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俞任专利>正文

一种无级变速器防超载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375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机械构件,具体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防超载构件,包括箱体座、箱体盖、输入轴、主动锥轮、输出轴、从动锥轮和调速系统,输入轴与主动锥轮之间设置有防超载构件;防超载构件包括花键孔、外花键、圆柱弹簧、驱动防超载齿和被动防超载齿;作为改进:输入轴与主动锥轮之间设置有防超载构件;防超载构件包括花键孔、外花键、圆柱弹簧、驱动防超载齿和被动防超载齿,被动防超载齿位于主锥轮轴左端,驱动防超载齿位于离合轴右端;增设防超载构件,通过离合轴实现自动离合,有效防止了传动滚轮与主动锥轮或传动滚轮与从动锥轮之间发生滑动磨损,保护了整体结构免遭损坏,延长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An anti overload component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ansmission mechanical component, in particular to an anti-overload component of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hich comprises a box seat, a box cover, an input shaft, an active cone wheel, an output shaft, a driven cone wheel and a speed regulating system. An anti-overload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an input shaft and an active cone wheel; and an anti-overload component includes a spline hole and an external spline. Cylindrical spring, drive anti-overload teeth and passive anti-overload teeth; as an improvement: anti-overload component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input shaft and the active cone wheel; anti-overload components include spline holes, external splines, cylindrical springs, drive anti-overload teeth and passive anti-overload teeth; passive anti-overload teeth are locat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main cone wheel shaft, driving anti-overload teeth Locat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clutch shaft, the overload-proof component is added to realize automatic clutch by the clutch shaft, which effectively prevents sliding wear between the driving roller and the active cone wheel or between the driving roller and the driven cone wheel, protects the whole structure from damage and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ho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级变速器防超载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机械构件,具体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防超载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无级变速器中,通常采用皮带传动,但是皮带属于非金属容易老化,因此,经常发生皮带断裂影响使用寿命,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0/0167853公开了一种安装至多用途车中的现有的V带式无级变速器(CVT)。以及US4596536中公开了这种无级变速器的另一实例。这些已知的尤其旨在用于汽车的变速器中,通过同时改变主皮带轮和副皮带轮的V形槽的宽度使得一个皮带轮的V形槽变得更宽而另一个皮带轮的V形槽变得更窄,可调整期望的传动比。