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U形牙刷头结构以及牙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43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的U形牙刷头结构,包括U形的刷头本体,刷头本体两侧各设有一个U形槽,每个U形槽的槽底宽度从其中间至两端逐渐增大,每个U形槽的两个侧壁上倾斜设置有第一刷毛,且两个侧壁上位置相对的第一刷毛的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根部之间的距离,每个U形槽的底壁上临近两端的位置设有第二刷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牙刷,包括U形牙刷头结构,刷头本体的外侧中部连接有振动手柄,振动手柄包括外壳和用于驱动所述牙刷头结构进行振动的振动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传统牙刷的牙刷头加长加大成U形,含在嘴里刷毛可以包围口腔每一颗牙齿,通过振动发生器驱动牙刷头结构进行高频振动,起到快速同步清洁牙齿的作用。

A simple U toothbrush head structure and toothbrus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imple U-shaped toothbrush head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U-shaped brush head body. A U-shaped groov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rush head body. The width of the groove bottom of each U-shaped groove in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middle to the two ends. The two side walls of each U-shaped groove are inclined to be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brush hair, and the first brush with the opposite positions on the two side walls is arrang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ips of the hairs is less th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oots. A second brush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wall of each U-shaped groove near the two ends.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toothbrush, which comprises a U-shaped toothbrush head structure, a vibrating handle connected to the outer and middle parts of the brush head body, a shell and a vibrating generator for driving the toothbrush head structure to vibrate. The toothbrush head of the traditional toothbrush is lengthened and enlarged into U shape. The brush hair contained in the mouth can surround every tooth in the mouth. The toothbrush head structure is driven by a vibration generator to carry out high frequency vibration, thus playing the role of rapid and synchronous tooth clea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的U形牙刷头结构以及牙刷
本技术涉及口腔清洁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的U形牙刷头结构以及牙刷。
技术介绍
目前洗牙是把牙刷放进嘴里,不同步地进行上下移动刷洗牙齿表面,普通牙刷的刷头很小,大约10厘米长,一次只能刷2到3颗牙齿,大多数人有32颗牙齿,假设每颗牙齿都要刷三面,也就意味着每次要刷96个面,洗完一般需要3分钟左右,比较费时间,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快,科技日益发达,人们的时间非常宝贵;另外现有的牙刷对牙齿的清洁不均匀,有些牙齿或疏忽清洗不彻底;还有手动或电动洗刷因为操作不当是容易伤害到牙床造成牙齿出血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的U形牙刷结构以及一种牙刷,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对牙齿的清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的U形牙刷头结构,包括刷头本体,所述刷头本体为与人体口腔内牙齿的排列形状配合的U形结构,所述刷头本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沿其U形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槽,其中一个U形槽对应人体口腔内的上槽牙设置,另一个U形槽对应人体口腔内的下槽牙设置;每个U形槽由两个呈U形的侧壁以及与两个侧壁相接的一个底壁围合形成,每个U形槽的槽底宽度从其中间至两端逐渐增大;每个U形槽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牙齿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第一刷毛,每个U形槽的两个侧壁上的第一刷毛均倾斜设置,且两个侧壁上位置相对的第一刷毛的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根部之间的距离,每个U形槽的底壁上临近两端的位置还设置有对应磨牙的咬合面的第二刷毛。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刷毛在两个侧壁高度方向上的排列数量从U形槽的中部至两端逐渐减少。作为优选:所述U形槽的两个侧壁的高度从其中部至两端逐渐减小。作为优选:所述U形槽的两个侧壁均倾斜设置,且U形槽的槽口的宽度大于槽底的宽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刷毛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刷毛分为沿所述U形槽的宽度方向分布的两部分,两部分第二刷毛的倾斜方向相反,且两部分第二刷毛的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根部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所述U形槽的槽底为平面,两个U形槽的槽底平行设置;位于所述U形槽两个侧壁上的第一刷毛在所述U形槽宽度方向上的夹角为80°~100°;所述第二刷毛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为80°~85°。作为优选:所述刷头本体由食品级硅胶制成。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牙刷,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简易的U形牙刷头结构,所述刷头本体的外侧中部连接有振动手柄;所述振动手柄包括外壳和振动发生器,所述振动发生器用于驱动所述牙刷头结构进行振动。