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国安专利>正文

网袋清洁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15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卫生清扫工具,特别是一种清扫马路用的网袋清洁撮。有网袋、撮把和撮体。撮体后部下端固定有压板,后部两侧固定有内梁。内梁外侧固定有外梁。外梁与压板两端头分别对接。网袋端口裹接在框形筋上。撮体与压板以及内梁与外梁之间均设有凹槽。裹接着网袋的框形筋置于凹槽中。使网袋安装牢靠。撮体两侧各有一轴,叉梁两端铰接在轴上,撮体在叉梁上可转动,以利于方便的将垃圾扫入网袋清洁撮中。撮把装在叉梁上端,撮把下端置有挂钩,网袋末端置有挂环。挂环挂在挂钩上,缩小体积。手拎挂环倒垃圾,干净卫生。挡体可防止撮体偏转过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好使轻便,垃圾网袋可随时更换,是环卫工人的理想清扫工具。(*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生清扫工具,特别是一种清扫马路用的网袋清洁撮。技术背景据申请人所知,目前,城市环卫工自制的撮装垃圾工具,是在金属丝框架上缝制编织袋,框架上设有手柄构成。这种工具极易损坏,还不好用。由于金属丝框架具有一定厚度的原因,薄片状垃圾很难被扫进编织袋。另外编织袋长久不换,甚是肮脏,手拎编织袋向外倒垃圾时极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好使耐用,编织袋可更换,倒垃圾时手不接触肮脏编织袋的网袋清洁撮。本技术的网袋清洁撮包括有网袋、撮把和撮体。其特征在于撮体后部下端固定有压板,后部两侧内表面固定有内梁,内梁外册固定有外梁,外梁与压板两端头分别对接,网袋端口裹接在框形筋上,框形筋置于内梁与外梁以及压板与撮体之间。撮体与压板以及内梁与外梁之间均设有凹槽。裹接网袋的框形筋置于凹槽中。撮体两侧各固定有一个轴,叉梁两端铰接在轴上,所述撮把装在叉梁上端,撮把下端置有挂钩,网袋末端置有挂环。外梁顶端上设有挡体。本技术的网袋清洁撮设计合理,撮体在轴上可随意转动,撮体的舌部易于扫进垃圾。手拎挂环倾倒垃圾,干净卫生。附图说明下面通过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网袋清洁撮主示图。图2是网袋清洁撮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图5是网袋情节撮的左侧视图。图中,1撮把、2叉梁、3挡体、4轴、5撮体、6挂环、7网袋、8挂钩、9外梁、10压板、11框形筋、12内梁。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2、图3、图4、图5。本技术的网袋清洁撮包括有、撮把1、撮体5和网袋7。撮体5由金属或硬质材料制成。撮体5后端用紧固件固定有压板10。压板10既是网袋7的固定件,又对网袋7起防护磨损作用。撮体5后端两侧内表面用紧固件固定有一个内梁12,内梁12外侧固定有外梁9,外梁9两端头与压板10的两端头对接。网袋7由任意材料的编织品或纺织品制成。网袋7的端口包裹着一个由金属或硬质材料制成的框形筋11。撮体5与压板10以及内梁12与外梁9之间均设有凹槽。裹接网袋7的框形筋11置于凹槽中。当框形筋11被夹紧固定后,网袋7自然被固定了。撮体5两侧各安装固定有一轴4,叉梁2的两端铰接在轴4上。撮体5经叉梁2可绕轴4转动,以利于方便的将垃圾扫进网袋清洁撮中。撮把1装在叉梁2的上端。撮把1下端置有一个挂钩8。网袋7的末端置有一个挂环6。闲置不用时,将挂环6挂在挂钩8上,缩小体积。外倒垃圾时,手拎挂环6,干净卫生。外梁9的顶部设有两个挡体3。防止使用中撮体5偏转过量。本网袋清洁撮是城市环卫工人的理想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有网袋、撮把和撮体的网袋清洁撮,其特征在于撮体后部下端固定有压板,后部两侧内表面固定有内梁,内梁外面固定有外梁,外梁与压板的两端头分别对接,网袋端口裹接在框形筋上,框形筋置于内梁与外梁以及压板与撮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括有网袋、撮把和撮体的网袋清洁撮,其特征在于撮体后部下端固定有压板,后部两侧内表面固定有内梁,内梁外面固定有外梁,外梁与压板的两端头分别对接,网袋端口裹接在框形筋上,框形筋置于内梁与外梁以及压板与撮体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袋清洁撮,其特征在于撮体与压板以及内梁与外梁之间均设有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唐国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