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电动负压排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070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9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电动负压排液装置,包括负压排液泵、排液计量容器、排液管和针头,负压排液泵的输出口与排液计量容器连接,负压排液泵的输入口与排液管的一端连接,排液管的另一端与针头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操作,通过负压排液泵能自动排液,自动化抽取,避免溶液被污染,安全高效。

A medical electric negative pressure liquid draina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al electric negative pressure liquid discharg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negative pressure liquid discharging pump, a liquid discharging metering container, a liquid discharging pipe and a needle; the output port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liquid discharging pump is connected with a liquid discharging metering container; the input port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liquid discharging pump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liquid discharging pi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liquid discharg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needle.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easy operation. The negative pressure discharge pump can automatically discharge the liquid, automatically extract the liquid, avoid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solution, and is safe and 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电动负压排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电动负压排液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特别是儿科和老年病科患者输液量要严格控制,而通常包装规格的溶液为100ml、250ml、500ml,是针对大多数人使用的溶液量。小儿、心功能欠佳患者通常输注的每组液体量为30ml、50ml等少于常规包装量的溶液。临床上护士通常使用注射器抽取排除包装量内多余的液体。传统方法溶液容易被污染,所抽取的溶液量不标准,同时需要护士手动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医用电动负压排液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操作,通过负压排液泵能自动排液,自动化抽取,避免溶液被污染,安全高效。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排液装置,包括负压排液泵、排液计量容器、排液管和针头,负压排液泵的输出口与排液计量容器连接,负压排液泵的输入口与排液管的一端连接,排液管的另一端与针头连接。接上述技术方案,排液管上设有管夹。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管夹内的滚轮,所述管夹内设有排液管通过的管路通道,所述滚轮具有滚轮轴体,所述管夹内具有使所述轴体可在其中滑行的滚轮滑道,所述滚轮在滚轮通道中滑行时,通过与管夹的界定所述管路通道并与滚轮相对的侧壁配合挤压管路,从而调节管路中的流体流量,沿着滚轮滑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轴体能够滑入其中的限位凹槽。接上述技术方案,排液管和针头均为一次性耗材。接上述技术方案,负压排液泵的底部设有支脚。接上述技术方案,排液计量容器上设有刻度。接上述技术方案,排液计量容器通过吻合口与负压排液泵连接。接上述技术方案,负压排液泵上设有把手。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负压排液泵的泵头包括外壳、泵芯、泵压盖和膜片,外壳和泵压盖固定连接,外壳内端具有环形凸起,泵芯的端面上具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具有第一密封圈,外壳的环形凸起的一端卡装在泵芯的环形凹槽内,且泵芯把外壳的内腔分为进水腔和出水腔;环形凸起上具有与出水腔相通且伸出外壳的出水通道,泵芯和泵压盖之间压装有膜片,泵芯上具有泵芯进水孔和泵芯出水孔,泵芯上装连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且第一单向阀的阀片位于进水腔内,第二单向阀的阀片位于出水腔内,外壳上具有进水口,所述外壳和泵芯的连接处还设有第二密封圈,外壳和泵压盖的连接处还设有第三密封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操作,通过负压排液泵能自动排液,自动化抽取,避免溶液被污染,安全高效。2.