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N针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2029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IN针检测机构,包括基座,其还包括移动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及第二检测单元,移动单元包括第一移动座,第一移动座可前后移动地设于基座上方,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从左往右依次设于第一移动座前端,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座及若干检测探针,第一固定座固定于第一移动座上,检测探针沿检测方向水平设于第一固定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解决因目测而出现的缺针或歪针的情况,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还能提高检测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A PIN needle detec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N needle detection mechanism, including a base, which also includes a moving unit, a first detecting unit and a second detecting unit. The moving unit comprises a first moving seat, a first moving seat can be movably arranged above the base, and the first detecting unit and the second detecting unit are successively arranged at the first moving from left to right. The first detection unit comprises a first fixed seat and a number of detection probes. The first fixed seat is fixed on the first moving seat, and the detection probe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fixed seat along the detection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needle shortage or crooked needle caused by visual measurement, ensure the product quality, improve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and save the labo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IN针检测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对电子连接器进行自动检测的PIN针检测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电子产品大量普及以及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连接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多。电子连接器一般由连接底座及PIN针组成,电子连接器的连接底座一般是塑胶注塑成型的,在电子连接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PIN针的通孔。而传统的电子连接器加工过程中,是采用手工加工的方式对电子连接器进行插针加工,完成后仅通过目测的方式对电子连接器上的PIN针进行检测。这种目测的检测方式加上高强度的生产作业,操作员很难发现电子连接器上的PIN针是否安装正确,同时检测效率低,检测出的产品精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对电子连接器进行自动检测的PIN针检测机构。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IN针检测机构,包括基座,其还包括移动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及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上方,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从左往右依次设于该第一移动座前端,该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座及若干检测探针,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于该第一移动座上,所述检测探针沿检测方向水平设于该第一固定座上。作为优选,所述基座后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座,该第二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一移动座后侧,于该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安装槽。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单元还包括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的气缸轴朝前设于所述安装槽中,该移动气缸的气缸轴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移动座后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基座上沿检测方向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一移动座底部对应该导轨设置有滑块。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第三固定座及检测块,所述第三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右侧,所述检测块水平贯穿设于该第三固定座中,于该检测块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检测PIN针安装状态的检测通孔。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块包括连接部及检测部,所述连接部贯穿设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中,且该连接部后端延伸出该第三固定座后端面,所述检测部设于该连接部前端,所述检测通孔设于该检测部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固定座顶部对应所述连接部设置有检测感应器,该检测感应器的检测探头朝向下设置。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探针的数量为两条。作为优选,所述检测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通过第一检测单元及第二检测单元的相互配合,对电子连接器上的PIN针进行两次自动化检测,解决因目测而出现的缺针或歪针的情况,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还能提高检测效率,节约人工成本。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检测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PIN针检测机构,包括基座1,其还包括移动单元2、第一检测单元3及第二检测单元4,所述移动单元2包括第一移动座21,所述第一移动座21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基座1上方,所述第一检测单元3、第二检测单元4从左往右依次设于该第一移动座21前端,该第一检测单元3包括第一固定座31及若干检测探针32,所述第一固定座31固定于该第一移动座21上,所述检测探针32沿检测方向水平设于该第一固定座3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后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座11,该第二固定座11位于所述第一移动座21后侧,于该第二固定座11上设置有安装槽。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单元2还包括移动气缸22,所述移动气缸22的气缸轴朝前设于所述安装槽中,该移动气缸22的气缸轴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移动座21后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上沿检测方向设置有导轨12,所述第一移动座21底部对应该导轨12设置有滑块。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单元4包括第三固定座41及检测块42,所述第三固定座4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31右侧,所述检测块42水平贯穿设于该第三固定座41中,于该检测块42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检测PIN针安装状态的检测通孔421。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块42包括连接部422及检测部423,所述连接部422贯穿设于所述第三固定座41中,且该连接部422后端延伸出该第三固定座41后端面,所述检测部423设于该连接部422前端,所述检测通孔421设于该检测部423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座41顶部对应所述连接部422设置有检测感应器411,该检测感应器411的检测探头朝向下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探针32的数量为两条。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通孔421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检测单元3、第二检测单元4设置在第一移动座21上,移动气缸22驱动第一移动座21向前运动,使第一检测单元3、第二检测单元4对电子连接器上的PIN针进行检测,当PIN针出现弯针情况,PIN针不能通过检测块42,则检测感应器411会反馈到控制系统上。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通过第一检测单元3及第二检测单元4的相互配合,对电子连接器上的PIN针进行两次自动化检测,解决因目测而出现的缺针或歪针的情况,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还能提高检测效率,节约人工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IN针检测机构,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移动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及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上方,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从左往右依次设于该第一移动座前端,该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座及若干检测探针,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于该第一移动座上,所述检测探针沿检测方向水平设于该第一固定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N针检测机构,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移动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及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上方,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从左往右依次设于该第一移动座前端,该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座及若干检测探针,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于该第一移动座上,所述检测探针沿检测方向水平设于该第一固定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IN针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后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座,该第二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一移动座后侧,于该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安装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PIN针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还包括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的气缸轴朝前设于所述安装槽中,该移动气缸的气缸轴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移动座后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IN针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沿检测方向设置有导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源正王群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诚信电子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