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4242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及采用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系统,用于链接采集设备或采集界面,以录入所采集的饲养过程中管理控制的关键要素数据信息;信息管理和查询系统,用于处理、分析录入信息,进行统计,管理员通过访问前端网站进行操作,并用于设定条件下的信息查询,用户通过访问前端网站,获得授权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对影响实验动物质量关键要素(进出人员、饲养环境、使用物料、设施设备、饲养方法等)进行了管理、追踪和控制。

A laboratory animal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for laboratory animals and a management method adopting th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for laboratory animals. The system comprises a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for linking the acquisition equipment or the acquisition interface to input the key element data information of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during the acquisition proc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The query system is used to process, analyze and input information, and make statistics. Administrators operate by visiting the front-end website, and use it for information query under set conditions. Users get authorization letters by visiting the front-end website. Th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management method of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carry out the management, tracking and control of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entry and exit personnel, feeding environment, using materials,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feeding methods,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动物信息化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是伴随着生命科学兴起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目前世界上生物医学研究60%以上是通过实验动物来进行的,有超过70%的关于生理学或医学的诺贝尔奖项颁给了包含动物实验的研究。实验性科学为主的学科如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绝大部分研究是采用实验动物来完成的。与生物学、医学、药学等学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是生物医药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基础,特别是建立在实验医学进步基础上的现代医学发展,更是离不开实验动物的职称和保障。随着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生物医药支柱产业的迅猛发展,实验动物在科研、教学、检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实验动物有别于一般动物,是经过初期的筛选,具有科学实验价值的动物,经过严格的驯化、微生物净化、遗传及饲养环境等因素的控制,按实验要求进行培育而得到的。实验动物至少应具备三大特征:(1)遗传学要求,必须是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的动物;(2)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监控要求,我国将其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包括普通级、清洁级、SPF级和无菌级,在实验动物繁育的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动物等级监控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尤其要避免人员带来的交叉污染;(3)应用要求,主要应用于生命科学实验。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学科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性工具及支撑条件。生命科学进行试验研究所学的基本条件可概括为AEIR四个基本要素,其中,A表示animal(动物),E表示equipment(设备),I表示information(信息),R表示reagent(试剂)。目前的科学研究,配置高精度仪器设备、购买高纯度分析试剂、获得最新信息以不难实现。由于标准的实验动物具有对生活环境依赖性高等特点,导致其比其他三个条件更难获得,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桎梏。如果实验动物的遗传背景混乱,或健康状态有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一致,造成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可靠,不易为国内、国际学术界认可。所有的动物实验结果均来自动物机体或组织对实验刺激的反应。如果实验动物达不到标准,既会影响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而且药品和生物制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更是无从谈起。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动物标准化的关键手段。