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812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由多孔PVA泡沫、多侧孔引流管、多侧孔灌注管和半球形吸盘组成;所述的多孔PVA泡沫是由多个空心六棱柱组成的长方体;所述的多侧孔引流管嵌在多孔PVA泡沫之中,所述的多侧孔引流管一端和半球形吸盘上内侧的一个孔相连接;所述的多侧孔灌注管嵌在多孔PVA泡沫之中,所述的多侧孔灌注管一端和半球形吸盘上内侧的一个孔相连接;每个半球形吸盘上都有两个插管口,所述的半球形吸盘盘口和多孔PVA泡沫上表面连接。其优点表现在:可在不拆除VSD的情况下实时观察伤口情况,可以减轻病人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医生工作量,有利于精确及时的观察和处理创面。

An improved wound drainage device for observing wound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mprov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and wound protection device for observing wounds, which is composed of a porous PVA foam, a multi side hole drainage tube, a multi side hole perfusion pipe and a hemispherical sucker. The porous PVA foam is a cuboid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hollow six prisms, and the multi side hole drainage tube is embedded in the porous PVA foam. One end of the multi side hole drainage tube is connected with a hole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hemispherical sucker, and the multi side hole perfusion pipe is embedded in the porous PVA foam. One end of the multi side hole perfus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hole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hemispherical sucker, and two hemispherical suckers are arranged on each hemispherical sucker. The surface of the disc and the porous PVA foam is connected. Its advantages are: it can observe the wound in real time without removing VSD, which can reduce the cost of patients, save medical resources, reduce the workload of doctors, and is conducive to accurate and timely observation and treatment of woun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
技术介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于1992年由德国乌尔姆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等人首创,最早即应用于骨科创伤的治疗。可用于各种软组织挫裂伤、缺损或感染、大的血肿或积液、骨筋膜室综合征、开放性骨折可能或合并感染者、关节腔感染需切开引流者、急慢性骨髓炎需开窗引流者、植皮术后的植皮区等。VSD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辅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有效排除体腔、器官或组织中的脓性积液、坏死组织、异物、异常积聚的血液和消化液等有害物质,可灌洗VSD护创材料可以通过灌注孔道注入抗生素、生理盐水等物质,起到杀菌、冲洗的作用。当前临床常用的VSD护创材料由整块泡沫型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PVA泡沫)和插入泡沫材料中的多侧孔引流导管或专用引流导管组成。该整块泡沫材料紧贴创面后会造成在不拆除VSD的情况下无法观察创面的情况,可能导致当创面恶化时不能及时发现,影响治疗时机;另外还可能造成当创面好转时不能及时拆除VSD,导致VSD过度使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2600545A公开了一种医用创面无堵塞负压治疗装置,包括医用引流材料以及引流管,所述医用引流材料为透明或医用引流材料上至少设有一个透明的观察窗。该专利技术中的医用引流材料上为透明或医用引流材料上设置至少一个透明的观察窗。中国专利文献:CN104117130A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件,包含盘状部以及可塑性的长条部。长条部用以贴合人体伤口区。盘状部具有引流接口供负压伤口治疗机接合。盘状部用以贴合邻近伤口区的平坦皮肤区。长条部与盘状部的贴肤面具有凹陷流道,其连通至引流接口。当长条部与盘状部的贴肤面与人体皮肤接合时,利用负压驱动流体经过凹陷流道并经引流接口输出。中国专利文献:CN106215258A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后端连接负压源的吸引管,吸引管前端埋设在上下两层棉布层之间,上层的棉布层上设置有无菌透明贴膜覆盖层,所述吸引管前端开设有多个侧孔;吸引管前端用医用缝合线缝扎固定在上下两层棉布层之间;所述棉布层为医用无菌棉垫,所述吸引管采用无菌吸痰管。