如何做到省略传动皮带而实现无级变速一直来是各国工程技术专家所一直不断攻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滚轮传动,省略皮带传动,通过箱体座外的调速旋钮调节传动比,便捷观察调速旋钮上的速比指针就可以知道出输入轴与输出轴的传动比,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级变速器防超载构件,包括箱体座、箱体盖、输入轴、主动锥轮、输出轴、从动锥轮和调速系统,主动锥轮和从动锥轮位于箱体座内腔,箱体盖位于箱体座上方,输入轴驱动主锥轮轴,主锥轮轴可拆卸固定连接着所述主动锥轮,输出轴可拆卸固定连接着所述从动锥轮;箱体座底板上平面上中间可拆卸固定着滑道座轨和滑道前座,主动锥轮与从动锥轮之间设置有调速系统;所述调速系统包括滑道座轨、滑块螺母、调速螺杆、万向节、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从齿轴、主齿轴和调速旋钮;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测速装置,所述测速装置包括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测速转盘、示速滑块和拉力弹簧;所述输入轴与所述主动锥轮之间设置有防超载构件;所述防超载构件包括花键孔、外花键、圆柱弹簧、驱动防超载齿和被动防超载齿;作为改进:所述防超载构件包括花键孔、外花键、圆柱弹簧、驱动防超载齿和被动防超载齿,被动防超载齿位于所述主锥轮轴左端,驱动防超载齿位于离合轴右端;所述离合轴包括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三轴段和第四轴段,所述第一轴段右端面上设有所述驱动防超载齿,驱动防超载齿与被动防超载齿之间可打滑啮合;所述第二轴段与所述第一轴座的内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轴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轴座的宽度,所述输入轴的右端设有移位导向孔,所述移位导向孔的底部设有花键孔,所述输入轴可旋转连接在箱体座上的进轴支撑孔内,并通过弹性挡圈和轴肩进行轴向定位,所述第三轴段与所述移位导向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三轴段上滑动配合有圆柱弹簧,所述圆柱弹簧一端抵住输入轴上的弹簧挡肩内端面,所述圆柱弹簧另一端抵住所述第二轴段外侧的轴肩处,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四轴段上设有所述外花键,外花键与所述花键孔之间为花键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增设防超载构件,通过离合轴实现自动离合,有效防止了传动滚轮与主动锥轮或传动滚轮与从动锥轮之间发生滑动磨损,保护了整体结构免遭损坏,延长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去除箱体盖16后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图2中A-A面的剖视图。图5为图2中B-B面的剖视图。图6为图3的俯视图。图7为箱体座10的立体外观图。图8为主锥轮轴27的立体外观图。图9为离合轴23的立体外观图。图10为输入轴20的主视图。图11为滑块螺母50的立体外观图。图12为传动滚轮55及其连接的调速系统的俯视图。图13为传动滚轮55及其连接的调速系统的立体外观图。图14为图12中C-C面的剖视图。图15为滑道座轨40的立体外观图。图16为滑道前座48的立体外观图。图17为调速旋钮64的立体外观图。图18为图14中箭头标注Ⅱ所示局部结构的放大图。图19为图5中箭头标注Ⅰ所示局部结构的放大图。图20为箱体盖16的立体外观图。图21为图19中的锥齿支撑轴75立体外观图。图22为测速转盘80的立体外观图。图23为测速装置去除主动锥齿轮34后的俯视图。图24为测速装置去除主动锥齿轮34后的立体外观图。图25为示速滑块85的立体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图7中箱体座10内腔底平面上固定着第一轴座26、第二轴座30、第三轴座31、第四轴座35、第五轴座36、滑道座轨40和滑道前座48;图19中省略了剖视背后的箱盖螺栓96。一、实施例结构特征:如图1-7所示,一种无级变速器防超载构件,包括箱体座10、箱体盖16、输入轴20、主动锥轮29、输出轴32、从动锥轮33和调速系统,主动锥轮29和从动锥轮33位于箱体座10内腔,箱体盖16位于箱体座10上方,输入轴20驱动主锥轮轴27,主锥轮轴27可拆卸固定连接着所述主动锥轮29,输出轴32可拆卸固定连接着所述从动锥轮33,作为改进:所述箱体座10两侧板上平面设置有六个箱座螺孔15,箱体座10后端板上设有出轴支撑孔14,箱体座10前端板上设有进轴支撑孔11以及从调速轴支孔12和主调速轴支孔13,主调速轴支孔13周围的前端板上设有速比刻度68;所述箱体座10底板上平面上一侧可拆卸固定着第一轴座26、第二轴座30和第三轴座31,第一轴座26轴孔、第二轴座30轴孔和第三轴座31轴孔均与所述进轴支撑孔11处于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箱体盖16两侧边上设有六个箱盖通孔17,所述箱盖通孔17与所述箱座螺孔15相对应,箱盖螺栓96穿过所述箱盖通孔17和所述箱座螺孔15将所述箱体盖16固定在所述箱体座10上;所述箱体座10底板上平面上另一侧可拆卸固定着第四轴座35和第五轴座36,第四轴座35轴孔和第五轴座36轴孔均与所述出轴支撑孔14处于同一轴心线上;第四轴座35轴孔和第五轴座36轴孔上可旋转固定着所述输出轴32;箱体座10底板上平面上中间可拆卸固定着滑道座轨40和滑道前座48,滑道座轨40和滑道前座48呈现倾斜布置;主动锥轮29与从动锥轮33之间设置