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奥田行博专利>正文

防风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48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风伞,包括主支骨;副支骨;张力骨;外主骨,其特征为上述主支骨由一断面实质上为圆形的实心钢线形成;而上述包头为具有U字型断面且自其与张力骨的枢接点向内侧方向延伸形成一段其先端向下方弯曲倾斜的延伸部,且上述的枢接点为共用作外主骨的枢接点;该张力骨为两端部由上向下弯曲形成圆环,而以该姿势分别枢接于包头的枢接点及副支骨上。(*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面受强风吹袭而翻伞后,可借一般正常的收伞方式,将下巢拉下,该伞面即可顺势自动地恢复正常的收合状态的改良防风伞。本设计人已在中国技术专利第ZL93244398.2号、第ZL94210866.3号及第ZL94220038.1号中分别提供有关上述形式的防风伞的改良结构。在这些技术专利中,其可将由翻伞状态恢复至正常收合状态的伞骨结构主要包括基端枢接于下巢、先端枢接于包头外端下侧的主支骨;基端枢接于上巢、先端枢接于主支骨中间部的副支骨;基端枢接于副支骨的中间部、先端枢接于包头的张力骨;及基端固定于包头、外端向外延伸呈自由状的外主骨。上述先前专利的伞骨和一般常用的折叠式伞的伞骨同样,其主支骨为断面呈沟槽状,即U字型的伞骨,而外主骨为断面实质上呈圆状的伞骨。由于断面呈U字型的伞骨较僵硬,缺乏挠曲性,故当伞面受强风吹袭而发生翻转(即翻伞)时,翻转所引起的伞骨弯曲主要显现于挠曲性较佳的外主骨部份,亦即外主骨发生较大的弧状弯曲。较理想的情况应是由主支骨和外主骨来平均地承受施加于伞面的翻转力(即风力)而将整体伞面翻转呈匀一弧度的弯曲。否则,仅由外主骨受到较大弯曲且反覆多次翻伞时,将使该主支骨发生疲劳,变弯,终难恢复其本来的笔直状态。发生此种情形时,虽然不致于影响到该伞的原设计的自动收合功能,但将该伞收合、缩短、折叠呈短截状以便携带时,由于该主支骨在伞骨收合、缩短后,向外方弯曲散开,以致不会自动地靠拢于伞杆的周围,同时在开伞状态时,该弯曲变形的主支骨也会影响整个伞体,尤其是伞面的外观。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点为将先前以及传统上使用的U字型断面的主支骨改由一个与外主骨具有同样断面圆形但直径稍粗大的弹性实心钢材来制作该主支骨,借助其所具有的较U字型断面的主支骨为佳的挠曲性来分担承受施加于伞面的风力,以缓和或防止外主骨发生过量弯曲。本申请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点为提供一种用以枢接主支骨、张力骨及外主骨的改良型包头(即接合具)。此包头与本设计人的上述先前各专利案中所使用的包头的不同点为将包头的内侧端自其与张力骨的枢接点处更向内侧且向下方稍微弯曲状地延伸一段适当长度,以利借该延伸端部将张力骨强制地向下方推压,从而使该张力骨顺势地朝向下方弯曲。此包头的构造是为了配合下述理由而设计的即先前的专利(参照第ZL93244398.2号专利)中所揭示的张力骨是为了在翻伞时能使张力骨自然朝下方弧状地弯曲,将其两端部由下向上卷弯形成圆环并分别枢接于副支骨及包头。但,本技术的张力骨恰与上述专利相反,将其两端部由上向下弯曲形成圆环而分别枢接于副支骨及包头。依先前专利的张力骨的配设方式时,在翻伞时,该张力骨会以其两端的枢接点为支持点向下方(即远离伞布侧)弧状弯曲,而依本技术的上述配设方式时,则在自然状态下会相反地向上方(即向伞布侧)弧状弯曲。在后述的情况时,翻伞后欲使其原时是利用张力的挠曲回弹特性驱动包头使连接于包头的外侧端的外主骨由翻伞位置逐渐向下方转动而恢复至收伞位置。即主要是靠上述张力骨形成的圆弧的储能的回弹力强制使包头及外主骨向下侧转动。张力骨向上方弧状弯曲时,由于在同一距离的枢接点间形成的圆弧直径比张力骨向下方弧状弯曲时形成的圆弧直径为大,故其回弹力较小,亦即驱使翻转的伞骨的复原力较弱。为此,本技术的设计为利用上述构造的包头,在翻伞发生的初期将欲向上方弧状弯曲的张力骨强制朝下方推压而使其随后自然向下方弧状弯曲。如此,即比上述先前专利更能确实且轻易的地达成复原目的。现将达成上述目的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配合附图说明于下。