膜片变形严重时,在两处关键泄露处装连了两个密封圈,如果膜片变形过大失去密封效果,两个密封圈也会产生密封作用,通过多重密封,从而保证了排液泵结构的密封性能,避免了溶液的泄露,污染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医用电动负压排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负压排液泵的泵头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管夹的立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管夹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实施例的管夹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再一实施例的管夹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针头,2-排液管,3-管夹,4-排液计量容器,5-吻合口,6-负压排液泵,7-外壳,7-1-进水口,7-3-环形凸起,7-3-1-出水通道,8-泵芯,8-1-环形凹槽,8-2-泵芯进水孔,8-3-泵芯出水孔,9-泵压盖,10-膜片,11-第二密封圈,12-第三密封圈,13-第一密封圈,14-第一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16-进水腔,17-出水腔,18-过渡腔,32-滚轮,33-管路通道,34-滚轮滑道,35-限位凹槽,36-第一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医用排液装置,包括负压排液泵6、排液计量容器4、排液管2和针头1,负压排液泵6的输出口与排液计量容器4连接,负压排液泵6的输入口与排液管2的一端连接,排液管2的另一端与针头1连接;针头1用于插入溶液包装内,排液泵将溶液从溶液包装内排入排液计量容器4中,排液计量容器4用于盛放并计量所排液体。进一步地,排液管2上设有管夹3;当排液量达到后,可立即关闭管夹3,停止排液。进一步地,排液管和针头均为一次性耗材;仅供同一类溶液单次排液。进一步地,负压排液泵的底部设有支脚。进一步地,排液计量容器4上设有计量刻度。进一步地,排液计量容器4通过吻合口5与负压排液泵6连接;排液计量容器4通过吻合口5能快速与负压排液泵6对接,吻合口5设置于负压排液泵6上。进一步地,负压排液泵6上设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的负压排液泵6的泵头包括外壳7、泵芯、泵压盖9和膜片10,外壳7和泵压盖9固定连接,外壳7内端具有环形凸起7-3,泵芯的端面上具有环形凹槽8-1且环形凹槽8-1内具有第一密封圈13,外壳7的环形凸起7-3的一端卡装在泵芯的环形凹槽8-1内,且泵芯把外壳7的内腔分为进水腔16和出水腔17;环形凸起7-3上具有与出水腔17相通且伸出外壳7的出水通道7-3-1,泵芯和泵压盖9之间压装有膜片10,泵芯上具有泵芯进水孔8-2和泵芯出水孔8-3,泵芯上装连有第一单向阀14和第二单向阀15,且第一单向阀14的阀片位于进水腔16内,第二单向阀15的阀片位于出水腔17内,外壳7上具有进水口7-1,所述外壳7和泵芯的连接处还设有第二密封圈11,外壳7和泵压盖9的连接处还设有第三密封圈1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7和泵压盖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使用时,电机带动膜片10伸缩,液体从外壳7的进水口7-1进入进水腔16,液体冲开第一单向阀14,进入过渡腔18,再冲开第二单向阀15,通过泵芯的泵芯出水孔8-3,进入出水腔17,然后通过外壳7的出水通道7-3-1排出。在水压过大的情况下,膜片10变形严重时,由于在两处关键泄露处装连了第二密封圈11和第三密封圈12,如果膜片10变形过大失去密封效果,第二密封圈11和第三密封圈12也会产生密封作用,从而保证了排液泵泵头结构的密封性能。进一步地,如图4~图7所示,所述的管夹内的滚轮,所述管夹内设有排液管通过的管路通道33,所述滚轮具有滚轮轴体(未示出),所述管夹内具有使所述轴体可在其中滑行的滚轮滑道34,所述滚轮在滚轮通道中滑行时,通过与管夹的界定所述管路通道33并与滚轮相对的侧壁配合挤压管路,从而调节管路中的流体流量,沿着滚轮滑道3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轴体能够滑入其中的限位凹槽35;在滑动滚轮以改变管路的流动截面,进而实现管路的开合、关闭和流量调节时,由于在滚轮滑道34上设置了限位凹槽35,因此当滚轮滑动到该限位凹槽35时,其轴体会滑入该限位凹槽35中,给使用者以手感,无需再靠观察管路中药液的流动状况而定。提高了排液管管路的开合、关闭和流量调节操作的简单方便和安全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滑道34与所述管夹的界定滚轮滑道34的所述侧壁平行,所述限位凹槽35为多个,在所述管夹的界定滚轮滑道34的所述侧壁上对应于所述限位凹槽35的位置处设有高度不同的第一凸起36;滚轮滑道34沿着管路穿过管夹的方向延伸。这样当滚轮轴体在滚轮滑道34中滑行时,滚轮以及管夹的与滚轮相对、界定管路通道3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电动负压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排液泵、排液计量容器、排液管和针头,负压排液泵的输出口与排液计量容器连接,负压排液泵的输入口与排液管的一端连接,排液管的另一端与针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电动负压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排液泵、排液计量容器、排液管和针头,负压排液泵的输出口与排液计量容器连接,负压排液泵的输入口与排液管的一端连接,排液管的另一端与针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电动负压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液管上设有管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电动负压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夹内的滚轮,所述管夹内设有排液管通过的管路通道,所述滚轮具有滚轮轴体,所述管夹内具有使所述轴体可在其中滑行的滚轮滑道,所述滚轮在滚轮通道中滑行时,通过与管夹的界定所述管路通道并与滚轮相对的侧壁配合挤压管路,从而调节管路中的流体流量,沿着滚轮滑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轴体能够滑入其中的限位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电动负压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液管和针头均为一次性耗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电动负压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排液泵的底部设有支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