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气垫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3185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气垫及其制造方法,涉及一种充气气垫,旨在解决现有的充气气垫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第一热合部通过第一环保密封层和第二环保密封层与第二热合部热合于一起后,凸起与凹坑卡嵌配合,增加了第一热合部与第二热合部的贴合面积和相互固定效果,具有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Inflatable air cush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flatable air cushion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relating to an inflatable air cushion, 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 of low service life of the existing inflatable air cushion. The key point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after the first thermal joint is heated together with the second thermal joint through the fir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aling layer and the seco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aling layer, the convex and the pit clamp are inserted and matched, thus increasing the bonding area and the mutual fixing effect between the first thermal joint and the second thermal joint, and having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ealing effect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气垫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气垫,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充气气垫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充气气垫是一种充气后的气床垫,其在制造时,多采用热压的方式进行密封成型。充气后的小型充气垫因体积小、重量轻,更方便随身携带,可供人们随时坐下来休息之用。晚上在户外需要休息时,也可将大一点的充气垫充气后放在帐篷里,作为床垫使用,具有防潮、舒适等优点。现有公开号为CN10501593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包装用环保充气气垫,包括上薄膜、下薄膜、第一内薄膜、第二内薄膜;上薄膜、下薄膜、上边热合部、下边热合部、左边热合部、右边热合部构成密封气垫;第一内薄膜、第二内薄膜组成气阀部向下边热合部方向延伸伸入气垫内;左边热合部、右边热合部之间设有至少一条以上的中间热合线将气垫分隔成相连的气囊。但是,上述充气气垫各个热合部的表面均比较光滑,在热压密封时,各个热合部容易与对应的内薄膜产生错位,从而导致热合面积较小。在对上述充气气垫进行长期的充放气使用时,各个热合部容易与对应的内薄膜分离,造成漏气,影响了充气气垫的使用寿命,此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气垫,其具有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气垫,包括气垫本体,所述气垫本体包括顶布层和底布层,所述底布层上设置有充气放气阀,所述顶布层包括设置于顶布层边缘处的第一热合部,所述底布层包括设置于底布层边缘处的第二热合部;所述顶布层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环保密封层,所述底布层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环保密封层,所述第一环保密封层和第二环保密封层均为聚氯乙烯薄膜;所述第一热合部上且位于第一热合部与第一环保密封层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所述第二热合部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凸起配合的凹坑;所述第一热合部通过第一环保密封层和第二环保密封层与第二热合部热合于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时,第一环保密封层覆盖凸起的表面,第二环保密封层覆盖凹坑的内壁。将第一热合部通过第一环保密封层和第二环保密封层与第二热合部热合于一起后,凸起与凹坑卡嵌配合,增加了第一热合部与第二热合部的贴合面积,使得第一热合部与第二热合部的相互固定效果加强,具有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放气阀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充气放气阀与底布层密封连接的环形密封布,所述环形密封布通过第二环保密封层与底布层热合于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充气放气阀与气垫本体无缝连接,也增加了气垫本体的整体性。进一步地,所述气垫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内设置有微胶囊,所述微胶囊内设置有驱虫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胶囊选用缓释型的微胶囊,包埋在微胶囊内的驱虫液会缓慢挥发,使得充气气垫具有驱虫的作用,增加了充气气垫的实用性。进一步地,所述微胶囊的粒径为6-8微米,囊芯比为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粒径为6-8微米、囊芯比为2:8的微胶囊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好,使得微胶囊不易破损,从而保证了微胶囊内的驱虫液能够持续的进行缓慢释放。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含有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和纳米二氧化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二氧化硅无毒、无味、无污染,且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能够有效提高充气气垫的抗老化性能和强度。在保护层内加入纳米氧化铝,使得保护层的耐磨性提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修复能力,实用性更好。纳米二氧化钛屏蔽紫外线作用强,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耐候性,且具有杀菌、防污、除臭、自洁的抗菌防污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充气气垫的实用性能。进一步地,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和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2:1:1。