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炭改性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1326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炭改性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凝土包括基础组分和改性剂,所述基础组分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水泥100份,粗骨料700‑750份,粉煤灰10‑20份,矿渣20‑50份,水30‑50份;所述改性剂包括生物炭,所述生物炭与所述基础组分的重量比为(1‑15):(910‑92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态混凝土可提高河堤的稳定性,也可起到透水、保土、固坡的作用。所述生态混凝土的强度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透水系数,能有效支持地面与土壤的物质交换。原材料简单易得,价格低廉,且对生物协调性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有利于生物栖息。

Biochar modified eco concre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to a biochar modified ecological concret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concrete comprises a basic component and a modifier, the basic component in terms of weight, including: 100 portions of cement, 700 750 portions of coarse aggregate, 10 20 portions of fly ash, 20 50 portions of slag, 30 50 portions of water; The modifier includes biochar, the weight ratio of the biochar to the basic component is (1_15):(910_0) . The ecological concrete of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river embankment, and can also play the role of permeability, soil conservation and slope consolidation. The strength of the ecological concrete is improved, the safety is increased, the porosity and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re high, and the material exchange between the ground and the soil can be effectively supported. Raw materials are easy to obtain, low cost, and the biocompatibilit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ducive to biological habit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炭改性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炭改性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现今世界上极其普遍的人造材料,其使用量十分惊人。但传统混凝土高强度和高密实性的特点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传统混凝土阻隔了水体与土壤间的物质交换,混凝土的大量使用使得地下水的补给成了一个难题,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问题。且其缺乏透水性和透气性,碱性强,从而导致植物无法生长、地表温度容易上升而不易消散,形成“热岛效应”。为使混凝土更具绿色环保的特性,生态混凝土应运而生。生态混凝土原材料与传统混凝土基本相同,只是细骨料含量很少或者没有。且生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少,环保的同时降低了碱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生态混凝土具有孔隙率大、透水性好、生物协调性好的特点,在城市建设、护坡、景观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缺乏细骨料,骨料间的结合比较脆弱,生态混凝土的强度相对传统混凝土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尽管生态混凝土相比于传统混凝土而言,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水泥的使用量,但是水泥仍是生态混凝土最主要的胶凝材料,与水混合反应后,使生态混凝土呈较强的碱性,不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炭改性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组分和改性剂,所述基础组分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水泥100份,粗骨料700‑750份,粉煤灰10‑20份,矿渣20‑50份,水30‑50份;所述改性剂包括生物炭,所述生物炭与所述基础组分的重量比为(1‑15):(910‑9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炭改性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组分和改性剂,所述基础组分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水泥100份,粗骨料700-750份,粉煤灰10-20份,矿渣20-50份,水30-50份;所述改性剂包括生物炭,所述生物炭与所述基础组分的重量比为(1-15):(910-9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混凝土还进一步包括外加剂:聚羧酸减水剂;优选地,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用量为所述水泥重量份的0.5-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为木质生物炭,是果木通过高温煅烧并研磨筛选得到的,粒径为1-10mm。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混凝土中,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强度为40-45;优选为42.5。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为石灰岩和玄武岩碎石,骨料级配为10-25mm;和/或,所述矿渣为高炉矿渣粉;和/或,所述粉煤灰为F类1级粉煤灰。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林娟郏颖慧赵敏丘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