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座和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76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座和移动终端,涉及移动终端领域,所述无线充电座包括充电线和充电座本体,所述充电座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吸层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第一磁吸层和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的布设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充电线连接,用于为所述无线充电座供电;所述第一磁吸层用于与吸附第二磁吸层通过磁力相吸,以使所述充电座本体吸附在移动终端的终端壳体上,所述第二磁吸层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中;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无线充电线圈耦合,为所述移动终端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座,不需要在移动终端上设置充电接口,充电时,不会影响人手握持,提升了用户握持体验。

A wireless charging seat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ireless charging seat and a mobile terminal, relating to the field of mobile terminals, the wireless charging seat comprises a charging line and a charging seat body, the charging seat body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magnetic suction layer and a first wireless charging coil, the first magnetic suction layer and the arrangement direction of the first wireless charging coil. The first wireless charging coi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wire for power supply to the wireless charging seat, and the first magnetic absorbing layer is used for attracting the adsorbed second magnetizing layer through magnetic force so that the charging seat body is adsorbed on the terminal housing of the mobile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magnetizing layer is arranged in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first wireless charging coil is used for coupling the second wireless charging coil of the mobile terminal to charge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wireless charging seat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does not need to have a charging interface on the mobile terminal. When charging, it does not affect the hand holding and improves the user holding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座和移动终端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座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伴随着厂商及用户对移动终端良好握持感的追捧,移动终端的结构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的移动终端通过设置的充电接口充电。图1示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1包括屏幕组件11和充电接口12,移动终端1通过充电接口12与充电座2电性连接,对该移动终端充电。充电的过程中,充电座通过充电接口连接在移动终端上。如图2示出了,充电过程中使用移动终端时,人手握持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充电时使用移动终端1,人手3可能需要同时握持移动终端1和充电座2。然而,申请人却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在移动终端上设置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影响握持感,在充电接口上连接充电座给移动终端充电,当用户在充电的情况下使用移动终端时,充电座的位置会严重影响到人手的握持感,进而导致用户握持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无线充电座,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移动终端的侧面设置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影响握持感,在充电接口上连接充电座给移动终端充电,当用户在充电的情况下使用移动终端时,充电座的位置会严重影响到人手的握持感,进而导致用户握持体验差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座,所述无线充电座包括充电线和充电座本体,所述充电座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吸层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第一磁吸层和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的布设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充电线连接,用于为所述无线充电座供电;所述第一磁吸层用于与第二磁吸层通过磁力相吸,以使所述充电座本体吸附在移动终端的终端壳体上,所述第二磁吸层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中;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无线充电线圈耦合,为所述移动终端充电。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二无线充电线圈、第二磁吸层、终端壳体;所述第二无线充电线圈和所述第二磁吸层设置在所述终端壳体靠近内部元件一侧;所述第二磁吸层与所述第二无线充电线圈的布设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磁吸层的面积至少大于所述第二无线充电线圈的面积;所述第二磁吸层用于与无线充电座的第一磁吸层通过磁力相吸,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座吸附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终端壳体上;所述第二无线充电线圈用于与所述无线充电座的第一无线充电线圈耦合,为所述移动终端充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座,通过第一磁吸层与移动终端的第二磁吸层的磁力吸附作用吸附在移动终端上,通过第一无线充电线圈与移动终端的第二无线充电线圈耦合为该移动终端充电,首先不需要在移动终端上设置充电接口,提升了用户握持感,同时充电时,通过将第二磁吸层的位置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使得无线充电座也吸附于移动终端的壳体上,不会影响人手握持,提升了用户握持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的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充电过程中使用移动终端时,人手握持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线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3所示无线充电座为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的纵向切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3所示无线充电座吸附在移动终端壳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3所示无线充电座为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手持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又一种无线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又一种无线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座位于移动终端的壳体的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座转动至移动终端的壳体的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又一种无线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电子阅读器、可穿戴式设备等。下面通过列举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座及移动终端。实施例一参照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座,无线充电座4包括充电线41和充电座本体42,充电座本体42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吸层4221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第一磁吸层4221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的布设方向相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与充电线41连接,用于为所述无线充电座供电;参照图4,示出了该无线充电座为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的纵向剖视图,第一磁吸层4221与移动终端1的第二磁吸层15通过磁力相吸,以使该充电座本体42吸附在移动终端1的终端壳体16上,该第二磁吸层15设置在该移动终端1中;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用于与移动终端1的第二无线充电线圈14耦合,为该移动终端1充电。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无线充电座吸附在移动终端上,可以将第二磁性层15的表面积设置的足够大,最大可以为布满移动终端1的壳体16的内侧。具体而言,参照图3,无线充电座主要由充电线41和充电座本体42组成,第一磁吸层4221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的布设方向相同;第一磁吸层4221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外侧还包裹了无线充电线座壳体411,该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可以为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的外侧通常设置有胶层,该胶层可以起到绝缘作用。充电线41为适用于为充电目标充电的充电线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充电线41不作具体限定。参照图3,充电座本体42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吸层4221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该第一磁吸层4221可以为磁铁,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该第一磁吸层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定。参照图4,对移动终充电时,第一磁吸层4221与移动终端上的第二磁吸层15吸附,将无线充电座吸附在移动终端的壳体16上,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第一磁吸层4221的形状和材料不作具体限定。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与充电线41连接,充电线41为无线充电座4提供电能,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采用电磁波感应及交流感应技术,产生并发送感应的交流信号,移动终端上与该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耦合的第二无线充电线圈14接收该交流信号,进而实现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没有对移动终端设置充电接口,用户握持体验好。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一磁吸层4221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的相对于移动终端的位置可以为:第一磁吸层4221为靠近移动终端的一侧,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为远离移动终端的一侧,还可以为: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为靠近移动终端的一侧,第一磁吸层4221为远离移动终端的一侧,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磁吸层4221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的相对于移动终端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参照图4为,第一磁吸层4221为靠近移动终端的一侧,第一无线充电线圈4231为远离移动终端的一侧的情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座,所述无线充电座包括充电线和充电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吸层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第一磁吸层和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的布设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充电线连接,用于为所述无线充电座供电;所述第一磁吸层用于与第二磁吸层通过磁力相吸,以使所述充电座本体吸附在移动终端的终端壳体上,所述第二磁吸层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中;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无线充电线圈耦合,为所述移动终端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座,所述无线充电座包括充电线和充电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吸层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第一磁吸层和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的布设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充电线连接,用于为所述无线充电座供电;所述第一磁吸层用于与第二磁吸层通过磁力相吸,以使所述充电座本体吸附在移动终端的终端壳体上,所述第二磁吸层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中;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无线充电线圈耦合,为所述移动终端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本体包括底座、转轴和转盘;所述底座与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转轴连接;在所述第一磁吸层与所述第二磁吸层通过磁力相吸时,所述转盘吸附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终端壳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设置于所述底座中,所述第一磁吸层设置于所述转盘中;或者,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和所述第一磁吸层设置于所述底座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远离所述底座的一面设置有软胶层,在所述第一磁吸层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经纬姚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