进一步地,所述气垫本体内沿气垫本体宽度方向竖直设置有若干块柔性连接布,所述柔性连接布的顶端通过第一环保密封层与顶布层热合于一起,所述柔性连接布的底端通过第二环保密封层与底布层热合于一起;所述柔性连接布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连接布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环保密封层和第二环保密封层连接,将气垫本体分隔层若干个连通的气室,使得原本聚集于第一热合部和第二热合部处的压力有一部分可以分散到柔性连接布上,进而使得第一热合部和第二热合部的压合部位受到的压力变小,不易损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充气气垫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柔性连接布的设置,能够保持充气气垫的形状,便于使用者使用。进一步地,相邻两块所述柔性连接布之间均设置有与第一环保密封层贴合的保温棉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棉层具有保温作用,增加了顶布层的柔软度,从而有效增加了人体与顶布层接触时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保温棉层能够吸附湿气,有效防止了地面湿气穿过充气气垫入侵到人体内,具有能够保证人体健康的优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充气气垫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势。一种应用于上述充气气垫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顶布层和底布层裁剪为特定尺寸,并将顶布层和底布层的边缘处进行毛刺处理;步骤二、将柔性连接布的顶端与顶布层、底端与底布层进行第一次热合,第一次热合的热压压力为30-45Mpa;步骤三、在相邻两块柔性连接布之间的第一环保密封层上涂覆粘接剂,通过粘接剂将保温棉层粘接于相邻两块柔性连接布之间;步骤四、将柔性连接布的顶端与顶布层、底端与底布层进行第二次热合,第二次热合的热压压力为45-60Mpa;步骤五、将第一热合部和第二热合部热合于一起,热压压力为45-55Mpa。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时,第一环保密封层覆盖凸起的表面,第二环保密封层覆盖凹坑的内壁。将第一热合部通过第一环保密封层和第二环保密封层与第二热合部热合于一起后,凸起会与凹坑卡嵌配合,从而增加了第一热合部与第二热合部之间的密封效果。通过第一次热合,能够将柔性连接布的顶端与顶布层、底端与底布层进行预固定。由于第一次热合的热压压力为30-45Mpa,使得预固定的固定强度较低,当与固定位置有偏差时,能够较为轻松的将柔性连接布取下,从而避免了材料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将柔性连接布进行第二次热合时的准确度。由于聚氯乙烯的抗张强度为60MPa左右,采用热合压力为45-55Mpa对第一热合部和第二热合部进行热合,能够防止第一环保密封层和第二环保密封层发生形变而产生连接间隙和气泡,有效增加了充气气垫的密封性能,使得其使用寿命增加。进一步地,步骤二、四、五中,热压温度为180℃-19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聚氯乙烯薄膜在160-180℃时开始转变为粘流态,采用热压温度为180℃-190℃进行热压时,能够充分保证聚氯乙烯薄膜变为粘流态,避免了第一环保密封层和第二环保密封层之间出现局部不粘连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充气气垫的密封性能,提高了充气气垫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第二环保密封层和环形密封布,具有能够增加充气放气阀与气垫本体之间的密封性的效果;2、通过设置保护层和微胶囊,增加了充气气垫的实用性;3、通过设置柔性连接布,有效的提高了充气气垫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充气气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充气气垫长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1中充气气垫宽度方向的截面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气垫,包括气垫本体(1),所述气垫本体(1)包括顶布层(11)和底布层(12),所述底布层(12)上设置有充气放气阀(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布层(11)包括设置于顶布层(11)边缘处的第一热合部(13),所述底布层(12)包括设置于底布层(12)边缘处的第二热合部(14);所述顶布层(1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环保密封层(3),所述底布层(12)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环保密封层(4),所述第一环保密封层(3)和第二环保密封层(4)均为聚氯乙烯薄膜;所述第一热合部(13)上且位于第一热合部(13)与第一环保密封层(3)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凸起(15),所述第二热合部(14)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凸起(15)配合的凹坑(16);所述第一热合部(13)通过第一环保密封层(3)和第二环保密封层(4)与第二热合部(14)热合于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气垫,包括气垫本体(1),所述气垫本体(1)包括顶布层(11)和底布层(12),所述底布层(12)上设置有充气放气阀(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布层(11)包括设置于顶布层(11)边缘处的第一热合部(13),所述底布层(12)包括设置于底布层(12)边缘处的第二热合部(14);所述顶布层(1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环保密封层(3),所述底布层(12)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环保密封层(4),所述第一环保密封层(3)和第二环保密封层(4)均为聚氯乙烯薄膜;所述第一热合部(13)上且位于第一热合部(13)与第一环保密封层(3)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凸起(15),所述第二热合部(14)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凸起(15)配合的凹坑(16);所述第一热合部(13)通过第一环保密封层(3)和第二环保密封层(4)与第二热合部(14)热合于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放气阀(2)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充气放气阀(2)与底布层(12)密封连接的环形密封布(21),所述环形密封布(21)通过第二环保密封层(4)与底布层(12)热合于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5),所述保护层(5)内设置有微胶囊,所述微胶囊内设置有驱虫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的粒径为6-8微米,囊芯比为2:8。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气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5)含有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和纳米二氧化钛。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遨翔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星始户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