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瑜专利>正文

一种肺结节穿刺定位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6603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9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肺结节穿刺定位针。该肺结节穿刺定位针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内针;内针的长度为20‑25cm,直径为0.5‑0.8mm;内套管的长度为15‑20cm,直径为0.8‑1.0mm;外套管的长度为10‑15cm,直径为1.0‑1.2mm;其中,外套管的末端设有外套管柄,并且外套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内套管的末端设有内套管柄,并且,前端设有扩张球囊,扩张球囊的顶端与内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扩张球囊的末端设有能沿内套管的管壁活动的球囊柄;内套管设置于外套管内部,内针设置于内套管内部,并且,内针在内套管的内部能够上下移动;内针的顶端设有三个倒钩,尾端连接有丝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肺结节穿刺定位针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

Lung nodule puncture positioning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uncture needle for pulmonary nodules. The pulmonary tubercle puncture positioning needle consists of an external cannula, an internal cannula and an internal needle; the length of the internal cannula is 20-25 cm and the diameter is 0.5-0.8 mm; the length of the internal cannula is 15-20 cm and the diameter is 0.8-1.0 mm; the length of the external cannula is 10-15 cm and the diameter is 1.0-1.2 mm; the end of the external cannula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rnal cannula handle and the external cannula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rnal cannula handle. The out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scale line; the end of the inn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sleeve handle, and the front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expansion balloon. The top of the expansion balloon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inner sleeve; the end of the expansion balloon is provided with a balloon handle which can move along the wall of the inner sleeve; the inner sleev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inner needle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sleeve. The inner part of the tube, and the inner needle can move up and down inside the inner sleeve; the top of the inner needle is provided with three barbs, and the tail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silk threa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good fix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肺结节穿刺定位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肺结节穿刺定位针。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技术的发展,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pulmonarynodule,SPN)被发现、诊断和治疗。对于亚厘米的小结节,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肺活检术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肺小结节活检的首选方法。然而对于直径小于20mm的SPN,由于在手术探查时无法用手触及,难以准确定位,极大地影响了VATS的成功率。因此,如何在术前对SPN进行准确的定位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难题。术前常用的定位方法包括CT引导金属钩定位、注射亚甲蓝染色、术中超声检查等,这些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注射亚甲基蓝对胸膜处的结节定位效果好,但对肺实质内的小结节定位困难,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染料会扩散,造成术中难以辨认病灶;术中超声对于触摸不到的结节有优势,但要求术中反复确认病灶位置,操作复杂、费时,对操作者和设备的要求高;金属钩定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但目前临床使用的带钩金属丝(Hook-wire)头端呈钩状可固定在肺内,但其末端只有一个倒钩,易移位、脱落,造成出血、气胸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肺小结节穿刺的定位针,有效预防移位脱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CT引导的肺结节穿刺定位针,该肺结节穿刺定位针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内针;所述内针的长度为20-25cm,直径为0.5-0.8mm;所述内套管的长度为15-20cm,直径为0.8-1.0mm;所述外套管的长度为10-15cm,直径为1.0-1.2mm;其中,所述外套管的末端设有外套管柄,并且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内套管的末端设有内套管柄,并且,所述内套管的前端设有扩张球囊,所述扩张球囊的顶端与所述内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扩张球囊的末端设有能沿所述内套管的管壁活动的球囊柄;所述内套管设置于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所述内针设置于所述内套管的内部,并且,所述内针在所述内套管的内部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内针的顶端设有三个倒钩,尾端连接有丝线。在本技术中,前端是指该肺结节穿刺定位针刺入人体的方向,末端是指与前端相反的方向。扩张球囊的顶端是指靠近内套管的前端的一侧,内套管的顶端是指内套管的前端的最前端。