有调速系统,调速系统滑道座轨40上;所述调速系统包括滑道座轨40、滑块螺母50、调速螺杆56、万向节57、从调节齿轮60、主调节齿轮61、从齿轴62、主齿轴63和调速旋钮64;所述滑道座轨40内设置有滑道凹槽41,滑道座轨40上平面一侧设置有中部支架44,滑道座轨40一端固定连接着滑道后座42,滑道座轨40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着滑道前座;所述输入轴20可旋转固定在所述进轴支撑孔11上,输入轴20外端连接输入动力源,输入轴20内端设有弹簧挡肩99和移位导向孔91,所述移位导向孔91的底部设有花键孔21;所述主动锥轮29可拆卸固定连接主锥轮轴27上,主锥轮轴27可旋转固定在第二轴座30轴孔和第三轴座31轴孔之间,主锥轮轴27前端设置有被动防超载齿28;所述从动锥轮33与所述主动锥轮29之间设有所述传动滚轮55,所述传动滚轮55可旋转连接在滑块螺母50上,所述滑块螺母50与调速螺杆56螺旋连接;所述调速螺杆56可旋转连接在所述滑道座轨40上,所述从动锥轮33通过所述输出轴32与所述箱体座10可旋转连接。如图6-10所示,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锥轮29和所述从动锥轮33均与所述传动滚轮55的轴线位于同一高度,所述主动锥轮29与所述从动锥轮33的轴线互相平行,所述主动锥轮29与所述从动锥轮33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均为圆台形;所述主动锥轮29与所述从动锥轮33两端摆放方向相反;所述传动滚轮55、所述主动锥轮29和所述从动锥轮33的表面采用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级变速器防超载构件,包括箱体座(10)、箱体盖(16)、输入轴(20)、主动锥轮(29)、输出轴(32)、从动锥轮(33)和调速系统,主动锥轮(29)和从动锥轮(33)位于箱体座(10)内腔,箱体盖(16)位于箱体座(10)上方,输入轴(20)驱动主锥轮轴(27),主锥轮轴(27)可拆卸固定连接着所述主动锥轮(29),输出轴(32)可拆卸固定连接着所述从动锥轮(33);箱体座(10)底板上平面上中间可拆卸固定着滑道座轨(40)和滑道前座(48),主动锥轮(29)与从动锥轮(33)之间设置有调速系统;所述调速系统包括滑道座轨(40)、滑块螺母(50)、调速螺杆(56)、万向节(57)、从动齿轮(60)、主动齿轮(61)、从齿轴(62)、主齿轴(63)和调速旋钮(64);所述输出轴(32)上设置有测速装置,所述测速装置包括主动锥齿轮(34)、从动锥齿轮(70)、测速转盘(80)、示速滑块(85)和拉力弹簧(86);所述输入轴(20)与所述主动锥轮(29)之间设置有防超载构件;所述防超载构件包括花键孔(21)、外花键(24)、圆柱弹簧(22)、驱动防超载齿(25)和被动防超载齿(28);其特征是:被动防超载齿(28)位于所述主锥轮轴(27)左端,驱动防超载齿(25)位于离合轴(23)右端;所述离合轴(23)包括第一轴段(92)、第二轴段(93)、第三轴段(94)和第四轴段(95),所述第一轴段(92)右端面上设有所述驱动防超载齿(25),驱动防超载齿(25)与被动防超载齿(28)之间可打滑啮合;所述第二轴段(93)与所述第一轴座(26)的内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轴段(9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轴座(26)的宽度,所述输入轴(20)的右端设有移位导向孔(91),所述移位导向孔(91)的底部设有花键孔(21),所述输入轴(20)可旋转连接在箱体座(10)上的进轴支撑孔(11)内,并通过弹性挡圈和轴肩进行轴向定位,所述第三轴段(94)与所述移位导向孔(91)间隙配合,所述第三轴段(94)上滑动配合有圆柱弹簧(22),所述圆柱弹簧(22)一端抵住输入轴(20)上的弹簧挡肩(99)内端面,所述圆柱弹簧(22)另一端抵住所述第二轴段(93)外侧的轴肩处,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四轴段(95)上设有所述外花键(24),外花键(24)与所述花键孔(21)之间为花键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级变速器防超载构件,包括箱体座(10)、箱体盖(16)、输入轴(20)、主动锥轮(29)、输出轴(32)、从动锥轮(33)和调速系统,主动锥轮(29)和从动锥轮(33)位于箱体座(10)内腔,箱体盖(16)位于箱体座(10)上方,输入轴(20)驱动主锥轮轴(27),主锥轮轴(27)可拆卸固定连接着所述主动锥轮(29),输出轴(32)可拆卸固定连接着所述从动锥轮(33);箱体座(10)底板上平面上中间可拆卸固定着滑道座轨(40)和滑道前座(48),主动锥轮(29)与从动锥轮(33)之间设置有调速系统;所述调速系统包括滑道座轨(40)、滑块螺母(50)、调速螺杆(56)、万向节(57)、从动齿轮(60)、主动齿轮(61)、从齿轴(62)、主齿轴(63)和调速旋钮(64);所述输出轴(32)上设置有测速装置,所述测速装置包括主动锥齿轮(34)、从动锥齿轮(70)、测速转盘(80)、示速滑块(85)和拉力弹簧(86);所述输入轴(20)与所述主动锥轮(29)之间设置有防超载构件;所述防超载构件包括花键孔(21)、外花键(24)、圆柱弹簧(22)、驱动防超载齿(25)和被动防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俞任
申请(专利权)人:陈俞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