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95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9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切削刀具,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刀具包括刀体和刀杆两部分,刀体前侧设放置刀体的刀槽,压板通过螺栓与刀杆连接,压板与刀杆连接时,压板靠近刀体一端的底面与刀体紧密接触,刀体固定于刀槽中;刀具内设从底面贯穿至刀‑屑界面的通道,刀具刀‑屑界面上,以微通道上开口为中心设微织构,通道下开口与润滑剂供给系统连接,通道分成位于刀体范围内的微通道和位于刀杆范围内的润滑管道,微通道下端设主冷却腔,润滑管道上端设与主冷却腔适配的次冷却腔,次冷却腔下端设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与润滑剂供给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将润滑剂直接输送至刀‑屑面,优良的润滑冷却效果,减少润滑剂使用,降低成本,环保等有益效果。

Cutting to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utting tool,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The cutter body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cutter body and the cutter rod. A cutter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cutter body, and the press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utter rod through bolts. When the press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utter ro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pressing plate near one end of the cutter body is in close contact with the cutter body, and the cutter body is fixed in the cutter groove. On the interface, a micro-texture is arranged as the center of the opening on the micro-channel, and the opening under the micro-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lubricant supply system. The channel is divided into a micro-channel located in the range of the tool body and a lubrication pipeline located in the range of the tool rod. A main cooling chamber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micro-channel, a sub-cooling chamber adapted to the main cooling chamber and a sub-cooling chamber are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lubrication A circulating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and the circula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ubricant suppl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directly conveying lubricant to the knife chip surface, excellent lubrication cooling effect, reducing the use of lubricant, reducing co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削刀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是一种新型的切削刀具。
技术介绍
切削加工是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降低切削温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改善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通常在切削过程中浇注大量的润滑剂。润滑剂的过度使用造成生产成本提高、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切削刀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润滑剂难直达刀-屑界面,环境污染、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刀具内设从底面贯穿至刀-屑界面的通道,所述通道上开口位于刀-屑界面,所述通道下开口位于所述刀具底面,所述通道下开口通过输入管与润滑剂供给系统连接。刀具内设有贯通的通道,通道为润滑剂的流动通道,润滑剂从通道的下开口流入到设置在刀具刀-屑界面上的上开口,直接抵达刀-屑界面,作用于切削加工,刀-屑界面是刀具前刀面与切屑接触的表面,发挥润滑作用,此种结构具有绿色环保,降低润滑剂用量,降低成本成本的有益效果。润滑剂供给系统选用现有技术的润滑剂供给装置。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刀具包括刀体和刀杆,所述刀杆前端设有可放置刀体的刀槽,所述刀杆上表面设螺纹紧固孔,所述压板中心处设上下贯通的螺孔,所述压板通过螺栓拧入所述螺孔与所述螺纹紧固孔与所述刀杆连接,所述压板通过所述螺栓固定于所述刀杆上时,所述压板靠近刀体的一端底面与所述刀体上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刀体固定于所述刀槽内;所述通道分为位于所述刀体范围内的微通道和位于所述刀杆范围内的润滑管道上下两段,所述润滑管道上开口位于所述刀体与所述刀杆连接的一面,所述微通道的下端设有主冷却腔,所述主冷却腔下开口位于所述刀体底面。刀体内设主冷却腔,在刀体工作时,主冷却腔内可储存一定量的润滑剂,主冷却腔内的润滑剂可吸收刀具切削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令刀具降温,延长刀具寿命。