但是关于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所述改进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由多孔PVA泡沫、多侧孔引流管、多侧孔灌注管和半球形吸盘组成;所述的多孔PVA泡沫是由多个空心六棱柱组成的长方体;所述的多侧孔引流管嵌在多孔PVA泡沫之中,所述的多侧孔引流管一端和半球形吸盘上内侧的一个孔相连接;所述的多侧孔灌注管嵌在多孔PVA泡沫之中,所述的多侧孔灌注管一端和半球形吸盘上内侧的一个孔相连接;每个半球形吸盘上都有两个插管口,所述的半球形吸盘盘口和多孔PVA泡沫上表面连接。所述的半球形吸盘有两个,半球形吸盘上的两个插管口内侧分别插入多侧孔引流管和多侧孔灌注管,外侧分别是负压引流口连接处和灌注口连接处。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可在不拆除VSD的情况下实时观察伤口情况。2、本技术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可以减轻病人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医生工作量。3、本技术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有利于精确及时的观察和处理创面。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种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的俯视示意图。附图2是一种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的立体图。附图3是一种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多孔PVA泡沫2、空心六棱柱3、多侧孔引流管4、多侧孔灌注管5、半球形吸盘6、负压引流口连接处7、灌注口连接处实施例1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1是一种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的俯视示意图,附图2是一种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的立体图。所述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由多孔PVA泡沫1、多侧孔引流管3、多侧孔灌注管4和半球形吸盘5组成。所述的多孔PVA泡沫1是由多个空心六棱柱2组成的长方体;所述的多侧孔引流管3嵌在多孔PVA泡沫1之中,所述的多侧孔引流管3一端和半球形吸盘5上的一个孔内侧相连接。所述的多侧孔灌注管4嵌在多孔PVA泡沫1之中,所述的多侧孔灌注管4一端和半球形吸盘5上的一个孔内侧相连接;每个半球形吸盘5上都有两个插管口,所述的半球形吸盘5盘口和多孔PVA泡沫1上表面连接。所述的半球形吸盘5有两个,半球形吸盘5上的两个插管口内侧分别插入多侧孔引流导管3和多侧孔灌注管4外侧分别是负压引流口连接处6和灌注口连接处7。实施例2参照附图2、附图3,附图2是一种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的立体图,附图3是一种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的俯视示意图。所述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由多孔PVA泡沫1、多侧孔引流管3、多侧孔灌注管4和半球形吸盘5组成。所述的多孔PVA泡沫1是由多个空心四棱柱2组成的长方体;所述的多侧孔引流管3嵌在多孔PVA泡沫1之中,所述的多侧孔引流管3一端和半球形吸盘5上的一个孔内侧相连接。所述的多侧孔灌注管4嵌在多孔PVA泡沫1之中,所述的多侧孔灌注管4一端和半球形吸盘5上的一个孔内侧相连接。每个半球形吸盘上都有两个插管口,所述的半球形吸盘5盘口和多孔PVA泡沫1上表面连接。所述的半球形吸盘5有两个,半球形吸盘5上的两个插管口内侧分别插入多侧孔引流管3和多侧孔灌注管4外侧分别是负压引流口连接处6和灌注口连接处7。实施例3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1是一种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的俯视示意图,附图2是一种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的立体图。所述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由多孔PVA泡沫1、多侧孔引流管3、多侧孔灌注管4和半球形吸盘5组成。使用时将可观察伤口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放在创面表面,用生物透性薄膜(聚胺甲酸乙酯薄膜)将多孔的PVA泡沫1紧贴皮肤表面使其与空气隔绝,然后将多侧孔引流管、多侧孔灌注管分别接在半球形吸盘5的内侧两个管口上,外侧负压引流口连接处6灌注口连接处7再与负压源和冲洗管相接。接通后可通过六边形多孔观察PVA内的实时创面情况。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由多孔PVA泡沫、多侧孔引流管、多侧孔灌注管和半球形吸盘组成;所述的多孔PVA泡沫是由多个空心六棱柱组成的长方体;所述的多侧孔引流管嵌在多孔PVA泡沫之中,所述的多侧孔引流管一端和半球形吸盘上内侧的一个孔相连接;所述的多侧孔灌注管嵌在多孔PVA泡沫之中,所述的多侧孔灌注管一端和半球形吸盘上内侧的一个孔相连接;每个半球形吸盘上都有两个插管口,所述的半球形吸盘盘口和多孔PVA泡沫上表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的可观察伤口的负压引流护创器械由多孔PVA泡沫、多侧孔引流管、多侧孔灌注管和半球形吸盘组成;所述的多孔PVA泡沫是由多个空心六棱柱组成的长方体;所述的多侧孔引流管嵌在多孔PVA泡沫之中,所述的多侧孔引流管一端和半球形吸盘上内侧的一个孔相连接;所述的多侧孔灌注管嵌在多孔PVA泡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喆张新潮于伟光陈聪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