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壳体和壳体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475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9:51
本申请公开了电子装置的壳体,该壳体包括塑料基材、设置于塑料基材上的第一结合层、设置于第一结合层上的光学膜层、设置于光学膜层上的色漆层、设置于色漆层上的第二结合层以及设置于第二结合层上的面漆层;其中,第一结合层、色漆层、第二结合层以及面漆层均为可透光材质,光学膜层包括通过溅射或者蒸镀工艺形成在第一结合层上的至少一层金属氧化物层,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壳体的制造方法和一种电子装置,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高壳体的通透感且便于壳体颜色的多样化设计。

Electronic device and shell and shel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case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 plastic substrate, a first bonding layer arranged on a plastic substrate, an optical film arranged on a first bonding layer, a color paint layer arranged on an optical film layer, a second bonding layer arranged on a color paint layer, and a topcoat arranged on a second bonding layer. The first bonding layer, the paint layer, the second bonding layer and the top coat are all transparent materials. The optical coating comprises at least one layer of metal oxide formed on the first bonding layer by sputtering or evaporatio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lso disclos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hell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rough the above-mentioned method. It can improve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shell and facilitat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color of th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及其壳体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壳体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壳体是电子装置的必要部件,在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最初兴起时主要是采用金属材质的壳体,但金属壳体的热传导性太强导致用户在握持时对温度的感觉会较强,且金属壳体的成本较高,因此塑料壳体渐渐替代金属壳体成为主流。然而塑料壳体由于色彩沉闷,不具有通透性,色彩层次感较差,颜色可调性差,如何提高塑料壳体的通透性、色彩层次感,颜色可调性,以及如何采用更加简单的工艺实现陶瓷和玻璃的视觉效果成为各大厂商关注的焦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壳体,该壳体包括塑料基材、设置于塑料基材上的第一结合层、设置于第一结合层上的光学膜层、设置于光学膜层上的色漆层、设置于色漆层上的第二结合层以及设置于第二结合层上的面漆层;其中,第一结合层、色漆层、第二结合层以及面漆层均为可透光材质,光学膜层包括通过溅射或者蒸镀工艺形成在第一结合层上的至少一层金属氧化物层。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壳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在塑料基材上形成第一结合层;在第一结合层上形成光学膜层;在光学膜层上形成色漆层;在色漆层上形成第二结合层;在第二结合层上形成面漆层;其中,第一结合层、色漆层、第二结合层以及面漆层均为可透光材质,光学膜层包括通过溅射或者蒸镀工艺形成在第一结合层上的至少一层金属氧化物层。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用于对装置主体进行保护的壳体,该壳体上述的壳体。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电子装置的壳体包括塑料基材、设置于塑料基材上的第一结合层、设置于第一结合层上的光学膜层、设置于光学膜层上的色漆层、设置于色漆层上的第二结合层以及设置于第二结合层上的面漆层;其中,第一结合层、色漆层、第二结合层以及面漆层均为可透光材质,光学膜层包括通过溅射或者蒸镀工艺形成在第一结合层上的至少一层金属氧化物层,本申请的电子装置的壳体既能实现浅色的仿陶瓷和玻璃效果,又能实现深色仿陶瓷效果,且颜色可调性强,外观更通透。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壳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壳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等电子装置的高度发展,这些电子装置在性能上几乎达到瓶颈,功能越来越多元化和同一化。导致目前的用户更加倾向于追求电子装置的外观、触感等,这对电子装置的壳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电子装置生产成本的控制也是各大厂商不变的主题,例如,多年以来,电子装置从金属材质的壳体到塑料材质的壳体的变化,充分的反映了在追求品质的同时,生产成本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采用简单的结构和工艺实现塑料仿陶瓷和玻璃的壳体,且能够实现通透、层次感强、颜色可调性强的指标,成为各大厂商关注的焦点问题。