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润滑管道上端设与主冷却腔适配的次冷却腔,所述刀杆与所述刀体连接时,所述主冷却腔与所述次冷却腔组成一个腔室;所述次冷却腔下端延伸出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下开口处位于所述刀杆底面,所述循环管道通过输出管与润滑剂供给系统可拆卸连接。主冷却腔与次冷却腔组合成一个腔室,扩大润滑剂的储存空间,可以储存更多的润滑剂,优化冷却效果,缩短冷却时间;次冷却腔下端设循环管道,润滑剂可以通过循环管道返回润滑剂供给系统,实现润滑剂的循环使用,优化冷却效果。由于润滑剂的暂时贮存腔数目为两个,包括主冷却腔和次冷却腔,腔室容积增大,润滑剂喷出速度低于冷却速度时,吸收刀具热量而温度升高的润滑剂会短暂停留在主冷却腔和次冷却腔,无法继续吸收刀具产生的热量,影响冷却效果,增加循环管道,切削过程中,部分温度升高的润滑剂可以返回润滑剂储存系统,新的温度较低的润滑剂可进入主冷却腔与次冷却腔中,吸收刀具产生的热量,实现刀具及时降温,利于延长刀具使用周期。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刀体刀-屑界面上,以微通道上开口为中心设微织构。润滑剂借助微织构均匀分布在刀-屑界面,优化润滑效果。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刀杆,在与所述刀体底面连接的一面,以所述润滑管道上开口为中心,设有一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设密封圈。设置环状凹槽与密封圈,加强刀杆与刀体之间的紧密连接,加强主冷却腔与冷却腔连接的密封性,避免润滑剂外漏。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微通道内径为50-800um,优选100u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润滑剂供给系统提供的润滑剂通过刀具内的通道,直接到达刀具的刀-屑界面,直接作用于切削作业;输送至刀具刀-屑界面的润滑剂通过出微织构,均匀分布在刀-屑界面上;主冷却腔与次冷却腔组成一个腔室,储存一定量的润滑剂,腔内的润滑剂温度低于正在切削加工的刀具温度,吸收刀具热量,令刀具降温;润滑剂通过循环管道回到润滑剂供给装置,实现循环流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切削刀具,通过将润滑剂直接输送至刀-屑界面,减少润滑剂的使用量,提高润滑效果,减少刀具磨损,提高刀具寿命;润滑剂通过微织构,均匀分布在刀-屑界面上,优化润滑效果;润滑剂持续喷出时,位于主冷却腔与次冷却腔内的润滑剂可以持续吸收刀具切削作业时产生的热量,避免刀具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温度升高影响正常作业的现象;循环管道与输出管的结合,实现润滑剂从主冷却腔、次冷却腔、润滑剂供给系统之间的循环流通,优化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刀具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刀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刀体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刀具的剖面图。附图标识:1-刀具;101-润滑剂供给系统;2-微通道;3-刀杆;31-环状凹槽;4-刀体;5-刀槽;6-压板;7-润滑管道;8-主冷却腔;9-次冷却腔;10-循环管道;11-输入管;12-输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阐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切削刀具,刀具1包括刀体4和刀杆3,刀杆3前端设有可放置刀体4的刀槽5,刀杆3上表面设螺纹紧固孔,压板6中心处设上下贯通的螺孔,压板6通过螺栓拧入螺孔与螺纹紧固孔与刀杆3连接,压板6通过所述螺栓固定于刀杆3上时,压板6靠近刀体4的一端底面与刀体4上表面紧密接触,通过压板6的作用,刀体4固定与刀槽5,切削作业时,不会从从刀杆3上脱落。参阅图1,图4和图5,刀具1内设从底面贯穿至刀-屑界面的通道,通道上开口位于刀具1刀-屑界面,通道下开口位于刀具1底面,通道下开口通过输入管11与润滑剂供给系统101连接。润滑剂供给系统101提供的润滑剂通道直接抵达刀具1刀-屑界面,作用于刀具1切削加工。参阅图1,图4和图5,通道包括位于刀体4范围内的微通道2和位于刀杆3范围内的润滑管道7上下两段,当刀体4与刀杆3连接时,微通道2的下开口与润滑管道7的上开口连接;微通道2内径为100um,微通道2上开口位于刀-屑界面,润滑管道7上开口位于刀杆3与刀体4连接的一面上;刀杆3,与刀体4底面连接的一面上,以润滑管道7上开口为中心,设环状凹槽31,环状凹槽31内设密封圈。润滑管道7下开口位于刀杆底面,润滑管道7下开口与通过输入管11与润滑剂供给系统101可拆卸连接,润滑剂供给系统为现有技术。参阅4和图5,微通道2下端为主冷却腔8,主冷却腔8下开口位于刀体4底面;润滑管道7上端为冷却腔9,次冷却腔9与主冷却腔8适配,当刀体4与刀杆3连接时,次冷却腔9与主冷却腔8组成一个腔室,可短暂存储一定量的润滑剂。次冷却腔9下端延伸出循环管道10,循环管道10下开口处位于刀杆3底面,循环管道10通过输出管12与润滑剂供给系统101可拆卸连接。刀具1刀-屑界面上,以微通道2上开口为中心,设有微织构,微织构为现有技术;微织构令输出的润滑剂均匀分布在刀-屑界面。实施例2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切削刀具,刀具1包括刀体4和刀杆3,刀杆3前端设有可放置刀体4的刀槽5,刀杆3上表面设螺纹紧固孔,压板6中心处设上下贯通的螺孔,压板6通过螺栓拧入螺孔与螺纹紧固孔与刀杆3连接,压板6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1)内设从底面贯穿至刀‑屑界面的通道,所述通道上开口位于刀‑屑界面,所述通道下开口位于所述刀具(1)的底面,所述通道下开口位于所述刀具(1)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1)内设从底面贯穿至刀-屑界面的通道,所述通道上开口位于刀-屑界面,所述通道下开口位于所述刀具(1)的底面,所述通道下开口位于所述刀具(1)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1)包括刀体(4)和刀杆(3),所述刀杆(3)前端设有可放置刀体(4)的刀槽(5),所述刀杆(3)上表面设螺纹紧固孔,压板(6)中心处设上下贯通的螺孔,所述压板(6)通过螺栓拧入所述螺孔、所述螺纹紧固孔,与所述刀杆(3)连接,所述压板(6)通过所述螺栓固定于所述刀杆(3)上时,所述压板(6)靠近刀体的一端底面与所述刀体(4)上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刀体(4)固定于所述刀槽(5)内;所述通道分为位于所述刀体(4)范围内的微通道(2)和位于所述刀杆(3)范围内的润滑管道(7)上下两段,所述润滑管道(7)上开口位于所述刀杆(3)与所述刀体(4)底面的连接面,所述微通道(2)的下端设有主冷却腔(8),所述主冷却腔(8)下开口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同坤王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