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绿化型缓冲接触交通隔离带及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143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绿化型缓冲接触交通隔离带,包括硬质基墩(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基墩(1)上的生态绿化袋(2);该生态绿化袋(2)内充满聚集型填充物(2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重量级硬质基墩的表面,全面覆盖一层内装利于植物生长填充物的低降解率聚合物生态袋,使交通车道分道隔离带具有降低噪声、隔离车辆并减少车辆损坏、减少车辆二次肇事事故率等多重作用。并在种植青草和灌木后达到全面绿化的效果。使交通车道分道隔离带损坏后修复容易,修复工作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行驶车辆减速,反向或停止的安全装置,特别涉及沿车道延伸的或位于车道之间的连续性护栏或墙及其建造方法;以及道路或铁路交通经空气传导的噪声的吸收或反射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常见的沿道路延伸的护栏或隔离墙,一种是简单的金属护栏,有一定高度和强度。具有道路上行车道分离和道路边沿的提示作用;并对企图违背分道规定强行冲线的车辆有一定的阻拦作用;而对肇事车辆的阻碍作用不大,亦无任何吸收噪声作用和对车辆的保护作用。改进的分道隔离是使用水泥作用半永久式重量级隔离墙,对肇事车辆有阻碍作用,防止冲过隔离进入反向车道。但这样往往会对肇事车辆造成重大损坏。同时亦无吸收噪声作用。有些重量级水泥隔墙在顶部种上树或草,具有一定绿化作用,但对两侧面暴露的水泥,仍无法绿化。裸露水泥面也成了车辆噪声的放大器或反射器。因此,现有技术的隔离带无法解决全面绿化、降噪的问题,更不能解决既要防止跨道肇事又可有效减少肇事车辆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隔离带无法解决“全面绿化、降噪的问题,以及既要防止跨道肇事又可有效减少肇事车辆损坏的问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生态绿化型缓冲接触交通隔离带,在重量级硬质基墩的表面,全面覆盖一层内装利于植物生长填充物的生态袋,使交通车道分道隔离带具有降低噪声、隔离车辆并减少车辆损坏的多重作用。并在种植青草和灌木后达到全面绿化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绿化不足、不能降噪,既不能防止跨道肇事又不能有效减少肇事车辆损坏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态绿化型缓冲接触交-->通隔离带,包括硬质基墩,尤其是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基墩上的生态绿化袋;该生态绿化袋内充满聚集型填充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基墩的横断面为山字形结构,具有较高的中部和较低的边沿;该边沿的内侧设有更低的集排水槽;所述生态绿化袋的两侧纳入所述集排水横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基墩以较高的中部中心为界分为两部分;该两部分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形成中空部;其内充斥聚集型填充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基墩两部分之间的中空部包括连通顶部的上中空部和较大容积的下中空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基墩沿等横切面轴向的端部设有连通所述下中空部和外边沿的排水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基墩较高的中部的外侧为缓坡形,上窄下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生态绿化袋为软质低降解率聚合物微孔材质制成;所述硬质基墩为水泥预制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聚集型填充物为沙土型植基材质,即便于植物生长的材质。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绿化不足、不能降噪,既不能防止跨道肇事又不能有效减少肇事车辆损坏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态绿化型缓冲接触交通隔离带建造方法,包括制备硬质基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态绿化袋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制备生态绿化袋的半产品;a2、在生态绿化袋中充满聚集型填充物;a3、将生态绿化袋封口。b1、用模具制备硬质基墩较高的中部、较低的边沿和该边沿内侧更低的集排水槽,以及连通顶部的上中空部和较大容积的下中空部;b2、将上中空部和较大容积的下中空部充满聚集型填充物;C、将生态绿化袋由上而下覆盖所述硬质基墩,并将其边侧纳入集排水槽;D、在生态绿化袋基础上培植青草和灌木。-->本专利技术生态绿化型缓冲接触交通隔离带的有益效果是:在重量级硬质基墩的表面,全面覆盖一层内装利于植物生长填充物的低降解率聚合物生态袋,使交通车道分道隔离带具有降低噪声、隔离车辆并减少车辆损坏、减少车辆二次肇事事故率等多重作用。