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胶体金刚碳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2001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胶体金刚碳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黑色标记物胶体金刚碳代替胶体金显色,有明显的优势,检测线为微红色为阳性,变黑则为阴性。这样既保持了免疫法的快速,操作简单等有点,又提高了灵敏度和特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胶体金刚碳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安全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胶体金刚碳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罗丹明B(RhodamineB)又称玫瑰红B,或碱性玫瑰精,俗称花粉红,分子式:C28H31ClN2O3,分子量:479.01;是一种具有鲜桃红色的人工合成的染料。经老鼠试验发现,罗丹明B会引致皮下组织生肉瘤,被怀疑是致癌物质。罗丹明B在溶液中有强烈的荧光,用作实验室中细胞荧光染色剂、有色玻璃、特色烟花爆竹等行业。由于其廉价,着色效果好,曾经用作食品添加剂,但后来实验证明罗丹明B会致癌,现在已不允许用作食品染色。但是有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仍会使用罗丹明B作为食品的着色剂,这就要对其进行日常监管;所以我们对不法分子将罗丹明B用于食品加工生产的行为要坚决抵制,有关部门坚决查处。对罗丹明B的检测目前分为两种:定量检测和快速检测。定量检测主要有色谱法,光谱法,分光光度法,这种方法准确、定量分析,但是不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快速检测常用的方法有胶体金层析方法和ELSIA方法,快速检测在打击犯罪和快速查处执法方面很有效果。胶体金层析方法最为快速,操作最为简单,但是由于免疫胶体金方法的原理所致,检测线包埋的罗丹明B-BSA抗原为红色细线,所以当红色的免疫胶体金与罗丹明B-BSA结合呈现的红色时,二者有视觉上的重叠,很难区分阴阳性,或者只能通过深浅判断,严重影响灵敏度;另一方面红色基质对检测线的判断也是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特异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阶段的罗丹明B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胶体金刚碳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试纸条上面T线红色与胶体金红色重叠的问题,同时对其它试纸条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能够清晰判断、快速、准确的判断,操作简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胶体金刚碳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胶体碳金钢化:选择粒径在10-100nm之间胶体碳溶液,接着在3个大气压的压力下煮沸胶体碳溶液30-40min,然后于40-60KHZ下超声30-40min,得到均匀分散成的胶体金刚碳溶液,最后将其稀释成标准浓度的胶体金刚碳溶液;S2:取粒径为40nm的胶体金钢碳溶液100mL,调至pH=7.2,分别标记抗体得到碳标抗体溶液;S3:先将碳标抗体溶液于常温、转速为1200-1500rpm条件下离心20-30min,弃去由凝聚的碳颗粒形成的沉淀,取黑色上清溶液于4℃在转速为8000r/min条件下离心30min,离心后溶液分为三层:透明上清液、管底可流动的黑色沉淀及管底壁上黑色致密的毯子碳颗粒层,将可流动的黑色沉淀转移到另外一个离心管中,用重悬液重悬至原量0.8倍,加入0.1%的叠氮钠4℃保存备用;S4:将样品垫和碳标抗体结合垫通过处理液进行水化和封闭处理:样品垫和结合垫经剪裁后通过浸蘸前处理液进行水化和封闭处理,浸泡30min后于温度37℃下烘干2小时,结合垫处理液为:含有终质量浓度为0.3%吐温-20、2%海藻糖、10%蔗糖及pH值为7.2、浓度为0.01mol/L的PBS溶液;S5:将步骤S2碳标抗体溶液喷涂在碳标抗体结合垫上:喷涂机将碳标抗体在结合垫上均匀喷涂,喷样量在30μL/cm2,37℃真空干燥;S6:检测点抗原和控制点二抗的包被:分别将包被抗原均稀释到0.8mg/mL,二抗稀释到0.2mg/mL,点样在NC膜上分别为检测点和质控点,于温度37℃下干燥;S7:试纸条的组装:将2.4cm×0.8cmNC膜、1.8cm×0.8cm吸水纸、0.6cm×0.8cm胶体碳结合垫、1.5cm×0.8cm样品垫依次粘贴在PVC胶板上,即成胶体金刚碳试纸条大板。根据上述的食品中罗丹明B胶体金刚碳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步骤S2中标记抗体的方法如下:取100mL胶体碳溶液,在磁力搅拌器下混合条件下,加入最佳用量(6μg/mL)的单克隆抗体,加入终质量浓度为1%的海藻糖,接着加入终质量浓度为0.5%的BSA,得到碳标抗体100mL,4℃保存过夜后冷冻超速离心纯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用黑色标记物胶体金刚碳代替胶体金显色,有明显的优势,检测线为微红色为阳性,变黑则为阴性。