作为优选:所述刷头本体与所述振动手柄可拆卸连接,所述刷头本体的内部嵌设有刷头支架,所述刷头支架包括固定连接的弧形支架和连接座,所述弧形支架沿所述刷头本体的U形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刷头本体的外侧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座位于该凹槽内部,且所述连接座内嵌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振动手柄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磁铁或者磁性金属制成,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磁铁制成,所述刷头本体与所述振动手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吸附形成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把传统牙刷的牙刷头加长加大成U形,手动涂抹牙膏或清洁剂到U形槽里,含在嘴里刷毛可以包围口腔每一颗牙齿。通过第一刷毛可以实现对牙齿的侧面以及牙齿与牙龈结合处的清洁,第一刷毛倾斜设置,与牙齿之间形成一个夹角,一方面第一刷毛的尖端可以深入牙龈与牙齿的结合处的缝隙内部以及牙齿与牙齿之间的缝隙内部进行彻底清洁;另一方面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刷毛在刷牙的过程中与牙齿的表面接触更加充分,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对牙齿表面的清洁,并且不伤害牙齿和牙龈;第一刷毛通过倾斜的设置还可以使其在刷牙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变形。通过第二刷毛可以实现对磨牙的咬合面的清洁。由于磨牙的咬合面具有很多不规则的凹缝,通过优选的方式,将第二刷毛倾斜设置,使第二刷毛能够更容易地伸入磨牙的咬合面的凹缝内,对磨牙的咬合面进行彻底地清洁。本技术的牙刷通过振动发生器驱动牙刷头结构进行高频振动,使牙齿的内外表面、咬合面以及牙缝等处的同时得到牙刷头结构的振动清洁。在第一刷毛和第二刷毛上涂抹牙膏或清洁剂,起到快速同步清洁牙齿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牙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牙刷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牙刷头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牙刷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牙刷的爆炸图。图中1、刷头本体;111a、第一侧壁;111b、第二侧壁;112、底壁;12a、第一刷毛;12b、第二刷毛;2、刷头支架;21、弧形支架;22、连接座;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外壳;51、第一壳体;52、第二壳体;6、振动发生器;7、无线充电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简易的U形牙刷头结构,包括刷头本体1,刷头本体1为与人体口腔内牙齿的排列形状配合的U形结构。刷头本体由食品级硅胶制成。食品级硅胶为抗菌材料,具有卫生健康,天然抗菌的特点,可有效地杜绝细菌的滋生。食品级硅胶还具有高强的柔软性和稳定的结构力学性能,使本技术的牙刷头结构具有柔软、平滑、舒适的特点,不会对口腔造成伤害。并且由于其柔软的特性,使牙刷头的形状可以随不同人的牙齿排列的形状差别进行自动适应性调整。刷头本体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沿其U形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槽,其中一个U形槽对应人体口腔内的上槽牙设置,另一个U形槽对应人体口腔内的下槽牙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U形槽由两个呈U形的侧壁以及与两个侧壁相接的一个底壁112围合形成。按照人体口腔内的牙齿排列情况,位于中间的中切牙的齿尖的宽度最小,位于两端的磨牙的齿尖最宽,从中切牙至磨牙,齿尖宽度逐渐增大。本技术的每个U形槽的槽底宽度从其中间至两端逐渐增大,以适应于牙齿在人体口腔内的排列结构。通常根据人体口腔内牙齿的排列情况,从正中的中切牙至两端的磨牙,牙龈距离齿尖的高度逐渐减小。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的U形槽的两个侧壁的高度从其中部至两端逐渐减小。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为了缩小刷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的U形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刷头本体(1),所述刷头本体(1)为与人体口腔内牙齿的排列形状配合的U形结构,所述刷头本体(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沿其U形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槽,其中一个U形槽对应人体口腔内的上槽牙设置,另一个U形槽对应人体口腔内的下槽牙设置;每个U形槽由两个呈U形的侧壁以及与两个侧壁相接的一个底壁(112)围合形成,每个U形槽的槽底宽度从其中间至两端逐渐增大;每个U形槽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牙齿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第一刷毛(12a),每个U形槽的两个侧壁上的第一刷毛(12a)均倾斜设置,且两个侧壁上位置相对的第一刷毛(12a)的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根部之间的距离,每个U形槽的底壁(112)上临近两端的位置还设置有对应磨牙的咬合面的第二刷毛(12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的U形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刷头本体(1),所述刷头本体(1)为与人体口腔内牙齿的排列形状配合的U形结构,所述刷头本体(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沿其U形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槽,其中一个U形槽对应人体口腔内的上槽牙设置,另一个U形槽对应人体口腔内的下槽牙设置;每个U形槽由两个呈U形的侧壁以及与两个侧壁相接的一个底壁(112)围合形成,每个U形槽的槽底宽度从其中间至两端逐渐增大;每个U形槽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牙齿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第一刷毛(12a),每个U形槽的两个侧壁上的第一刷毛(12a)均倾斜设置,且两个侧壁上位置相对的第一刷毛(12a)的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根部之间的距离,每个U形槽的底壁(112)上临近两端的位置还设置有对应磨牙的咬合面的第二刷毛(12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U形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刷毛(12a)在两个侧壁高度方向上的排列数量从U形槽的中部至两端逐渐减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的U形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的两个侧壁的高度从其中部至两端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的U形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的两个侧壁均倾斜设置,且U形槽的槽口的宽度大于槽底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U形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刷毛(12b)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刷毛(12b)分为沿所述U形槽的宽度方向分布的两部分,两部分第二刷毛(12b)的倾斜方向相反,且两部分第二刷毛(12b)的尖端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丽锦孙益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苏凤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