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产类胡萝卜素类红色素的鲁氏不动杆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916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学和食品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产类胡萝卜素类红色素的鲁氏不动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i UL的保藏号为:CCTCC M 2017776。该菌株的发现为类胡萝卜素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提供了新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产类胡萝卜素类红色素的鲁氏不动杆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学和食品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产类胡萝卜素类红色素的鲁氏不动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我国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加快发展功能性食品添加剂,鼓励和支持天然色素、植物提取物、天然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功能性食品配料等行业的发展。微生物色素作为天然色素的重要来源,它不受地域和季节限制、生产周期短、可大批量生产等优势,微生物发酵产生的色素远在1000年前就开始使用(如红曲红色素等),至今仍需求旺盛,优势显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指出,除了巴氏杀菌乳、稀奶油、新鲜水果蔬菜、浓缩果蔬汁(浆)、葡萄酒外,天然类胡萝卜素可按生产需求作为食品着色剂添加于各类食品当中。类胡萝卜素作为最重要的天然食品添加剂之一,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类胡萝卜素是一组由多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碳氢化合物(胡萝卜素)及其氧化衍生物(叶黄素)的总称。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色泽还具有诸多的生理活性功能,例如保护视力、抗癌、预防骨质疏松等。近年来,一些产类胡萝卜素的微生物不断被发现,如多食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multivorum)可产生玉米黄素,泥色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Lutescens)可产生β-隐黄素以及Rubritaleasqualenifaciens可产C30的类胡萝卜素等。同时,研究者也在微生物规模化、批量化发酵生产类胡萝卜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如目前已可用杜氏藻工业化发酵β-胡萝卜素以及三孢布拉氏霉工业化发酵番茄红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产类胡萝卜素类红色素的鲁氏不动杆菌及其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株鲁氏不动杆菌,其保藏号为:CCTCCM2017776。本专利技术采用微生物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稀释涂布和平板划线法,从重庆北碚嘉陵江河水和沿岸底泥中筛选到一株在R2A培养基上产红色素的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UL。同时,经过薄层层析(TLC)、硅胶柱层析对其所产生的红色素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溶解性试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UV)和化学鉴定、傅里叶红外扫描光谱分析(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UPLC-Q-TOF-MS对纯化后色素结构进行鉴定,最终确定该红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素。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已经将筛选获得的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UL于2017年12月8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菌株名称为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UL,保藏号为CCTCCM2017776。本专利技术分离的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UL菌株在R2A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初期(1~3天)菌落为乳白色,3天后,菌落内出现粉色且色素不弥散至培养基即可产脂溶性色素,菌落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隆起、稍湿润、菌落大小约为1~2mm左右。所述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UL菌株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形态与R2A培养时基本无异,但不产生色素。本专利技术分离的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UL菌株,经过镜检得知,呈杆状,大小为(2.68-3.49)×(0.29-0.93)μm。经形态学鉴定和16srRNA扩增序列发育树分析,确定该菌株为鲁氏不动杆菌,按照国际命名规则:属名+种名+株名对该菌株进行命名,属名、种名、株名分别为Acinetobacter、lwoffii和UL),命名为AcinetobacterlwoffiiUL,保藏号为:CCTCCM2017776。本专利技术分离的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UL菌株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该菌株具有如下优势:可产类胡萝卜素类红色素。该菌株的发现为类胡萝卜素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提供了新的可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前述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UL用于发酵生产色素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前述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UL用于降解芳香环类物质、降解石油的用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关于鲁氏不动杆菌,据文献报道:仅有鲁氏不动杆菌LS2可产生C50的类胡萝卜素-菌红素,未见其它鲁氏不动杆菌产色素的报道。AnuradhaGhosh认为可将是否产色素作为划分该菌属微生物的一个分类学依据,而本试验发现的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UL为该菌属微生物产色素添加了新的佐证,也为微生物发酵生产色素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本专利技术菌株保藏信息如下:菌株名称: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UL;保藏号为:CCTCCM2017776;保藏日期:2017年12月8日;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简称:CCTCC;保藏单位地址:武汉市武昌珞珈山街道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附图说明图1: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lwoffiiUL的R2A琼脂培养基的生长和革兰氏染色图。图2:基于16s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图3:纯化后色素的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图4:纯化后色素的HPLC图。图5:纯化后红色素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图。图6:纯化后红色素的1H-NMR图谱。图7:纯化后色素UPLC-Q-TOF-MS图。图8:Astacen的结构式。图9:虾青素结构式。图10:A到D依次为红色素薄层层析、与浓硫酸反应、未提取色素菌体沉淀、红色素粗提液。具体实施方式在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专利技术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
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专利技术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专利技术。除非另外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均采用本
常规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染色质结构和分析、分析化学、细胞培养、重组DNA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常规技术。这些技术在现有文献中已有完善说明,具体可参见Sambrook等MOLECULARCLONING:ALABORATORYMANUAL,Secondedition,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Press,1989andThirdedition,2001;Ausubel等,CURRENTPROTOCOLSINMOLECULARBIOLOG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鲁氏不动杆菌,其保藏号为:CCTCC M 201777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鲁氏不动杆菌,其保藏号为:CCTCCM201777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氏不动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鲁氏不动杆菌的名称为AcinetobacterlwoffiiUL,所述鲁氏不动杆菌在R2A培养基上产红色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鲁氏不动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素类色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氏不动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鲁氏不动杆菌在R2A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初期1~3天菌落为乳白色,3天后,菌落内出现粉色且色素不弥散至培养基即可产脂溶性色素,菌落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隆起、稍湿润、菌落大小约为1~2mm。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高盛冉马亚琴黄林华郭莉谭祥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