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轴满轴运输车及其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491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轴满轴运输车及其放置架,涉及纺织装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织轴,还包括运输放置架和运输车,运输车包括第一支撑平板和第一滑动托块;第一支撑平板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一矩形通孔;若干第一矩形通孔一相对内壁间固定有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第一支撑平板一表面线性排列固定有若干第一托块;第一托块表面开有第一圆弧形槽口;第一圆弧形槽口表面开有第一织轴限位槽口;第一织轴限位槽口与织轴一端周侧面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运输放置架和运输车,增加单次运输织轴的数量,运输放置架可以单独使用进行码层摆放,解决了现有织轴运输车运载能力低,不能进行多层码放的问题。

A weaving axle full axle transport vehicle and its placing rac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eaving axle full axle transport vehicle and a placing rack thereof,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weaving shaft, a transport placement frame and a transport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plate and a first sliding bracket; a number of first rectangular through-holes are opened on a surface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a number of first rectangular through-holes are fixed with a first reinforcing rod and a second reinforcing rod relative to the inner wall; and a surface line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A number of first brackets are fixed in a sexual arrangement; the first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ircular arc groove; the first circular arc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eaving shaft limit groove; and the first weaving shaft limit groove is matched with the side of one end of the weaving shaft. By designing a transport placement frame and a transport vehicle, the number of single transport weaving shafts is increased, and the transport placement frame can be used separately for layering,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low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existing weaving shaft transport vehicle and unable to carry out multi-layer pla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轴满轴运输车及其放置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装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织轴满轴运输车及其放置架。
技术介绍
在纺织行业,将纺布的筒纱全卷绕到一个大的轴上,准备放在织机上进行织布,这个轴叫织轴。现有织轴运输车的作用就是将上述卷绕好筒纱的织轴从机位上运送到车间的储轴架上存放,再按生产需要将织轴运送到各织机台上准备织布。织轴满载的重量在600kg以上,一般由操作人员通过人工液压车的运输方式来完成此项工作,但涉及车间之间的运送,由于距离较远,单次采用具有液压取放功能的织轴运输车来回运输,降低了液压织轴运输车的取放使用价值,需要多台具有液压功能的织轴运输车进行完成,且搬运效率低,液压织轴运输车的取放高度有限,不能够实现多层满载织轴的码放,一部分织轴运输车只能运输特定长度的织轴。根据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在车间之间进行织轴运输的装置以满足车间织轴高效运输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轴满轴运输车及其放置架,通过设计的运输放置架和运输车,增加单次运输织轴的数量,运输放置架可以单独使用进行码层摆放,解决了现有织轴运输车运载能力低,不能进行多层码放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织轴满轴运输车及其放置架,包括织轴,还包括运输放置架和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第一支撑平板和第一滑动托块;所述第一支撑平板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一矩形通孔;若干所述第一矩形通孔一相对内壁间固定有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一支撑平板一表面线性排列固定有若干第一托块;所述第一托块表面开有第一圆弧形槽口;所述第一圆弧形槽口表面开有第一织轴限位槽口;所述第一织轴限位槽口与织轴一端周侧面配合;所述第一矩形通孔内壁与第一加强杆一侧面间固定有两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一侧面开有第一贯穿孔;两所述第一导向柱周侧面与第一滑动托块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平板一侧面固定有站立板,站立版用于人员站在上面控制运输车行驶;所述站立板一表面固定有滚轮;所述第一支撑平板一表面固定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型号为MRT;所述运输放置架包括第二支撑平板和第二滑动托块;所述第二支撑平板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二矩形通孔;若干所述第二矩形通孔一相对内壁间固定有第三加强杆和第四加强杆;所述第二支撑平板一相对表面均线性排列固定有若干第二托块;所述第二托块表面开有第二圆弧形槽口;所述第二圆弧形槽口表面开有第二织轴限位槽口;所述第一织轴限位槽口与织轴一端周侧面配合;所述第二矩形通孔一内壁与第三加强杆一侧面间固定有两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一侧面开有第二贯穿孔;两所述第二导向柱周侧面与第二滑动托块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站立板一表面固定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一表面固定有控制面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托块一侧面开有第三圆弧形槽口;所述第三圆弧形槽口表面开有第三织轴限位槽口;所述第三织轴限位槽口与织轴一端周侧面配合;所述第一滑动托块一侧面开有两第三矩形通孔;所述第一滑动托块一表面开有两第一矩形槽口;所述第三矩形通孔和第一矩形槽口均与第一导向柱周侧面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托块一侧面开有四个第四矩形通孔;四个所述第四矩形通孔矩形排列;所述第二滑动托块一相对表面均开有第四圆弧形槽口;所述第四圆弧形槽口表面开有第四织轴限位槽口;所述第四织轴限位槽口与织轴一端周侧面配合;所述第四圆弧形槽口与第二导向柱周侧面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平板一表面矩形排列固定有吊环,方便吊装设备的吊装作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平板一表面固定有若干支撑腿,将第二支撑平板脱离地面,方便空气流动,防止与地面接触造成的吸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块、第二托块、第一滑动托块和第二滑动托块横截面均为矩形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运输放置架和运输车,用于车间远距离的织轴运输且织轴可多层码放,增加单次运输织轴的数量,以减少设备投入,减少车间车辆运行,净化车间环境增加工厂效益。