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群组组装治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042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光学镜头生产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群组组装治具结构,包括:模座主体,所述模座主体上间隔均匀地设置有盘孔,所述模座主体的一面上、且在每一所述盘孔的周侧上均间隔均匀地设置有:第一卡合槽、第二卡合槽和第三卡合槽,所述模座主体的另一面上、每一所述盘孔的打孔高度均高于后群框的小头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两面使用、节约占地空间及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A post group assembly fixtur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ptical lens production and fixture, in particular to a post-group assembly fixtur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mold base main body, the mold base main body is evenly spaced with disc holes, one side of the mold base main body is evenly spaced, and the periphery of each disc hole is evenly spaced with a first clamping groove. The punching height of each hol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ie base is higher than the small head face of the rear group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able to be used on both sides, saving space for occupying space and effectively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群组组装治具结构
本技术涉光学镜头生产治具
,尤其涉及一种后群组组装治具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后群组是两头组装,需要分别设计两种组织治具来实现后群组组装目的,小头组装时,后镜框底部有三个固定柱,治具需要有三个卡槽来固定才可组装,组装另一头时,将小头放置在治具孔内,不可触碰到镜片表面造成伤痕、脏污现象,同时还增加治具使用和工位摆放的密集度。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后群组组装治具结构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群组组装治具结构,具有能两面使用、节约占地空间及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群组组装治具结构,包括:模座主体,所述模座主体上间隔均匀地设置有盘孔,所述模座主体的一面上、且在每一所述盘孔的周侧上均间隔均匀地设置有:第一卡合槽、第二卡合槽和第三卡合槽,所述模座主体的另一面上、每一所述盘孔的打孔高度均高于后群框的小头面。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槽和所述第三卡合槽的深度均小于所述盘孔的深度。优选地,所述模座主体的四个端角均为倒角。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槽和所述第三卡合槽的宽度均为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群组组装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主体,所述模座主体上间隔均匀地设置有盘孔,所述模座主体的一面上、且在每一所述盘孔的周侧上均间隔均匀地设置有:第一卡合槽、第二卡合槽和第三卡合槽,所述模座主体的另一面上、每一所述盘孔的打孔高度均高于后群框的小头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群组组装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主体,所述模座主体上间隔均匀地设置有盘孔,所述模座主体的一面上、且在每一所述盘孔的周侧上均间隔均匀地设置有:第一卡合槽、第二卡合槽和第三卡合槽,所述模座主体的另一面上、每一所述盘孔的打孔高度均高于后群框的小头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群组组装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槽和所述第三卡合槽的深度均小于所述盘孔的深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群组组装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主体的四个端角均为倒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群组组装治具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品光刘荣华毛才荧刘官禄何剑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