图1A为本技术洋伞的开伞状态的结构略图;图1B为其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图2A为本技术洋伞的翻伞状态的结构略图;图2B为其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图2C为使用于本技术洋伞的张力骨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洋伞的收合状态的结构略图。参见附图;1为伞柄,2为可滑动下巢,3为固定上巢,4为伞布、5为断面U字型的包头(即接合具)、6为外主骨、7为主支骨、8为张力骨、9为副支骨、10为伞布4与副支骨9的连紧用线,11为伞布4与包头5的连紧用线、P1为主支骨7与包头5的枢接点,P2为副支骨9与主支骨7的枢接点、P3为包头5与外主骨6及张力骨8的共用枢接点,P4为副支骨9与张力骨8的枢接点。本技术的第一方案为使用断面实质上为圆形的刚性钢线替代常用的断面U字型材来构成主支骨7。第二方案为断面具有U字型沟槽的包头,而在其枢接点P3可转动地枢接上述外主骨6的基端部及张力骨8的外端部,并且将该包头5的内侧端自上述枢接点P3向内侧方向(即附图的左边)延伸形成一段5a且令该段的内侧端部稍向下方倾斜弯曲,以利在翻伞发生的初期借其推压张力骨8迫使其向下方(即向主支骨7侧)弯曲形成弧状弯曲,如图2A所示。第三方案为将上述张力骨8的两端部由上向下弯曲形成圆环,而将其分别枢接于包头5侧及副支骨9侧。具有上述的伞骨结构的本申请洋伞在开伞状态遭受强风的吹袭而翻伞后(即图2A所示状态),欲使其恢复到如图3所示的正常的收合状态时,只要将下巢2沿伞柄1向下拉,该弯曲的张力骨6即因其所储存的弹性恢复力(复原弹力),由下向上作用于枢接点P3,使包头5向上转动,使先前因翻伞而向上弯曲的外主骨6随着主支骨7的下移而向下移动成如图3所示的收合状态。此外,由于将主支骨7改为实心的断面圆形骨,故比常用的断面U字型骨具有较高的可挠性,可将翻伞时所受的风力吸收,避免过度集中于外主骨6上,故可防止该外主骨6因疲劳而发生不能复原的变形,从而保持伞骨的完整性及原来的外貌。权利要求1.一种防风伞,它包括基端枢接于下巢(2)、先端枢接于包头(5)外端下侧的主支骨(7);基端枢接于上巢(3)、先端枢接于主支骨中间部的副支骨(9);基端枢接于副支骨的前端附近、先端枢接于包头的张力骨(8);及基端固定于包头、先端向外延伸呈自由状的外主骨(6);其特征为上述主支骨(7)由一断面实质上为圆形的实心钢线形成;而上述包头(5)为具有U字型断面且自其与张力骨(8)的枢接点(P3)向内侧方向延伸形成一段其先端向下方弯曲倾斜的延伸部5a,且上述的枢接点(P3)为共用作外主骨(6)的枢接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伞,其特征是在该张力骨(8)为两端部由上向下弯曲形成圆环,而以该姿势分别枢接于包头的枢接点(P3)及副支骨(9)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风伞,包括主支骨;副支骨;张力骨;外主骨,其特征为上述主支骨由一断面实质上为圆形的实心钢线形成;而上述包头为具有U字型断面且自其与张力骨的枢接点向内侧方向延伸形成一段其先端向下方弯曲倾斜的延伸部,且上述的枢接点为共用作外主骨的枢接点;该张力骨为两端部由上向下弯曲形成圆环,而以该姿势分别枢接于包头的枢接点及副支骨上。文档编号A45B25/00GK2248473SQ95222770公开日1997年3月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奥田行博 申请人:奥田行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风伞,它包括:基端枢接于下巢(2)、先端枢接于包头(5)外端下侧的主支骨(7);基端枢接于上巢(3)、先端枢接于主支骨中间部的副支骨(9);基端枢接于副支骨的前端附近、先端枢接于包头的张力骨(8);及基端固定于包头、先端向外延伸呈自由状的外主骨(6);其特征为上述主支骨(7)由一断面实质上为圆形的实心钢线形成;而上述包头(5)为具有U字型断面且自其与张力骨(8)的枢接点(P3)向内侧方向延伸形成一段其先端向下方弯曲倾斜的延伸部5a,且上述的枢接点(P3)为共用作外主骨(6)的枢接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伞,其特征是在该张力骨(8)为两端部由上向下弯曲形成圆环,而以该姿势分别枢接于包头的枢接点(P3)及副支骨(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田行博
申请(专利权)人:奥田行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