量比为3: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复合酶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锥形堆的中心温度为50~55℃,所述锥形堆发酵的时间为5~7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复合酶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厌氧发酵具体包括:将所述一次发酵产物转移至密闭装置中,装满密封后进行厌氧发酵;所述厌氧发酵的时间为6~8天,所述厌氧发酵的环境温度为22~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复合酶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45~6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复合酶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细菌混合发酵液的菌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所述细菌混合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在37℃进行斜面培养活化2~4h,然后分别采用营养肉汤培养基进行一次扩大培养;将所述一次扩大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所述一次扩大培养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所述一次扩大培养的胶冻样芽孢杆菌和所述一次扩大培养的地衣芽孢杆菌分别按照3%~5%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罐中,进行二次扩大培养,分别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胶冻样芽孢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将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所述胶冻样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所述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以3:2:1:3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细菌混合发酵液;其中,所述扩大培养的过程中:温度为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祺中孙桂彩
申请(专利权)人:祺兴生物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