在上述肺结节穿刺定位针中,外套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可以读取穿刺的深度。在上述肺结节穿刺定位针中,优选地,所述内针的长度大于所述内套管的长度。在使用前,所述内针置于内套管中,所述内套管置于外套管中。在上述肺结节穿刺定位针中,优选地,所述内套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套管的长度。在上述肺结节穿刺定位针中,优选地,所述内套管的尺寸与所述外套管柄的尺寸相互匹配。外套管柄与内套管相适应,可以良好地组合在一起,内套管可在外套管中旋转,但不会滑脱。在上述肺结节穿刺定位针中,优选地,所述内套管柄与内针的尺寸相互匹配。二者可以良好地组合在一起,内针可在内套管中上下移动,但不会滑脱。在上述肺结节穿刺定位针中,优选地,所述内套管的管壁上设有与所述球囊柄相适应的螺纹。通过旋转内套管柄,球囊柄会沿内套管的管壁上的螺纹移动,从而使扩张球囊膨大或收缩。当旋转内套管对扩张球囊进行膨胀或收缩时,内针及内针上的倒钩不会因此而旋转。在上述肺结节穿刺定位针中,优选地,所述扩张球囊为金属扩张球囊。在上述肺结节穿刺定位针中,优选地,所述扩张球囊为能够膨大至直径5-20mm的扩张球囊。在上述肺结节穿刺定位针中,优选地,根据肺结节的不同大小,内套管上的扩张球囊定位的位置与内针上的倒钩定位的位置距离可以有所不同。当肺结节较小时,在扩张球囊定位后,可以移动内针,使倒钩定位的位置距离较小;反之,当肺结节较大时,在扩张球囊定位后,可以移动内针,使倒钩定位的位置距离较大。在上述肺结节穿刺定位针中,优选地,所述内针的尾端连接有金属丝线。在上述肺结节穿刺定位针中,优选地,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扩张球囊位于所述外套管的前端外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所述外套管的刻度线可以指示进针的深度,有助于医生判断肺结节所在位置。2、所述扩张球囊处于膨大状态时,在肺实质内产生的球囊结构,有助于术中医生用手触摸定位,明确手术切除的部位。3、所述扩张球囊处于膨大状态时,有效地与肺实质间形成阻力,能够有效地固定在定位部位。4、所述内针的三个倒钩可以牢固地固定在肺结节上,进一步防止定位针移位或脱落。5、所述扩张球囊通过球囊柄在内套管上的旋转实现膨胀或收缩,操作方便,且金属球囊不容易产生形变,可以稳定地固定在肺结节处,实现准确定位。6、所述倒钩设置在内针上而不是设置在内套管前端,当旋转内套管对扩张球囊进行膨胀或收缩时,内针及内针上的倒钩不会因此而旋转,避免了其连带倒钩旋转导致倒钩定位位移,并且防止对肺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7、所述倒钩设置在内针上而不是设置在内套管前端,根据肺结节的不同大小,扩张球囊定位的位置与倒钩定位的位置距离有所不同,当肺结节较小时,在扩张球囊定位后,可以移动内针,使倒钩定位的位置距离较小;反之,当肺结节较大时,在扩张球囊定位后,可以移动内针,使倒钩定位的位置距离较大。本技术所提供的肺结节穿刺定位针操作方便,具有非常好的固定作用,在患者搬运或丝线受牵拉时不易出现移位或脱落,从而减少针道出血、气胸等并发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肺结节穿刺定位针的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肺结节穿刺定位针的内套管、扩张球囊和内针适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肺结节穿刺定位针的内针上的倒钩尚未从内套针释放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肺结节穿刺定位针的扩张球囊处于膨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肺结节穿刺定位针的扩张球囊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完成组装的肺结节穿刺定位针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号说明:1-外套管、2-外套管柄、3-外套管刻度、4-内套管、5-内套管柄、6-扩张球囊、7-球囊柄、8-内针、9-倒钩、10-丝线、11-内套管螺纹、12-球囊顶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先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CT引导的肺结节穿刺定位针,其结构如图1-3所示。该肺结节穿刺定位针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4和内针8。其中,外套管1的末端设有外套管柄2,并且外套管1的外壁上设有外套管刻度3(如图1所示);内针8的长度为25cm,直径为0.5mm;内套管4的长度为20cm,直径为0.8mm;外套管1的长度为15cm,直径为1.0mm;内套管4的末端设有内套管柄5,并且,前端设有扩张球囊6,球囊顶端12与内套管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扩张球囊6的末端设有能沿内套管4的管壁活动的球囊柄7;内套管4的长度大于外套管1的长度;内套管4的尺寸与外套管柄2的尺寸相互匹配;扩张球囊6为金属扩张球囊;该扩张球囊6为能够膨大至直径5mm的扩张球囊;内套管4设置于外套管1的内部,内针8设置于内套管4内部,内针8的长度大于内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肺结节穿刺定位针,其特征在于,该肺结节穿刺定位针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内针;所述内针的长度为20‑25cm,直径为0.5‑0.8mm;所述内套管的长度为15‑20cm,直径为0.8‑1.0mm;所述外套管的长度为10‑15cm,直径为1.0‑1.2mm;所述内针的长度大于所述内套管的长度;其中,所述外套管的末端设有外套管柄,并且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内套管的末端设有内套管柄,并且,所述内套管的前端设有扩张球囊,所述扩张球囊的顶端与所述内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扩张球囊的末端设有能沿所述内套管的管壁活动内套管的管壁活动的球囊柄;所述内套管设置于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所述内针设置于所述内套管的内部,并且,所述内针在所述内套管的内部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内针的顶端设有三个倒钩,尾端连接有丝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结节穿刺定位针,其特征在于,该肺结节穿刺定位针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内针;所述内针的长度为20-25cm,直径为0.5-0.8mm;所述内套管的长度为15-20cm,直径为0.8-1.0mm;所述外套管的长度为10-15cm,直径为1.0-1.2mm;所述内针的长度大于所述内套管的长度;其中,所述外套管的末端设有外套管柄,并且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内套管的末端设有内套管柄,并且,所述内套管的前端设有扩张球囊,所述扩张球囊的顶端与所述内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扩张球囊的末端设有能沿所述内套管的管壁活动内套管的管壁活动的球囊柄;所述内套管设置于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所述内针设置于所述内套管的内部,并且,所述内针在所述内套管的内部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内针的顶端设有三个倒钩,尾端连接有丝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结节穿刺定位针,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瑜吕心瑞安小康潘丽红高岭杨忠信姬新颖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瑜吕心瑞安小康潘丽红高岭杨忠信姬新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