应理解,在实现通透感的同时如何做出仿陶瓷和仿玻璃的效果是没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所达到的效果往往是无法预期的,并且还需要考虑层与层之间的结合的牢固性和咬色问题。本申请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偶然的发现,在采用塑料基材、第一结合层、光学膜层、色漆层、第二结合层、面漆层的依次层叠结构时,其颜色尤其通透,且确实是实现了逼真的仿陶瓷的效果,超出了预期的效果。进一步,现有的电镀金属的光学膜层,无论镀膜厚薄均偏蓝色,严重影响浅色效果的实现,本申请光学膜层包括通过溅射或者蒸镀形成至少一层金属氧化物层,能够实现更加通透的浅色效果浅色的;尤其是,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偶然发现,在塑料基材、溅射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层、色漆层搭配时,颜色更加通透,更接近陶瓷的视觉效果,在采用塑料基材、第一结合层、光学膜层、色漆层、第二结合层、面漆层的依次层叠的结构时,效果尤为明显,且层与层之间不会出现咬色或者结合不牢固的问题。本申请电子装置的壳体的具体结构和制造方法,可以参见下文的描述。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壳体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塑料基材11、第一结合层12、光学膜层13、色漆层14、第二结合层15以及面漆层16。可选地,塑料基材11可以为可透光材料。当然,塑料基材11也可以采用不可透光的材料。可选地,塑料基材11可以为PC材料(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透明度可以达到90%以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塑料基材11还可以为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其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及耐温度变化的特性,白光的穿透性高达92%。塑料基材11还可以为PET,即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其为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性的聚合物,表面平滑而有光泽,透明度达86%。塑料基材11还可以为其他的塑料,此处不再一一列举。第一结合层12形成在塑料基材11的表面上。第一结合层12的厚度可以为20-25微米。光学膜层13无法直接形成在塑料基材11上,第一结合层12的作用是作为后续光学膜层13形成的衬底,使得光学膜层13与色漆层14之间可通过第一结合层12紧密结合在一起。可选地,第一结合层12可以为第一UV涂料层12。第一结合层12为可透光材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V涂料层12形成的方式可以是:在色漆层14上喷涂UV涂料,使色漆层14上的UV涂料流平一段时间后利用紫外光固化形成第一UV涂料层12。这种方式形成的第一UV涂料层12的表面能够产生平滑的镜面效果,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以在第一UV涂料层12表面进一步涂一层光学胶层增加第一UV涂料层12的表面的粗糙度,或者可以在第一UV涂料层12中掺杂一定浓度的N,N-二甲基甲酰胺,使得第一UV涂料层12表面具有微孔,使得后续在蒸镀形成的第一UV涂料层12上形成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塑料基材、设置于所述塑料基材上的第一结合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层上的光学膜层、设置于所述光学膜层上的色漆层、设置于所述色漆层上的第二结合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结合层上的面漆层;其中,所述第一结合层、所述色漆层、所述第二结合层以及所述面漆层均为可透光材质,所述光学膜层包括通过溅射或者蒸镀工艺形成在所述第一结合层上的至少一层金属氧化物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塑料基材、设置于所述塑料基材上的第一结合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层上的光学膜层、设置于所述光学膜层上的色漆层、设置于所述色漆层上的第二结合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结合层上的面漆层;其中,所述第一结合层、所述色漆层、所述第二结合层以及所述面漆层均为可透光材质,所述光学膜层包括通过溅射或者蒸镀工艺形成在所述第一结合层上的至少一层金属氧化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漆层的材质至少包括40-45%重量百分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5-40%重量百分比的聚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以及5-10%重量百分比的纳米色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层至少包括折射膜层,用于对经过所述折射膜层的光线进行折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膜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钛氧化物层、硅氧化物层以及第二钛氧化物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层为第一UV涂料层,所述面漆层为第二UV涂料层,所述第二结合层为PU涂料层。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层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折射膜层层叠设置的二氟化镁层,所述二氟化镁层设置于所述折射膜层和所述第一结合层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