这样既保持了免疫法的快速,操作简单等有点,又提高了灵敏度和特异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胶体金刚碳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胶体碳金钢化:选择粒径在10-100nm之间胶体碳溶液,接着在3个大气压的压力下煮沸胶体碳溶液30-40min,然后于40-60KHZ下超声30-40min,得到均匀分散成的胶体金刚碳溶液,最后将其稀释成标准浓度的胶体金刚碳溶液;S2:取粒径为40nm的胶体金钢碳溶液100mL,调至pH=7.2,分别标记抗体得到碳标抗体溶液;标记抗体的方法如下:取100mL胶体碳溶液,在磁力搅拌器下混合条件下,加入最佳用量(6μg/mL)的单克隆抗体,加入终质量浓度为1%的海藻糖,接着加入终质量浓度为0.5%的BSA,得到碳标抗体100mL,4℃保存过夜后冷冻超速离心纯化;S3:先将碳标抗体溶液于常温、转速为1200-1500rpm条件下离心20-30min,弃去由凝聚的碳颗粒形成的沉淀,取黑色上清溶液于4℃在转速为8000r/min条件下离心30min,离心后溶液分为三层:透明上清液、管底可流动的黑色沉淀及管底壁上黑色致密的毯子碳颗粒层,将可流动的黑色沉淀转移到另外一个离心管中,用重悬液重悬至原量0.8倍,加入0.1%的叠氮钠4℃保存备用;S4:将样品垫和碳标抗体结合垫通过处理液进行水化和封闭处理:样品垫和结合垫经剪裁后通过浸蘸前处理液进行水化和封闭处理,浸泡30min后于温度37℃下烘干2小时,结合垫处理液为:含有终质量浓度为0.3%吐温-20、2%海藻糖、10%蔗糖及pH值为7.2、浓度为0.01mol/L的PBS溶液;S5:将步骤S2碳标抗体溶液喷涂在碳标抗体结合垫上:喷涂机将碳标抗体在结合垫上均匀喷涂,喷样量在30μL/cm2,37℃真空干燥;S6:检测点抗原和控制点二抗的包被:分别将包被抗原均稀释到0.8mg/mL,二抗稀释到0.2mg/mL,点样在NC膜上分别为检测点和质控点,于温度37℃下干燥;S7:试纸条的组装:将2.4cm×0.8cmNC膜、1.8cm×0.8cm吸水纸、0.6cm×0.8cm胶体碳结合垫、1.5cm×0.8cm样品垫依次粘贴在PVC胶板上,即成胶体金刚碳试纸条大板。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胶体金刚碳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胶体碳金钢化:选择粒径在10‑100nm之间胶体碳溶液,接着在3个大气压的压力下煮沸胶体碳溶液30‑40min,然后于40‑60KHZ下超声30‑40min,得到均匀分散成的胶体金刚碳溶液,最后将其稀释成标准浓度的胶体金刚碳溶液;S2:取粒径为40nm的胶体金钢碳溶液100mL,调至pH=7.2,分别标记抗体得到碳标抗体溶液;S3:先将碳标抗体溶液于常温、转速为1200‑1500rpm条件下离心20‑30min,弃去由凝聚的碳颗粒形成的沉淀,取黑色上清溶液于4℃在转速为8000r/min条件下离心30min,离心后溶液分为三层:透明上清液、管底可流动的黑色沉淀及管底壁上黑色致密的毯子碳颗粒层,将可流动的黑色沉淀转移到另外一个离心管中,用重悬液重悬至原量0.8倍,加入0.1%的叠氮钠4℃保存备用;S4:将样品垫和碳标抗体结合垫通过处理液进行水化和封闭处理:样品垫和结合垫经剪裁后通过浸蘸前处理液进行水化和封闭处理,浸泡30min后于温度37℃下烘干2小时,结合垫处理液为:含有终质量浓度为0.3%吐温‑20、2%海藻糖、10%蔗糖及pH值为7.2、浓度为0.01mol/L的PBS溶液;S5:将步骤S2碳标抗体溶液喷涂在碳标抗体结合垫上:喷涂机将碳标抗体在结合垫上均匀喷涂,喷样量在30μL/cm2,37℃真空干燥;S6:检测点抗原和控制点二抗的包被:分别将包被抗原均稀释到0.8mg/mL,二抗稀释到0.2mg/mL,点样在NC膜上分别为检测点和质控点,于温度37℃下干燥;S7:试纸条的组装:将2.4cm×0.8cmNC膜、1.8cm×0.8cm吸水纸、0.6cm×0.8cm胶体碳结合垫、1.5cm×0.8cm样品垫依次粘贴在PVC胶板上,即成胶体金刚碳试纸条大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中罗丹明B胶体金刚碳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胶体碳金钢化:选择粒径在10-100nm之间胶体碳溶液,接着在3个大气压的压力下煮沸胶体碳溶液30-40min,然后于40-60KHZ下超声30-40min,得到均匀分散成的胶体金刚碳溶液,最后将其稀释成标准浓度的胶体金刚碳溶液;S2:取粒径为40nm的胶体金钢碳溶液100mL,调至pH=7.2,分别标记抗体得到碳标抗体溶液;S3:先将碳标抗体溶液于常温、转速为1200-1500rpm条件下离心20-30min,弃去由凝聚的碳颗粒形成的沉淀,取黑色上清溶液于4℃在转速为8000r/min条件下离心30min,离心后溶液分为三层:透明上清液、管底可流动的黑色沉淀及管底壁上黑色致密的毯子碳颗粒层,将可流动的黑色沉淀转移到另外一个离心管中,用重悬液重悬至原量0.8倍,加入0.1%的叠氮钠4℃保存备用;S4:将样品垫和碳标抗体结合垫通过处理液进行水化和封闭处理:样品垫和结合垫经剪裁后通过浸蘸前处理液进行水化和封闭处理,浸泡30min后于温度37℃下烘干2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奎德张兴梅张科韩琰旭陈发荣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北京艾旗斯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