并在种植青草和灌木后达到全面绿化的效果。使交通车道分道隔离带损坏后修复容易,修复工作量小。本专利技术生态绿化型缓冲接触交通隔离带建造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在重量级硬质基墩的表面,全面覆盖一层内装利于植物生长填充物的低降解率聚合物生态袋,使交通车道分道隔离带具有降低噪声、隔离车辆并减少车辆损坏、减少车辆二次肇事事故率等多重作用。并在种植青草和灌木后达到全面绿化的效果。使交通车道分道隔离带损坏后修复容易,修复工作量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生态绿化型缓冲接触交通隔离带的整体结构及效果图;图2是所述隔离带主要部件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一种生态绿化型缓冲接触交通隔离带,包括硬质基墩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基墩1上的生态绿化袋2;该生态绿化袋2内充满聚集型填充物21。所述基墩1的横断面为山字形结构,具有较高的中部11和较低的边沿13;该边沿的内侧设有更低的集排水槽12。在遇到肇事车辆越界时,边沿13会首先承受车轮的碾压,成为隔离带的第一道防线。所述生态绿化袋2的两侧22纳入所述集排水横槽12内。所述基墩1以较高的中部中心为界分为两部分;该两部分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形成中空部14;该中空部内充斥聚集型填充物15。本专利技术生态绿化型缓冲接触交通隔离带外层的生态绿化袋2内的聚集型填充物21,连同所述中空部内充斥填充物15,在遇到肇事车辆碰撞时,会充当减振物,有效吸收碰撞动能,减少反弹,降低后面车辆追尾而造成二次事故。同时,中空部内充斥填充物15兼有储存水、肥的作用,增强绿化效果。-->所述基墩1两部分之间的中空部14包括连通顶部的上中空部141和较大容积的下中空部142。所述基墩1沿等横切面轴向的端部设有连通所述下中空部142和外边沿的排水槽16。所述硬质基墩1为水泥预制型,其较高中部11外侧为缓坡110,上窄下宽。所述生态绿化袋2为软质低降解率聚合物微孔材质制成,通常为无纺布20。所述聚集型填充物21为沙土型植基材质或锯木等,即,便于植物生长的材质。所述填充聚集型填充物的生态绿化袋经过播种培育后,其边坡生长青草3,可增强绿化,美化景观,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其顶部生长灌木5,可以遮挡对面的车灯强光,降低事故发生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生态绿化型缓冲接触交通隔离带建造方法,包括制备硬质基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态绿化袋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制备生态绿化袋的半产品;a2、在生态绿化袋中充满聚集型填充物;a3、将生态绿化袋封口。b1、用模具制备硬质基墩较高的中部11、较低的边沿13和该边沿内侧更低的集排水槽12,以及连通顶部的上中空部141和较大容积的下中空部142;b2、将上中空部141和较大容积的下中空部142充满聚集型填充物;C、将生态绿化袋由上而下覆盖所述硬质基墩,并将其边侧纳入集排水槽;D、在生态绿化袋基础上培植青草和灌木。上述的详细描述仅是示范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设计出各种实施方式。但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绿化型缓冲接触交通隔离带,包括硬质基墩(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基墩(1)上的生态绿化袋(2);该生态绿化袋(2)内充满聚集型填充物(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绿化型缓冲接触交通隔离带,包括硬质基墩(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基墩(1)上的生态绿化袋(2);该生态绿化袋(2)内充满聚集型填充物(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墩(1)的横断面为山字形结构,具有较高的中部(11)和较低的边沿(13);该边沿的内侧设有更低的集排水槽(12);所述生态绿化袋(2)的两侧纳入所述集排水横槽(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墩(1)以较高中部的中心为界分为两部分;该两部分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形成中空部(14);该中空部内充斥聚集型填充物(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墩(1)两部分之间的中空部(14)包括连通顶部的上中空部(141)和较大容积的下中空部(1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墩(1)沿等横切面轴向的端部设有连通所述下中空部(142)和外边沿的排水槽(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墩(1)较高的中部(1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男徐洲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万向泰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