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洪圣专利>正文

一种池塘排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61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池塘排水井,包括井底、井壁、出水小底管、出水弯管、出水弯管接口、小台座、活动插管、排水底管。所述排水井整体呈四方形;所述井壁由砌筑在井底上的四个连成整体的墙面构成,井壁顶部高于最高蓄水位;所述出水小底管及出水弯管固定在面向池中一面的井壁上,位于池底平面上,出水弯管在井内的端口面朝向;所述出水弯管接口固定在出水弯管位于井内的端口上;所述小台座设置在排水井内用于固定出水弯管及出水弯管接口;所述活动插管插在出水弯管接口上;所述排水底管固定在靠近池堤一面的井壁上,位于池底平面上并穿过池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池塘排水井操作便捷,使用效果好。

Pond drainage w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nd drainage well,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hole, a shaft wall, a small bottom pipe for water discharge, an outlet elbow pipe, an outlet elbow joint, a small platform, a movable intubation pipe and a drainage bottom pipe. The drainage well is square in whole, and the wall is composed of four integral walls laid on the bottom of the well, and the top of the wall is higher than the highest water level. The water elbow joint is fixed on the port where the water elbow is located in the well; the small platform is arranged in the drainage well for fixing the water elbow and the water elbow joint; the movable intubation pipe is inserted on the water elbow joint; the drainage bottom pipe is fixed on the shaft wall near the one side of the pond dike, and is located on the bottom plane of the pond and passes through the pond dike. The drainage well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good us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塘排水井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池塘排水井,用于排除池塘的底层水。
技术介绍
池塘水产养殖中,为了保持池塘中水质清新,需要经常加注新水,排除底层的老水。以前的排水设施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简易平管式,在池堤底部埋置一根排水底管,蓄水时将底管堵塞,排水时将底管打开。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排除底层水,但操作人员需要下到水里封堵或打开底管,且鱼容易从底管中逃逸。第二种是斜管式,在简易平管式的基础上加设一阶梯式斜管,斜管与底管相通,在每一台阶上留置出水孔,每个出水孔都与斜管相通,蓄水时将出水孔堵塞,排水时逐步打开上部台阶上的出水孔。这种排水方式虽然不需要下到水里进行操作,但只能排出上层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果好、操作便捷的池塘排水装置,用于排除池塘底层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池塘排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底、井壁、出水小底管、出水弯管、出水弯管接口、小台座、活动插管、排水底管。所述排水井整体呈四方形;所述井壁由砌筑在井底上的四个连成整体的墙面构成,井壁顶部高于最高蓄水位;所述出水小底管及出水弯管固定在面向池中一面的井壁上,位于池底平面上,出水弯管在井内的端口面朝向;所述出水弯管接口固定在出水弯管位于井内的端口上;所述小台座设置在排水井内用于固定出水弯管及出水弯管接口;所述活动插管插在出水弯管接口上;所述排水底管固定在靠近池堤一面的井壁上,位于池底平面上并穿过池堤。进一步地,所述井底和井壁用混凝土浇筑。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小底管和排水底管为PVC管。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弯管及出水弯管接口为PVC管,左右各有一组。出水弯管接口内径与活动插管的外径一致。进一步地,小台座用混凝土浇筑,高度与出水弯管接口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插管为PVC管,可插入出水弯管接口中或从出水弯管接口中取出,在一端的管壁上有若干出水小孔。池塘蓄水时,将活动插管无出水小孔的一端插至出水弯管接口中,当蓄水到正常水位时,超水位的水经出水弯管进入活动插管从出水小孔中溢出至井内,再从排水底管排出,使池塘中一直保持正常水位。排水时,将活动插管有出水小孔的一端插至出水弯管接口中,池塘中的底层水经出水弯管进入活动插管,从出水小孔中排至井内,最后从排水底管排出。因为有出水小孔的控制,不会出现鱼逃逸。出水小底管平时用管盖封闭,只在干塘时打开,用于排除最底层的剩余水。本技术的池塘排水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沿右侧活动插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沿排水底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图2及图2,叙述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本例是设置在一个面积为600平方米的池塘中的池塘排水井,池塘的面积不同,排水井的大小随之变化。包括井底1、井壁2、出水小底管3、出水弯管4、出水弯管接口5、小台座6、活动插管7、排水底管8。井底1是清除池底的淤泥后设置在池底中,用混凝土浇筑。井壁2是用混凝土浇筑在井底1上,使排水井整体呈四方形,边长为1.2m,井壁的高度应高出最高蓄水位。在面向池中一面的井壁2上,位置在池底平面9上,设置出水小底管3及出水弯管4,出水弯管4在井内的端口面朝向,出水小底管及出水弯管的直径分别是10cm、16cm。出水弯管接口5固定在出水弯管位于井内的端口上,其内径为16cm。小台座6设置在排水井内用于固定出水弯管4及出水弯管接口5,其高度与出水弯管接口的高度一致。活动插管7插在出水弯管接口5上,其直径为16cm,活动插管7的一端有若干出水小孔11,出水小孔11的直径为1cm。排水底管8固定在靠近池堤一面的井壁上,位于池底平面上并穿过池堤10,其直径为16cm。池塘蓄水时,将活动插管7无出水小孔11的一端插至出水弯管接口5中,当蓄水到正常水位时,超水位的水经出水弯管4进入活动插管7从出水小孔11中溢出至井内,再从排水底管8排出,使池塘中一直保持正常水位。排水时,将活动插管7有出水小孔11的一端插至出水弯管接口5中,池塘中的底层水经出水弯管4进入活动插管7,从出水小孔11中排至井内,最后从排水底管8排出。因为有出水小孔11的控制,不会出现鱼逃逸。出水小底管3平时用管盖封闭,只在干塘时打开,用于排除最底层的剩余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池塘排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底、井壁、出水小底管、出水弯管、出水弯管接口、小台座、活动插管、排水底管;所述排水井整体呈四方形;所述井壁由砌筑在井底上的四个连成整体的墙面构成,井壁顶部高于最高蓄水位;所述出水小底管及出水弯管固定在面向池中一面的井壁上,位于池底平面上,出水弯管在井内的端口面朝向;所述出水弯管接口固定在出水弯管位于井内的端口上;所述小台座设置在排水井内用于固定出水弯管及出水弯管接口;所述活动插管插在出水弯管接口上;所述排水底管固定在靠近池堤一面的井壁上,位于池底平面上并穿过池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排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底、井壁、出水小底管、出水弯管、出水弯管接口、小台座、活动插管、排水底管;所述排水井整体呈四方形;所述井壁由砌筑在井底上的四个连成整体的墙面构成,井壁顶部高于最高蓄水位;所述出水小底管及出水弯管固定在面向池中一面的井壁上,位于池底平面上,出水弯管在井内的端口面朝向;所述出水弯管接口固定在出水弯管位于井内的端口上;所述小台座设置在排水井内用于固定出水弯管及出水弯管接口;所述活动插管插在出水弯管接口上;所述排水底管固定在靠近池堤一面的井壁上,位于池底平面上并穿过池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洪圣习宏斌廖晓军袁敏义龙小平郭珍荣廖再生袁敏玲胡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龙洪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