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例深度取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341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等比例深度取样方法,取样机构包括放置在浸出槽上端面的平板,平板纵向开设有左右各一个导向孔,导向孔中分别安装有探试杆和刚性取样管;取样初始状态下,探试板下表面与平板的下表面平齐,刚性取样管下端距离平板的下表面距离h2=(n‑1)H/n,其中H代表浸出槽内底面与平板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n代表液面高度h与拟取样位置与浸出槽内底面之间距离的比例;取样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探试杆和刚性取样管同时升降的联动机构,探试杆升降速度v1与刚性取样管升降速度v2之比为n。不管浸出槽内液位如何变化,能够始终便捷地取到特定比例深度的样液,以确保不同批次样液具备可比性。

Equal depth sampl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of equal proportion depth sampling. The sampl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lat plate plac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leaching tank, a left and right guide holes are arranged longitudinally on the flat plate, and a probe rod and a rigid sampling tube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in the guide hole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ower end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late is h2=(n_1)H/n, where H represent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leaching tank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late, and N represents the ratio of the height of the liquid level H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osition to be sampled and the bottom of the leaching tank. The ratio of the lifting speed V1 of the probe rod to the V2 of the rigid sampling tube is n. No matter how the liquid level changes in the leaching tank, it is always convenient to take the sample at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depth to ensure the comparability of different batches of samp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比例深度取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均匀液体的取样方法。
技术介绍
有一类液体物料,比如黄金冶炼浆料,由于其中各组分比重差异较大,即使经过搅拌后取样仍会遇到不同深度处各组分比例不一致的难题。现行的解决方法是:针对每一批浆料取其特定深度(比如液面下10厘米处)样液进行分析。由于装在浸出槽中的不同批次浆料液位变化较大,这种做法会导致不同批次样品实际上不具备可比性,以这些分析数据为基础指导后续工艺的制定和修订不够科学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等比例深度取样方法,不管浸出槽内液位如何变化,能够始终便捷地取到特定比例深度的样液,以确保不同批次样液具备可比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等比例深度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样机构包括放置在浸出槽上端面的平板,平板纵向开设有左右各一个导向孔,其中左侧导向孔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探试杆,探试杆的下端连接有下表面呈水平的探试板,右侧导向孔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刚性取样管;取样初始状态下,探试板下表面与平板的下表面平齐,刚性取样管下端距离平板的下表面距离h2=(n-1)H/n,其中H代表浸出槽内底面与平板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n代表液面高度h与拟取样位置与浸出槽内底面之间距离的比例;取样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探试杆和刚性取样管同时升降的联动机构,探试杆升降速度v1与刚性取样管升降速度v2之比为n。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设在探试杆上的左齿条,与左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以及设在刚性取样管上并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的右齿条;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为1:1,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分度圆直径之比为1:n。优选地,n取自然数。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下压探试杆,探试杆和刚性取样管同时下降,下降速度不一致但成比例。当探试板下表面与液面接触时,刚性取样管下端刚好到达拟取样点。该拟取样点深度为设定的占液体总高度的特定比例。不同批次下,在浸出槽中的浆料液位变化时,每一批样品的拟取样点处样品具备精确的可比性。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针对不同批次样品得到的分析数据更加合理,对后续工艺的指导意义更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说明。构建一种取样机构,如图1,取样机构包括放置在浸出槽1上端面的平板2,平板2纵向开设有左右各一个导向孔,其中左侧导向孔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探试杆4,探试杆4的下端连接有下表面呈水平的探试板3,右侧导向孔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玻璃管形式的刚性取样管11,使用时刚性取样管11上端连接软管用于吸出样液。取样初始状态下,探试板3下表面与平板2的下表面平齐,h1=0;刚性取样管11下端距离平板2的下表面距离h2=(n-1)H/n,其中H代表浸出槽1内底面与平板2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n代表液面高度h与拟取样位置与浸出槽1内底面之间距离的比例,n=h/拟取样位置与浸出槽1内底面之间距离。n一般取自然数。比如:如图1,设n=2,即拟取样位置在液体深度二分之一处,h2=(n-1)H/n=0.5H。再比如:设n=3,即拟取样位置在液体深度三分之一处(取样点至液面距离占液体总深度三分之一),h2=(n-1)H/n=2/3H。取样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探试杆4和刚性取样管11同时升降的联动机构,探试杆4升降速度v1与刚性取样管11升降速度v2之比为n。比如:设n=3,即拟取样位置在液体深度三分之一处,v1=3v2。所述的联动机构具有多种结构形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联动机构包括设在探试杆4上的左齿条5,与左齿条5相啮合的第一齿轮6,与第一齿轮6通过皮带7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8,与第二齿轮8相啮合的第三齿轮9以及设在刚性取样管11上并与第三齿轮9相啮合的右齿条10。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8之间的传动比为1:1,第二齿轮8与第一齿轮6分度圆直径之比为1:n。第三齿轮9两侧线速度一致,其作用是转向以实现探试杆4和刚性取样管11同步升降。实际制作中,设有一个固定支架(可以设在平板2上,也可以设在浸出槽所坐落的工作台上),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8以及第三齿轮9的中心轴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使用时,手动下压探试杆4上端,探试杆4自h1=0处下降,刚性取样管11自h2=(n-1)H/n处随动下降。当探试板3下表面与液面接触时,刚性取样管11下端到达拟取样点,开始抽吸取样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比例深度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样机构包括放置在浸出槽(1)上端面的平板(2),平板(2)纵向开设有左右各一个导向孔,其中左侧导向孔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探试杆(4),探试杆(4)的下端连接有下表面呈水平的探试板(3),右侧导向孔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刚性取样管(11);取样初始状态下,探试板(3)下表面与平板(2)的下表面平齐,刚性取样管(11)下端距离平板(2)的下表面距离h2=(n‑1)H/n,其中H代表浸出槽(1)内底面与平板(2)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n代表液面高度h与拟取样位置与浸出槽(1)内底面之间距离的比例;取样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探试杆(4)和刚性取样管(11)同时升降的联动机构,探试杆(4)升降速度v1与刚性取样管(11)升降速度v2之比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比例深度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样机构包括放置在浸出槽(1)上端面的平板(2),平板(2)纵向开设有左右各一个导向孔,其中左侧导向孔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探试杆(4),探试杆(4)的下端连接有下表面呈水平的探试板(3),右侧导向孔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刚性取样管(11);取样初始状态下,探试板(3)下表面与平板(2)的下表面平齐,刚性取样管(11)下端距离平板(2)的下表面距离h2=(n-1)H/n,其中H代表浸出槽(1)内底面与平板(2)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n代表液面高度h与拟取样位置与浸出槽(1)内底面之间距离的比例;取样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探试杆(4)和刚性取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振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秦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