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运输放置架可以单独使用,多层码放平稳可靠,通风性能好,固定有吊环方便进行吊装码放,增加车间单位面积的织轴承载量,减小企业库房开支,增加经济效益。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第一滑动托块可以增大运输车对不同长度织轴的适用性,第二滑动托块增加运输放置架对不同长度织轴的适用性,减少设备的种类,减少设备投入。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织轴满轴运输车及其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运输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第一滑动托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二滑动托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织轴,2-运输放置架,3-运输车,4-第一支撑平板,5-第一滑动托块,6-第二支撑平板,7-第二滑动托块,401-第一矩形通孔,402-第一加强杆,403-第二加强杆,404-第一托块,405-第一圆弧形槽口,406-第一织轴限位槽口,407-站立板,408-第一导向柱,409-第一贯穿孔,410-滚轮,411-行走机构,412-控制箱,413-控制面板,501-第三圆弧形槽口,502-第三织轴限位槽口,503-第三矩形通孔,504-第一矩形槽口,601-第二矩形通孔,602-第三加强杆,603-第四加强杆,604-第二托块,605-第二圆弧形槽口,606-第一织轴限位槽口,607-第二导向柱,608-第二贯穿孔,609-吊环,610-支撑腿,701-第四矩形通孔,702-第四圆弧形槽口,703-第四织轴限位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织轴满轴运输车及其放置架,包括织轴1,还包括运输放置架2和运输车3,运输车3包括第一支撑平板4和第一滑动托块5;第一支撑平板4一表面开有两个第一矩形通孔401;两个第一矩形通孔401一相对内壁间固定有第一加强杆402和第二加强杆403;第二加强杆403位于第一托块404下方用于增加第一托块404的承载能力;第一支撑平板4一表面线性排列固定有两个第一托块404;第一托块404表面开有第一圆弧形槽口405;第一圆弧形槽口405表面开有第一织轴限位槽口406;第一织轴限位槽口406与织轴1一端周侧面配合;第一矩形通孔401内壁与第一加强杆402一侧面间固定有两第一导向柱408;第一导向柱408一侧面开有第一贯穿孔409;两第一导向柱408周侧面与第一滑动托块5滑动配合;第一支撑平板4一侧面固定有站立板407;站立板407一表面固定有滚轮410;滚轮410为定向轮;第一支撑平板4一表面固定有行走机构411;行走机构411型号为MR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轴满轴运输车及其放置架,包括织轴(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输放置架(2)和运输车(3),所述运输车(3)包括第一支撑平板(4)和第一滑动托块(5);所述第一支撑平板(4)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一矩形通孔(401);若干所述第一矩形通孔(401)一相对内壁间固定有第一加强杆(402)和第二加强杆(403);所述第一支撑平板(4)一表面线性排列固定有若干第一托块(404);所述第一托块(404)表面开有第一圆弧形槽口(405);所述第一圆弧形槽口(405)表面开有第一织轴限位槽口(406);所述第一织轴限位槽口(406)与织轴(1)一端周侧面配合;所述第一矩形通孔(401)内壁与第一加强杆(402)一侧面间固定有两第一导向柱(408);所述第一导向柱(408)一侧面开有第一贯穿孔(409);两所述第一导向柱(408)周侧面与第一滑动托块(5)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平板(4)一侧面固定有站立板(407);所述站立板(407)一表面固定有滚轮(410);所述第一支撑平板(4)一表面固定有行走机构(411);所述运输放置架(2)包括第二支撑平板(6)和第二滑动托块(7);所述第二支撑平板(6)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二矩形通孔(601);若干所述第二矩形通孔(601)一相对内壁间固定有第三加强杆(602)和第四加强杆(603);所述第二支撑平板(6)一相对表面均线性排列固定有若干第二托块(604);所述第二托块(604)表面开有第二圆弧形槽口(605);所述第二圆弧形槽口(605)表面开有第二织轴限位槽口(606);所述第一织轴限位槽口(606)与织轴(1)一端周侧面配合;所述第二矩形通孔(601)一内壁与第三加强杆(602)一侧面间固定有两第二导向柱(607);所述第二导向柱(607)一侧面开有第二贯穿孔(608);两所述第二导向柱(607)周侧面与第二滑动托块(7)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轴满轴运输车及其放置架,包括织轴(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输放置架(2)和运输车(3),所述运输车(3)包括第一支撑平板(4)和第一滑动托块(5);所述第一支撑平板(4)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一矩形通孔(401);若干所述第一矩形通孔(401)一相对内壁间固定有第一加强杆(402)和第二加强杆(403);所述第一支撑平板(4)一表面线性排列固定有若干第一托块(404);所述第一托块(404)表面开有第一圆弧形槽口(405);所述第一圆弧形槽口(405)表面开有第一织轴限位槽口(406);所述第一织轴限位槽口(406)与织轴(1)一端周侧面配合;所述第一矩形通孔(401)内壁与第一加强杆(402)一侧面间固定有两第一导向柱(408);所述第一导向柱(408)一侧面开有第一贯穿孔(409);两所述第一导向柱(408)周侧面与第一滑动托块(5)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平板(4)一侧面固定有站立板(407);所述站立板(407)一表面固定有滚轮(410);所述第一支撑平板(4)一表面固定有行走机构(411);所述运输放置架(2)包括第二支撑平板(6)和第二滑动托块(7);所述第二支撑平板(6)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二矩形通孔(601);若干所述第二矩形通孔(601)一相对内壁间固定有第三加强杆(602)和第四加强杆(603);所述第二支撑平板(6)一相对表面均线性排列固定有若干第二托块(604);所述第二托块(604)表面开有第二圆弧形槽口(605);所述第二圆弧形槽口(605)表面开有第二织轴限位槽口(606);所述第一织轴限位槽口(606)与织轴(1)一端周侧面配合;所述第二矩形通孔(601)一内壁与第三加强杆(602)一侧面间固定有两第二导向柱(607);所述第二导向柱(607)一侧面开有第二贯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华李振聪
申请(专利权)人:鹿寨大蘑王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