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宪章专利>正文

多功能交通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021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街道所使用的多功能交通护栏,它由外壳1、内体2固定组成。其中外壳上设有气流、声波导流孔1-3,内体2由两部分构成。其每部分由防尘层2-1,消音层2-2,过滤层2-3及隔音层2-4叠加而成。所述内体两部分的层次排序正好相反。该多功能交通护栏不仅实现了隔离车辆的作用,而且能消除相向行驶的车辆之间气流的摩擦声和各种噪音的交叉污染;防止行人随意翻越护栏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它外形美观,且可安装广告牌。(*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交通护栏
本技术属于防护栏
,确切地说是一种城市街道使用的多功能交通护栏。
技术介绍
目前的城市交通护栏是由铁管、铁架、方管等金属件焊接而成后,安放在马路中间,它只单一的起到隔离车辆的作用。由于设计的原因,它不能消除相向行驶的车辆之间气流的摩擦声和各种噪音的交叉污染,行人还要常常翻越护栏穿过马路,引起交通事故,有些结构太过简单,还影响了城市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交通护栏,它不但弥补了现有护栏的不足,而且增加了新的功能。本目的以下列方案来实现:该多功能交通护栏,它由外壳和内体组成,其中外壳上设有气流、声波导流孔;内体是由两部分构成,其每部分是由防尘层、消音层、过滤层及隔音层叠加而成,内体中的两部分的层次方向相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它不仅仅是起到隔离车辆的作用,而且能消除相向行驶的车辆之间气流的摩擦声和各种噪音的交叉污染,对汽车尾气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能防止行人随意翻越-->护栏而引起的交通事故;由于外形美观,也起到了美化城市的作用;在外壳上为企业还提供了广告的领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作具体说明:如图1、2所示,所述多功能交通护栏是由外壳1内体2组成,其中外壳上设有气流、声波导流孔1-3,外壳顶部设有上盖1-2,正面有定位支撑孔1-1,侧面1-4可安装广告牌。内体2由两部分构成,每部分由防尘层2-1、消音层2-2、过滤层2-3及隔音层2-4以次序叠加而成,而两部分的层序排列相反,也就是说,右边部分按照防尘层、消音层、过滤层、隔音层排列叠加;左边则按隔音层、过滤层、消音层、防尘层排列叠加。其中防尘层由玻璃丝布组成;消音层由玻璃丝棉组成;过滤层由活性炭或汽车尾气催化剂组成;隔音层由阻尼涂料及附料组成。四层的组装由各自的框架用铆钉连接,此四层合而为一就构成了单片的内体。完成防尘、消音、过滤、隔音等功能。内体连接好后用螺栓与外壳固定,外壳上有气流、声波导流孔。双面带有导流孔的护栏单体,每十个单体按一定角度错位串接成一组,一组与一组联接固定在马路中央,当汽车行驶时,压缩车身周围的空气形成气流,气流进入护栏的导流孔内,防尘层起作用,挡住灰尘,气流穿过消音层到-->过滤层,过滤层的活性碳或汽车尾气催化剂对汽车尾气中的CO、HC、NOx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另一个污染是各种噪音组成的声波,此声波进入导流孔后,在消音层一部分由机械能转换成热能,余下部分进入隔音层,隔音层首先对噪声进行吸收,吸收未完的再进行隔断,至此,进入护栏内的噪声全部得到化解。由于此多功能交通护栏采用的是错位联接,完全隔离了相向行驶车辆产生的气流摩擦声和噪声的交叉污染,又能有效的防止行人翻越,因为它的安装特点是人的脚伸不进去。多功能交通护栏的另一项功能是它的外壳上可安装企业的广告牌,如图1、图2组成的单体为街道中间用交通护栏;图3为街道边、草坪四周安装的护栏单体;图4为高架桥,人行天桥两侧安装的护栏单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交通护栏,其特征是它由外壳(1)和内体(2)组成,其中外壳上设有气流、声波导流孔(1-3),内体(2)是由两部分构成,其每部分是由防尘层(2-1)、消音层(2-2)、过滤层(2-3)及隔音层(2-4)叠加而成,而内体两部分的层次排序相反,所述内体(2)固定在外壳(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交通护栏,其特征是它由外壳(1)和内体(2)组成,其中外壳上设有气流、声波导流孔(1-3),内体(2)是由两部分构成,其每部分是由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宪章
申请(专利权)人:东宪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