质量控制包括人员管理、动物质量控制(环境及设施控制、遗传质量与监测、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以及营养与饲料控制)等方面。本专利技术通过系统全面的记录实验动物饲养的全过程,并对可变因素的实时监控和调整,实现对实验动物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管理,弥补目前实验动物饲养管理混乱的缺陷,使实验动物达到长期保持微生物等级、寄生虫等级和明确的遗传背景。当动物发生污染时,提供处理预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对影响实验动物质量关键要素(进出人员、饲养环境、使用物料、设施设备、饲养方法等)进行了管理、追踪和控制。一种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系统,用于链接采集设备或采集界面,以录入所采集的饲养过程中管理控制的关键要素数据信息;信息管理和查询系统,用于处理、分析录入信息,进行统计,管理员通过访问前端网站进行操作,并用于设定条件下的信息查询,用户通过访问前端网站,获得授权信息。优选的,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前端网站,用于用户信息录入以及检测数据录入;生物信息识别控制设备(即生物信息录入设备),用于生物信息录入以及生物信息识别;条码生成及读取设备,用于生成和读取笼位信息、架子信息和房间信息;远程摄像头监控设备,用于对设施内全区域进行动态监控;环境监测及报警设备,用于对环境进行监测和报警;设施监测及报警设备,用于对设施进行监测和报警。所述的检测数据包括:设备检测(消毒设备等)、水、饲料、垫料、实验动物质量等相关检测数据。所述的生物信息识别可采用密码锁实现。生物信息录入设备、条码生成及读取设备、远程摄像头监控设备,环境监测及报警、设施监测及报警设备,供管理员、饲养员及用户录入相应信息。优选的,所述的信息管理和查询系统包括:饲养繁殖模块,用于饲养繁殖数据管理和查询;用户模块,用于用户数据管理和查询;设备设施模块,用于设备设施数据管理和查询;质量监控模块,用于质量监控数据管理和查询;环境模块,用于环境数据管理和查询;图像模块,用于图像数据管理和查询。一种采用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步骤一:通过生物信息识别控制设备,对所有人员均进行生物信息信息采集、录入,根据人员类型和信息,系统对人员进出饲养区域进行分配,并关联密码锁设备,对人员进行管理及控制;步骤二:通过环境监测及报警设备对饲养环境进行动态监测、调控,出现变动或突发性事件(断电等)情况时,通过无线技术进行报警,人工对紧急情况作出响应和处理;步骤三:通过设施监测及报警设备对饲养设备进行动态监测,设定阈值,超出阈值通过无线技术进行报警,人工响应、处理;步骤四:定期检测饲养过程中使用的饲料、饮水、设施及环境相关各项指标;步骤五:定期检测饲养动物遗传质量、微生物及寄生虫质量;步骤六:通过条码生成及读取设备对动物传送位置监控,饲养房间、笼架及新进动物通过条码生成设备产生相应条码,放入饲养间后,通过条码读取设备扫描房间、笼架、笼盒的条码信息后,系统汇总生成笼盒定位信息;每日通过条码读取设备更新当天的笼位信息,和前一天信息比较后,形成差异笼位汇总(位置差异笼、增加笼、处理笼等);步骤七:将步骤一、二、三、四、五、六中的数据上传到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步骤八: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对正在饲养和过去饲养的情况进行查询、统计。步骤九:异常状态下的紧急预案,包括:饲料、饮水、设施及环境等检测数据异常时,系统按类别自动生成检测间隔内的异常数据汇总,并绘出异常数据影响的饲养位置(区域-房间-笼架),标记为动物质量重点检测区域;动物质量检测(遗传质量、微生物及寄生虫质量)检项数据异常时,系统生成该检测间隔期内、其他相关异常数据表;系统形成人员进出汇总表,绘出相关人员接触的动物区域-房间-笼架,对该笼架动物进行检测,必要时进行生物净化处理;对该房间相关人员进行隔离。步骤一中,所有人员包括饲养人员、管理人员、检测人员、检疫人员、客户。所有人员均须进行身份、生物信息等信息的采集并录入系统。根据人员类型和信息,系统对人员可进出饲养区域进行分配,并关联密码锁系统。人员进入时,首先在生物信息识别控制设备(即生物信息识别系统)进行账户激活,系统方授权该账户密码开启人员分配区域/饲养室密码锁。系统通过控制密码锁设备,管理人员进出次序。进入区域次序为:级别由高到低可以通行,反之,密码锁不予开启。步骤二中,所述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换气次数、氨浓度、粉尘、噪声、照明等环境参数。步骤三中,对饲养设备进行动态监测具体是指对独立通气笼盒(IVC)、隔离器等饲养设备内的温度、湿度、换气次数、氨浓度、气流、压力进行动态监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该系统对影响实验动物质量关键要素(进出人员、饲养环境、使用物料、设施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系统,用于链接采集设备或采集界面,以录入所采集的饲养过程中管理控制的关键要素数据信息;信息管理和查询系统,用于处理、分析录入信息,进行统计,管理员通过访问前端网站进行操作,并用于设定条件下的信息查询,用户通过访问前端网站,获得授权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系统,用于链接采集设备或采集界面,以录入所采集的饲养过程中管理控制的关键要素数据信息;信息管理和查询系统,用于处理、分析录入信息,进行统计,管理员通过访问前端网站进行操作,并用于设定条件下的信息查询,用户通过访问前端网站,获得授权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前端网站,用于用户信息录入以及检测数据录入;生物信息识别控制设备,用于生物信息录入以及生物信息识别;条码生成及读取设备,用于生成和读取笼位信息、架子信息和房间信息;远程摄像头监控设备,用于对设施内全区域进行动态监控;环境监测及报警设备,用于对环境进行监测和报警;设施监测及报警设备,用于对设施进行监测和报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管理和查询系统包括:饲养繁殖模块,用于饲养繁殖数据管理和查询;用户模块,用于用户数据管理和查询;设备设施模块,用于设备设施数据管理和查询;质量监控模块,用于质量监控数据管理和查询;环境模块,用于环境数据管理和查询;图像模块,用于图像数据管理和查询。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通过生物信息识别控制设备,对所有人员均进行生物信息信息采集、录入,根据人员类型和信息,系统对人员进出饲养区域进行分配,并关联密码锁设备,对人员进行管理及控制;步骤二:通过环境监测及报警设备对饲养环境进行动态监测、调控,出现变动或突发性事件情况时,通过无线技术进行报警,人工对紧急情况作出响应和处理;步骤三:通过设施监测及报警设备对饲养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巍汪洌陈晓娟傅军张旭亮丁燕霞陈雁虹谭海明洪胜辉卫振艾志鹏刘迪文宋见惠王芊芊李逗贺洋张海移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